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法國電影,電影構成如《死亡詩社》、《春風化雨》、《音樂之聲》一樣,充滿愛心的教師、不聽話的問題學生、嚴酷死闆的學校領導(或者家長)。這幾乎已經成為教育類題材電影的固定模式,沒有俊美才華橫溢的主人公,有的是一位中年秃頂的落魄的音樂學監;沒有驚險刺激的情節,隻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沒有優美的學校風景,有的是單調刻闆的高牆、鐵門;還有的是一群别扭又有攻擊性的問題學生。然而這部電影卻被當做是教育工作者的“聖經”,影響過無數的老師。
1 從“池塘之底”走出來的音樂指揮家
影片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一位白發蒼蒼的著名音樂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接到遠在法國的母親去世的消息,他圓滿地完成演出後舉行了母親的葬禮。在一個雨天接待了一位闊别五十年的老同學佩皮諾,談到了克雷芒·馬修這位學監。佩皮諾按照馬修的囑托,把記錄“池塘之底”生活的日記交給了莫安琦,他們一同開啟了回憶的大門。
一位到處碰壁的音樂家馬修來到 “池塘之底”,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所專門收管問題學生的寄宿學校,生活在這裡的人如同生活在生活的池底,沒有希望、沒有自由。馬修剛走上工作崗位就遭遇學生們作弄學校職工莫桑,導緻莫桑眼睛受重傷這一可怕事件。前一位學監冷漠的勸告,校長嚴厲的處罰、緊張沉悶的氛圍,讓馬修感到疲憊又失望。然而馬修在學生們調皮搗蛋的行為中發現了他們在音樂上的天分,積極組織學生合唱團,用音樂喚起孩子們的真誠、善良,并且還挖掘出極有天分的莫杭治(音樂指揮家莫安琦),調解了他與母親之間的關系。
後來校長解雇了馬修,但是他給這個學校帶來了希望,學校的教職工反映了校長虐待學生的行為,上級部門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環境,每個人都開始了新的生活。影片之所以成為教育工作者必看的影片之一,是因為展現了兩個方面的思想碰撞。
2 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碰撞
影片開始,校長就提出了“行動-反應”的口号,在他看來,懲罰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動辄打學生耳光、揪耳朵、關禁閉是統治這些問題學生的常用辦法,威懾效果是強有力的,學生戰戰兢兢,聽到懲罰就發抖。然而,這些精力充沛的學生在高壓之下還是搗蛋、惡作劇、甚至攻擊教職工。校長越嚴厲,學生就越叛逆,這在當代的教育中是時常發生的惡性循環現象。這體現了行為主義的弊端,校長作為行為主義的實踐者,過多地強調懲罰的作用,而忽視了正面鼓勵的作用,使得師生關系緊張,乃至問題少年蒙丹縱火燒學校,這宣告了校長的一套教育理論是行不通的。
反觀學監馬修的教學行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踐行人本主義的教育工作者,他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基本需要,并且用音樂進行引導。根據人本主義基本理論基礎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修在教學以及生活上滿足了學生們哪些需求呢?
一是生理需求的滿足。馬修和體育教師一起對抗殘酷的校長,把校長私下自備的木柴用來給學生燒水洗澡,解決學生的生理需求。
二是安全需求的滿足。一方面馬修總是在盡可能地庇護學生免受懲罰,另一方面他充當着長輩乃至父親的角色,給予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最後他帶走了佩皮諾,一直保護撫養着父母雙亡的孩子。
三是社交需求的滿足。馬修他對孤僻的莫杭治的教育方法最能體現這一點,莫杭治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然而他之前的行為讓母親非常失望,導緻他極度渴望母親的愛護,又在母親來看望時表現很冷漠。并且莫杭治因自己出衆的歌唱才能忽略合唱團,馬修以平靜的力量讓莫杭治反省,用寬容接納了莫杭治。
四是尊重需求的滿足。馬修發現郭和邦是偷校長錢的人,他先詢問了原因,得知郭和邦是為了買熱氣球才去偷錢,他選擇了尊重郭和邦的夢想,沒有把他交給校長。同時面對危害整個校園的問題學生蒙丹,他積極為他申辯,雖然他最後沒能成功救下蒙丹,但是他是尊重蒙丹作為一個人應有的不被冤枉的權利。
最後是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馬修根據每個人的特點,為學生們找到了合唱團中的位置,尤其是對于莫杭治,意義更為重大,正是馬修挖掘出了他的音樂才能,并且悉心培養,為他走上音樂指揮家的道路打下了基礎,他最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影片裡沒有談到對于其它學生的影響,但是誰能保證馬修沒有對其它學生的人生産生正面的影響呢。
影片中以校長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和馬修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理論始終在激烈地碰撞,校長以占據優勢的權力地位統治馬修以及學生們,但是最後蒙丹火燒了“池塘之底”,暗示着過分強調懲罰的行為主義的失敗,引起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3 個人私欲與職業道德的碰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個人又有肩上的責任。影片中,校長與馬修很相似,他們都曾經從事音樂,實際上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揚名立萬。
校長曾經是一位号手,但是他把合唱團把學校當做自己晉升的階梯,他不關心學生,也不理解教育的含義。在對馬修羞辱中吐露了心聲,他從沒想過做一名再教育從業人員,“池塘之底”埋葬了他揚名立萬的夢想,對于現在的處境他很不滿,于是把學生當做了出氣筒,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個人私欲淩駕職業道德之上。
馬修在所有領域都碰壁後來“池塘之底”,糟糕的環境讓他非常疲憊。他也想在公爵夫人面前嶄露頭角,卻被校長奪走機會,最後被迫離開學校。雖然學生的紙飛機讓他感動,但是他始終都是一個落魄的不得志的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正如他的自白“偉大的藝術家對着鏡子裡看到了真實的自己,我叫克雷芒·馬修,失敗的音樂家、失業的學監”。但是他始終都愛護着學生,耐心地引導學生走上正途。
馬修離開學校後,一直以授課為生,但是不曾試圖揚名立萬,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被人知曉。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然而絕大多數人辛勤工作一輩子也隻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在面對私欲與職業道德時,有的人會選擇和校長一樣,沉淪其中,把工作視為一種累贅。而有的人就像克雷芒·馬修,具有奉獻精神,用一生來完成自己的使命。
《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的平凡人生,沒有直白地大喊口号,而是展現了其中相互對立碰撞的理論以及價值觀,令每一個教育者不由得思考教育的真正含義。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種成長的可能,而這需要無數教育工作者的悉心培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