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每天一個知識點 | 帶你讀完一本書
(我要找到1001種“讓自己變好”的行動指南。 )
“讓自己變好” | 第39篇指南
隻要張嘴說話就是一種表達,可能是和别人拉家常、談工作、說私房話等等。但有一種表達卻深刻影響着每個人,就是對别人提需求或者請求的表達。
通常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種擔憂就是怕别人拒絕後的尴尬。
有時候會說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巧言令色,都是在談一個人會不會說話。而我認為,如果能通過交談和溝通,把自己的「需要和幫助」能表達清楚,這就是說話對自己人生最有意義和價值的幫助。
找需求背後根源
有一次,去一家店吃面。我喜歡吃素刀削面,但菜單上隻有肉刀削面(5元/碗),問了老闆娘說可以做素刀削,價格也是5元。
不一會兒就做好了,很清的一碗面,上面撒了兩片油菜葉。嘗了一口味道還挺香,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青菜放的有點兒少了。心裡不禁覺得這家老闆有點兒小氣:帶肉的是5元,素的也收5元,菜還放麼少。
由于面很符合自己的口味,後來就經常來這家吃。熟悉了以後,老闆娘看到我都會喊廚房做一碗素刀削。但依然隻有兩片青菜,以至于每次吃飯的時候,心裡都閃過這家老闆很小氣的念頭。
吃完飯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收的是肉刀削的錢,為什麼就不能要求老闆多放一點兒菜?”但每次看到老闆娘我都說不出口。
回想了一下,沒說出口的原因是害怕被拒絕。老闆娘要是不給你多放菜,不僅多出一份尴尬,還會顯得自己愛貪小便宜。
同理心,老闆娘做生意畢竟要精打細算。多放點兒菜,老闆娘的成本增加,就要損失利潤;反之,老闆娘不滿足顧客要求,又擔心顧客下次不來了,加了後面其他客人又得一視同仁。想到這裡,我突然意識到,這樣的請求不僅會讓自己尴尬,也可能讓對方産生猶豫和尴尬。
其實,我就是覺得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既然想多吃點兒蔬菜,我掏錢多加點兒不就行了。這樣,雙方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了。想到這裡,我暗自開心,好像想通了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小事。
又去吃面,老闆娘見了我還是老樣子吩咐廚房。這時,我多問了一句:“能不能多加兩塊錢的青菜?”
老闆娘也沒有露出太多神情,馬上改口跟廚房喊道:“一碗素面多加兩塊的菜。”然後對我說:“要是夏天就不用加錢了,畢竟現在冬天菜比較……”
這時,我趕緊接話道:“我知道,畢竟現在菜比肉還貴!”
面上來了,第一次見碗裡邊有那麼多青菜。今天的面吃起來格外的香,臨出門時,老闆娘還是如往常一般說:“慢走,歡迎下次再來。”在迷茫人海中,好像我們的聯系又增進了一步。
雖然「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看似很簡單,但生活中經常就是做不到。表達自己需求,想讓對方滿足,内心生出了一種「害怕被拒絕」的感覺。就好像話剛到了嘴邊,被什麼堵住了一樣,又咽回了肚子。
有些表達,就是會面臨困難和心裡的那道坎。
(這個故事是我在其他地方偶然所看,覺得這不就是寫的自己嗎,特别有感觸,于是小小的改編了一下。——作者按)
找讓表達具體點兒
歲月安好、平靜的時候,我們都是生活的詩人和哲學家。但稍微見點兒風浪,就原形畢露。很多人都是個急脾氣,管不住自己的情緒。碰到麻煩、困難的時候,容易變的感性,很多牢騷、抱怨話張嘴就來。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于「心不靜」,當我們的内心對這個世界有越多的向往,就會對世界提出越多的要求。但生活面對的畢竟是現實不是理想,我們不能對别人要求那麼多。即使有要求的時候,也要維護好彼此的關系。關系就在于彼此的表達,而表達總會碰到很多困難。比如不會跟他人提要求,尤其是具體要求。
“你能不能好好做飯?”
“我怎麼沒好好做飯?”
“下班忙了一天回來,就隻能吃點兒泡面對付……”
“煮泡面也是好好做飯啊,我煮的泡面多好吃!”
“煮泡面也叫好好做飯啊?”
沒一會兒,話趕話兩個人就吵了起來。
原來夫妻兩個人,老公屬于身材偏瘦的人,而老婆稍微有點兒胖。老婆晚上想少吃點兒,就當減肥了。但老公白天上班吃快餐,晚上回家就想吃點兒好的,于是就發生了上面對話的一幕。
首先,在溝通過程中,大家對這些模棱兩可的話理解不一樣、會存在争議。老婆認為煮方便面就是在好好做飯,老公認為煮泡面這叫不好好做飯。兩個人的立場不一樣,出現了溝通障礙。
其次,提要求一定要具體、明确,要确保對方能理解和接收到。女孩子談戀愛對男朋友總會說:“你以後要對我好一點兒。”這裡好的具體标準是什麼,沒有說清楚。
比如老公對老婆說:“我每周有3天會在家裡吃飯,每頓飯最好能做一個葷菜就好了。”表達這種具體請求,雙方都能明白對方的意思,也更容易去完成。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以為對方懂自己意思,結果對方理解的是别的意思。事情沒有做到一塊兒,出現「偏差」矛盾自然而然就來了。尤其碰到着急時候,自己情緒也沒控制好,局面被憤怒所掌控,雙方自然就反着來。
從感謝開始練習
人天生厭惡「不确定性和風險」,而對需求的表達又害怕被拒絕。所以,生活中對需求的表達也就變的困難。
表面上,非暴力溝通的使用依賴于語言的交流。但語言的背後,其實是内心給自己建立的一些溝通方式和原則。如果在和别人産生交集的過程中,也能夠多考慮一下對方背後的感受和需要,可能更有利于推進彼此的友愛互助。
書的最後一個章節,介紹了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怎麼「表達感謝」。如果請求别人做點兒有難度的話,那多誇贊别人、表達感謝卻是一個讓雙方都能愉悅的一個表達練習。
表達感謝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先描述對方做了什麼;
第二步,你的哪些需求從對方那裡獲得了滿足,或者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
第三步,講出此刻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怎麼樣。
不光能稱贊對方,還能說出自己稱贊的原因,這個叫二級反饋。按照這三個步驟講給對方聽,讓對方能體會到自己做的意義和價值,說不定還會很樂意繼續做這樣的事。
在原始社會,人一旦被排斥和孤立,就意味着要單獨面對四周的野獸猛怪,生命會受到危險。所以,人們會群居,也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喜歡和贊賞。
哲學家桑姆·基恩說:“你愈懂得感謝,就愈不會為仇恨、壓抑與絕望所苦。感恩是靈丹妙藥,能消融小我占有和掌握的硬殼,讓你成為一個胸懷坦蕩的人。感恩之心是真正的靈性煉金術,讓我們成為寬厚仁慈的靈魂。”
我是王牧之,我相信:“讓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堅持日拱一卒,每天一個知識點,就能讓自己變好。
最後總結一下,多找機會兒練習自己的表達思維。第一,不要害怕被拒絕,要安于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請求;第二,表達需求的時候一定要具體、明确。
祝君學會:“表達需求,受益終身。”
「 每天一個知識點,帶你讀完一本書 」
書籍介紹:
[1]《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2] 教你高情商控制情緒,用愛的語言化解沖突,讓生活事業、一帆風順。
“讓自己變好”指南 | 表達需求
-END-
↓↓↓點擊關注,訂閱優秀指南
《 讓 自 己 變 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