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哲學思考
我們人為什麼要學習?假如你現在走上街頭,随便去問一個人,我向你保證他十之八九說:“不清楚,是老師讓學、家長讓學啊,我就去學了!”還有些人是為了找到好工作而學習。
關于學習這個問題,很多人不覺得它是個問題,但我覺得它是個大問題。我們隻有從根上了解了人為什麼要學習,這樣你才有可能對學習這個事物有深入的認識。
人為什麼要學習?
我想起這些年關于學習的思考,有這樣幾點認識。美國有個哲學家曾經說過一句話,這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在我的很多課程上也引用過這句話:
上帝造人隻造了一個毛坯,剩下的工作要由人自己用一生的時間來完成,把自己塑造成魔鬼還是天使,那是每個人的自由。
其實這句話給我非常深的震撼。實際上,如果你對人這種動物有過深入的研究,你就能發現,表面上看人和人之間在肉體上沒有多大差别,無非就是性别、高矮、胖瘦、美醜。
但是,人和人的精神世界就有天壤之别了。有的人擁有崇高的靈魂,高遠的目标,他的一生真正活出了人的尊嚴,而有的人一生活得約等于動物的生活。
關于學習這件事我們中國古人也有過經典的論述,道家學者師曠曾在春秋時代有過一段關于學習著名的論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師曠這段話意思是少年好學就象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壯年好學像中午的陽光,明媚而豔麗。老年好學像拿着一根點燃的蠟燭,在昏暗中摸索。
可以看出,古人從樸素的觀念中認識到了學習對于我們人類生命的極端重要性,雖然隻是一個描述性的表述,但是關于學習這件事已經通過宏觀上進行了哲學思考。
原因一:
《為了成為人而學習》
很多人以為,自己生下來就是人,其實不是,人生下來隻是一個毛坯,很多人沒有真正的深入觀察和思考。
如果你是個成年人,觀察一下你跟孩子的區别是什麼?你跟精神病人的區别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觀察過,更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舉一個例子,看你能不能明白。
我兒子在六歲以前,我們一家三口跟嶽母一起住。一到夏天兒子喜歡自由,在家裡幾乎不穿衣服樓上樓下跑着玩兒。
有一次,母親從内蒙古來到我家,她一個農村老太太看不慣孩子不穿衣服。于是,她開玩笑說:“董梓銘,你為什麼不穿衣服?”
我兒子:“奶奶,不穿衣服我涼快啊,舒服啊!”
奶奶:“你必須穿衣服。”
我兒子:“為什麼要穿衣服啊?”
這一問我母親語塞了,不知道怎麼說了:“所有的人都穿衣服,所以你必須穿。”
我兒子:“奶奶,不一定,成年人也不一定都穿衣服。咱家房子後面洗浴中心裡的人全不穿衣服!”
聽到這兒,我母親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那兒哈哈大笑。
我從來沒有管過兒子穿沒穿衣服,為什麼?平時在家裡,就他一個小男孩,他還沒有性别的概念。
可是一上小學,沒有人教導他,一下子他就把衣服穿上了。即使天再熱,至少也穿一條短褲,你讓他把短褲脫了,他堅決不同意,因為孩子已經有了性别概念。
到十四歲,他慢慢開始發育,我領他洗澡突然就不去了。不管我怎麼邀約,他就不去,把我逼急了:“你陪着老爸去洗澡可以嗎?”他挺不情願:“那行,我陪你去!”他把遊泳褲穿上了,結果整個洗浴中心就他一個人穿着遊泳褲在水池子裡泡着。
作為家長,你能觀察到什麼東西呢?你知道他的第二性征已經發育了,他已經有了羞恥的概念,等他到十六歲以後過了這個時期,那就又不一樣了。
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是讓你知道我們人自打生下來,并不是我們成年意義上的人,而是人的毛坯。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作為當事人通過學習人類的禮儀、習俗、觀念等,慢慢地把自己變成了人。
一個人如果一出生就把他拿到動物群落裡,比如被狼領養了十年後再把他領回來,他不會按人的方式去生活,他不會穿人的衣服,不會直立行走,他喝水會直接在盆裡舔。
如果人從小不接受人的教育,如果不學習人的理念、觀念、思維、情感,他是沒有辦法成人的。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主觀世界。
學習,使人類走出了原始森林,使我們穿上了衣服,使我們不再象猴子一樣生活,所以為了成為人,我們必須得學習。
原因二:
