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不足能調理好不?【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腎氣不足能調理好不?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聽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内經·素問·五髒生成篇第十》,我們先來看原文∶“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這段話整體的意思我先帶着大家通順一下。第一個就是外面的臉色顯黑色,脈象比較堅硬,而且非常大,這種情況就是病氣積聚在小腹與陰,病名就叫做腎痹。緻病原因就是在冷水洗浴之後很快就睡覺,因此而得了這種病。這段話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不是很難。
這裡邊有一些關鍵點,第一個就是“上堅而大”,也就是說形容脈象是什麼意思,第一個詞就比較有争議,“上”是什麼意思?王冰注解∶“上謂寸口語”。王冰說的非常直接,他說上中下,上指的就是寸口。《素問注證發微》裡邊講∶“尺脈之上,堅而且大”。他這個地方又不說是寸脈,講的是尺脈,這是馬莳的理解。張介賓在《類經》裡邊注解∶“上言尺之上,即尺外以候腎也。”這個地方也是講尺脈。既然說到腎,肯定是尺脈。所以馬莳和張介賓的理解都是圍繞尺脈進行。
《素問直解》裡邊注解∶上堅而大,堅大之脈上浮不沉也”。形容堅而大之脈的脈象是往上浮的,不是沉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形容這個脈的感覺是上浮不沉,如果往下沉取,應手的感覺是堅而且大的感覺。《素問釋義》裡邊講∶“上字疑也,王氏以寸口示之,非也。(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堅而大,沉實之證,陰凝之象也,故積氣在小腹與陰”。他認為這段《黃帝内經》的原文本身可能就有問題,這個“上”不是特别重要的一個字,王冰也注解的不對。《素問釋義》就認為“堅而大”是沉實的脈,是一種陰凝的脈,摸到這種脈就知道肯定是有陰寒聚集了。
這個時候聚集在哪裡呢?聚集在“小腹與陰”這個部位。所以“上”字可以忽略。汪昂也有注解,他說∶“上字未詳”,他說這個“上”字我也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素問識》裡邊注解∶“諸注未允,汪以為未詳,實然”。《素問識》也認為汪昂說的對,“上”字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含義。還有的地方說這個“上”可能在古代抄寫的過程當中抄錯了,應該是“下”這個字。下指的就是尺脈,尺脈是候腹部的,外面是候腎的。要是沉取尺脈指的是腹部,中取或浮取候腎,這時候遲脈堅而大,因此指的就是積氣在小腹與陰,所以馬莳在《注證發微》裡邊所講的“尺脈之上,堅而且大”。還有張介賓所注解的“上言尺之上,即尺外以候腎也”,馬莳和張介賓的注解值得參考。
我們縱觀《黃帝内經》全篇根本就沒有提寸關尺的分别。隻是說寸口脈,人迎脈等等。寸關尺現在可以看到的文字記載,明清時期的醫家講的特别多。在漢代的時候都沒有說寸關尺的分别。張仲景的《傷寒論》裡邊都沒有寫寸關尺是什麼情況。唐代孫思邈的著作裡也很少提起寸關尺的脈。從宋之後的明清醫家裡邊就多了,就有寸關尺了。寸關尺什麼時候在文獻中出現,以後再做專題論述,這個地方先存疑。
我個人的意見就是“上堅而大”,“上”可以放下,最重要是“堅而大”,“堅而大”代表陰寒沉凝的這種象,陰寒沉凝的這種象正好與後面的“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能對上。而且還能與後面的“得之沐浴,清水而卧”也能對上,其實病機非常的明确,就是陰寒沉積在腎中,腎氣閉塞不通就得了腎痹。(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内經》系列-精華篇-之五百零八。(更多精彩内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産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