本文系作者小希書法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荀況,又稱荀子、荀卿、孫卿,戰國時趙國人。他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學者。荀子出生在七雄并争的戰國時代,但是他的确切年齡,已經難以考定,不過根據他一生的主要經曆可以推測,公元前286年至公元前238年是荀子活動的時期。開始,齊國在戰國七雄中還是比較強盛的。齊宣王為了粉飾太平,擴大其政治影響,廣招天下賢士,邀請他們到都城臨淄稷下學宮,給他們以優厚的待遇,食大夫祿,号稱列大夫,允許他們自由地講學議論。當時的大學者如孟子、駱衍、宋研、填到等都曾在這裡講過學。各種學說,各家流派彙集于齊國,臨淄成為一時的學術中心。
荀子
當荀子到稷下遊學時,因為齊國國勢衰微,列大夫紛紛離齊而去,荀子也南遊楚國,但稷下餘風時荀子思想的形成,具有相當的影響。齊襄王時,稷下學風又盛,荀子又來到齊國,這時老一輩學者大都作古,而荀子在學術上已經有了相當的成就,在列E夫中“最為老師",被尊稱為卿,三次擔任稷下學官主講。荀子公開聲稱人“性惡”。他認為,人生來就好利、嫉妒、喜聲色,對這些如不加克制,發展下去就會産生争奪、犯上、淫亂,破壞封建統治秩序。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性惡》)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所以善,那是人為的結果。
荀子讨論
而孟子則主張人性善,荀子批判他:"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性僞之分者也。”荀子從人的生理要求,感官的自然本能,得出人性惡的結論,當然是片面的,但是他打破了天賦道德觀念,否定了先天良知的存在,他說過路的人也可以成為禹那樣的聖人,而堯禹與桀跖天性一樣,而結果卻迥然不同,關鍵在于後天的努力。荀子在人性的問題上強調人為的力量,這與他不承認有一個至高無上,威力無邊的天神存在,人不但可以駕馭自己,而且可以戰勝自然的思想是一脈相通的。
下棋
荀子雖主張人性惡,但他還認為人都有從善的願望,既然有這種願望就要付諸行動,他曾說他自己“終日而思”不如“我典之所學”,他強調切實的學習。為了成為善人、聖人,就必須堅持學習,不斷地積累知識。關于這點,苟子有一段名言:“不積步,無以至幹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勸學》)這話的大意是,路程是一步一步走出來,江海是由無數溪流彙集而成的,人的知識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馬有優劣之分,但千裡馬一躍也不能十步,劣馬行 天也可行千裡,人也有智愚之别
荀子勸學
聰明人不學仍一無所獲,恩人堅持不懈的學習亦有成就。不刻,朽木安然無恙,不停地刻,金石也能镌镂成器。這裡荀子既闡明了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強調了在學習中發揮人主觀力量的重要。學習好除了本身努力外,一些外界的條件也不能忽視。這一點荀子也有充分的認識,他要求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說:蓬生在麻叢之中,不用扶持它,它自然挺而拔。白沙落在污泥之中,也和污泥一樣的黑。孟母擇鄰的故事大概也是這個道理。荀子還提到訪師擇友,他認為在賢師那裡得到聖人的真谛,從良友那裡學到好德行,天長日久,耳漏目染,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進步。
荀子
荀子還提到學習要虛懷若谷,要全面深透等。諸如此類的議論,大多精到,直至今天也不無載益。莉子的學說是多方面的。他在哲學領域不僅提出天是然的天的觀點,在認識論方面也有見識,他初步區分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而且在暗示理性認識優于感性認識的同時,也不忽略感性認識的重要。他還從儒家立場出發,通過對諸子思想的批判,吸收了墨家的邏輯成果,對中國古代邏輯思想做了綜合。在政治曆史方面,荀子提出“法後王”的主張,尊重近代确實可考的事迹,把君比做舟,而民比做水,看到了百姓的力量,這些主張和看法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現實,無疑是進步的。
荀子講勸學
荀子在社會經濟方面主張“重本而節用”,也就是重視農業生産,節制消費,并且生動地描繪了交換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荀子》一書,大都文字流暢,構思嚴謹,說理清楚,都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而其中《賦》篇、《成相》篇更為出色,尤其是《成相》則是以民歌的形式表達其學術思想的作品,格調清新,别具一格。荀子以他在哲學、政治、文學諸方面的成就,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傑出學者。
參考資料:
·《勸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