《為了生存下來而學習》
作為智人,我們是群居動物,必須學會群居的規則。地球人生存的規則是自然界中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的,狼群中有狼群的規則,獅群中有獅群的規則,而人類要比其他動物的規則高出幾個量級。
隻要有三個人以上,規則就空前複雜起來。人類是通過群體合作生存,要想達到群體合作,必須有規則。從小我們就被父母訓練要熟悉這些規則,按這些規則做,否則你沒法活下來,将被開除人類群體。
孔子把中國人的合作模式給它集大成,總結出了人類合作的基本規則:仁、義、禮、智、信等。到了現代,我們逐漸引入了西方文明——法律,法律就是所有規則集大成,把群體規則上升到國家意志,用國家權力來保障施行的規則。
每個社會有不同的文化和習慣,不同的世俗社會裡不成文的規定、倫理、道德、全是規則。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沒有經過這些規則的訓練,他沒有學習,就不知道這個社會的規則,所以就會觸犯規則。
舉個例子,在西方社會,你會發現公共場合吃飯沒有大聲喧嘩。他們飯店裡全是大廳,很少有像咱們國内飯店裡的包房,而且桌和桌挨得很近。在這樣的公共環境下,你的說話聲音不能影響到别人。
1996年我跟代表團走訪歐洲,我們一群中國人的規則跟人家不一樣。一進到飯店,别人都在悄悄吃飯,我們這群人“哎!我在這兒,我在這兒!”
所有在場的外國人目光齊刷刷地看過來。我當時臉“騰”一下就紅了,就像當衆被人扒光了一樣。
我們不熟悉人家的規則,用自己的規則到人家社會裡去,結果被人家斜着眼瞅,我們卻覺得是瞧不起中國人,其實是我們破壞了人家的規則。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則,所以不學習,你就不了解這些規則,更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
原因三:為了參加社會合作,獲得物質生活資料而學習
我們靠群居生活,當你成年之後,必須找到一個叫做工作的東西,你通過做這份工作所設定的标準動作,社會為你付費,你拿到所謂的錢,存活下來。
錢是一種權利,可以供人類生存交換生活資料。所以,你必須有多年的教育背景和足夠的技能,才可以在社會的合作鍊條上承擔一個角色,這是人類社會基本的生活形态。
從小學到博士,現在我國整個學校的教育全是為這個目的設定的。這個目的設定并沒有錯,這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但如果把它當作學校教育的全部,那就錯得離譜了。
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從小學開始幾乎是整齊劃一。90%的老師任務就是傳授知識,把前人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輸入你的大腦,然後你去複述,這樣搞教育那就有問題了。其實,不同級别的學生,他要有完全不同的學習任務。
訓練出一個合适的社會勞動者,這沒錯,但我們訓練的方法隻是單純的灌輸知識,這就錯得離譜了,最後沒有辦法培養出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的真正人才出來。
這是學習的第三個原因,就是為了參加社會合作,獲取物質生活資料而學習,這是功利目标,而前兩個原因都不是功利目标,我們很多人把學習就理解成了功利目标。
原因四:為了釋放智人的潛能,為了成長而學習
很多中國人一說開發潛能這個詞,覺得太熟悉了,但是他理解的隻是這個詞。作為智人,我們的大腦潛能是無限的,在你存活期間是無法把自己大腦潛能徹底開發完的。
除了人類自己原生長的以外,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人類是智能生物,我們不是單純靠體力來生存的,主要是靠腦袋,靠創造力。
而人的創造力蘊含在人的潛意識裡,開發人的潛能這是我們作為智人一個核心任務,而不學習你想開發潛能,這是不可能的。
什麼才是創造?我舉個極端的例子。
央視曾經播過河北一個沒念過書的農民,他非要造直升飛機,他老婆氣得不行:“你一個農民不好好種地,造什麼直升飛機?”他說老婆打擊他發明創造。
他是怎麼造直升飛機的呢?在自家院子裡焊了一個方鐵架子,放在地面上,然後在鐵架子上固定一個倒置的柴油機,把轉動軸朝上,密封好了,再在上面焊三個鐵片子當做直升飛機的螺旋漿。
為了想讓直升機飛起來,他反複實驗了三年,幾乎不種地,家裡窮得叮當響,他老婆氣得要離婚。
直升飛機已經發明一百多年了,你到直升飛機飛行學院去看看,人家咋幹的?你得在人家這個基礎上往下走,難道要再回到原始社會去嗎?
