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1 14:25:07

“天下君王至于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史記》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1

孔子畫像

2000年前的漢武帝年間,太史公寫《孔子世家》的時候,孔子的學說已經傳了十幾代,被天下人奉為圭臬。時隔數百年,孔子的影響力遠超前代的君王和賢者,所以太史公說孔子是“至聖”。

如果太史公知道孔子在後世王朝的地位和影響力達到了何種高度,想必也會驚歎。

成書于戰國前期的《論語》,彙集了孔子及其親傳弟子的語錄,逐漸成為曆朝曆代讀書人的必修課,到南宋更是被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在傳統文化中,《論語》的地位舉足輕重,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如今的小學生都讀《論語》,這當然更是一種“預熱”,自小熟讀很有好處,而不是要求小孩子理解其中多少内容。實際上,《論語》裡有一些句子不太容易讀懂,有的疑難之處,從古至今都存在争議,很難解釋清楚。這裡舉兩個例子說說。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2

“格”字的争論

我們先看一個比較簡單的。《論語·為政篇》第三,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後一句中“有恥且格”的“格”字作何解釋?古代學者對此意見不一。

東漢經學大家鄭玄在《論語鄭氏注》中解作,“格,來也”,這和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解釋類似,“格,至也。”但三國魏的學者何晏認為“格”在這裡是“正”的意思;由于《漢書》裡有一句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且敬”,又有清代學者說“格”就是“恪,敬也。”,

《禮記·缁衣》裡有一段話,“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 民有遁心。”這裡“格心”與“遁心”相對,含有“歸服”之意,所以近現代一些學者認為,“有恥且格”的“格”,意思是歸于正道。這也是主流意見。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3

配圖

有馬者借人乘之

比起“格”字,《論語》裡另一個句子更讓人費解,2000年來都沒有定論。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子曰:“吾猶及史之阙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現代的論語注釋裡,對此差不多衆口一詞。翻譯為白話的大緻意思是,“我還看到過史書有存疑空缺之處,有馬的人會借給别人騎,如今沒有(這種精神)了!”言外之意,孔子談及史官修史的态度不再嚴謹,感歎世道變了。

但我們仔細看這種解釋,又有點講不通。誠然,第一句“吾猶及史之阙文也”,的确在談史書。然而,“有馬者借人乘之”就不容易解釋了,前後有什麼關聯,孔子到底在說什麼呢?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4

有馬的人借給别人騎,就事論事并不奇怪,出現在“史之阙文”之後卻顯得突兀。有人進一步解釋說,那是有馬的人不會調教,借給别人調教馴服。可是,不管什麼原因借馬,這與修史又有什麼關系呢?

《衛靈公》第十五這段話的常見解釋源自《論語注疏》,書中引用兩漢之際的學者包鹹的話說,“古之良史,於書字有疑則阙之,以待知者”,“有馬不能調良,則借人乘習之。孔子自謂及見其人如此,至今無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鑿。”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5

衆說紛纭

西漢文學大家揚雄支持包鹹的觀點,并進一步指出,孔子删定的《尚書》因竹簡殘損,有缺漏(脫簡),被後人妄加猜測補充,實屬穿鑿附會。

南宋朱熹編著的《論語集注》中說,“楊氏曰:“史阙文、馬借人,此二事孔子猶及見之。今亡矣夫,悼時之益偷也。”這裡的楊氏指北宋理學家楊時,“偷”可以理解為“苟且”,楊時認為,孔子在感慨世風日下。

總的來說,古人對“吾猶及史之阙文也”這一句的看法較為一緻,因為孔子編定史書的時候,如發現竹簡有殘缺,就保持原樣,甯可有缺字,也不揣摩着補全,“史之阙文,聖人不敢益也。”

論語最深的一句話(論語裡最難理解的一句話)6

配圖

而有的後世學者往往會自作主張,僅憑猜測去補充史書的缺漏,甚至杜撰出一些章節。這種做法被人诟病。

不過,很多古代學者都不解釋孔子接下來的那句話“有馬者,借人乘之”,因為這和前一句有點不搭邊。如北宋學者胡寅認為,《衛靈公》第十五有疑點,“此章義疑,不可強解。”

非要貫穿起來的話,孔子前面贊同史書缺文,後面又說有馬的人借給人騎,“今亡矣夫”,從字面理解,似乎有等待後人補充史書缺失的意思,前後矛盾。

北宋學者劉元城在《耆舊續聞》裡對此說得更直白,“‘有馬者借人乘之’便是史之阙文。夫有馬而借人乘,非難底事,而史且載此,必是阙文。”意思是,有馬借給人騎并非難事,論語中卻這樣寫,這句話本身就有缺文,所以不可強作解釋。

結語:《論語》年代久遠,起初也是書寫在竹簡上的,與很多先秦古籍一樣,出現文字缺失或某種錯誤并不奇怪,古籍裡類似“有馬者借人乘之”的問題不少。我們不要一味相信某些牽強的譯文,那恰好是孔子感歎的“史之阙文”被牽強附會。

讀古書遇到難解之處,不如學陶淵明的态度,“好讀書,不求甚解”,反而釋懷。

參考資料:《史記》、《論語集注》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