很多人他想不明白,我們人類現在是踏着前人的肩膀往下走,你必須到達前沿,在前人的基礎上,然後再創新。
不是你在那兒閉門造車,更不是去偷着模仿人家。如果你想要發明創造,就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過程,這樣你的大腦才能裂出反應。
作為智人,我們之所以能走出原始森林,成為有尊嚴的智能生物,是因為我們的潛能是無限的,通過學習這個渠道把潛能釋放出來,我們才建立起了今天的地球文明。
原因五:為了快樂而學習
據我了解,90%的中國人沒有體會過學習的快樂。原因就複雜了,包括我們古人講頭懸梁,椎刺骨,這些學習故事的誤導。
事實上,很多人沒有明白,學習恐怕是人類最大的一個快樂,在這點上我有切身的經曆。
從小,我就被周遭的人說很刻苦,但我确信自己是最不刻苦的人,所有讓我痛苦的事,我沒有一件堅持下來的,唯獨有一件事堅持下來了,那就是學習,因為我在學習上找到了其他事情無法比拟的快樂。
當年尼克松訪問中國時,有謠傳說他給中國的小學生出了一個題:三個5一個1,用加減乘除連起來最後得出24。
老師在課堂上就說了一嘴,那時我上小學四年級,回家怎麼也算不出來,因為還沒有學分數,隻學了小數點,最後我算了大概倆小時,居然把他算出來了!
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當時坐在炕上,我一下蹦到地上,把我媽吓一跳,還以為我精神出問題了。我高興的說:“媽,尼克松給中國孩子出的題我算出來了!”我媽瞅着我樂了。
從小這樣的事我能找出三十件來,學習給我帶來的那種成就感和至高的快樂無法用語言表達。
後來我就把這種快樂傳達給了我的女兒,這是我最成功的。
我女兒董晨耕今年33歲,已經是兩歲孩子的媽媽了,目前定居美國。她需要創作電影劇本,所以每天必須要學習。
她把美國所有圖書的有聲版下載下來,利用晨練的時間來聽書,每星期一本。她要讀大量的書,大腦裡如果沒有知識,就沒法創造。
假如人的快樂值是100%,那麼物質上給你帶來的快樂最多占10%,而另外90%的快樂來自于精神的快樂,如果不學習你斷然與那90%的快樂無緣。
精神上的快樂,那是智人的快樂。而物質能帶來的快樂,跟其他動物的快樂沒有任何本質區别。
我小時候看過我媽喂豬,豬餓了就叫,她把豬食往槽子裡一放,豬撒着歡過來吃。如果你沒有受過教育,沒有學習,你所謂的快樂,約等于動物的快樂,隻是比豬、狗的快樂高一個量級而已。而關于智人的快樂,你已經無緣。
其實有些人他從樸素的觀念中,已經意識到了,他隻是說不清楚。但大多數人還把學習隻是看作簡單的找個好工作,有個好的生活,歸結到底還是物質快樂。
功利主義價值觀害死人,很多人理解不了,因為他沒受過這麼多教育,連功利主義價值觀是什麼都不知道。
就像師曠說的,你多大年齡學習都不晚,即使七十歲學習,總比你黑暗中摸索要強得多。起碼拿一個蠟燭還能照亮你眼前,還能讓你自己體會到作為智人的快樂。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學習,我們作為智人就是因為學習這個能力,這個行為而讓我們走出原始森林,穿上衣服,建起來高樓大廈,把衛星發射到天上,相隔三十萬公裡能精準的讓兩個航天機對接,讓我們解決了七十五億人吃飯的問題,等等。
通過學習,不光是改變你命運的問題,而是達到生命的至高點、精神的至高點,這才是學習的根本原因。
我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從小學一直到博士畢業,那我再學習是不是有病啊?是為了掙錢啊?可是,我每天必須要看書的,如果不看書我是不可能睡覺的,感覺這一天就像缺了什麼。
當你真的走上學習之路以後,你才會嘗到從未嘗過的快樂,你從骨髓裡升起了做人的尊嚴。
作為家長如果你能把這種理念傳達給你的孩子,令他愛上了學習,這一生他一定會活得很開心、快樂、幸福、成功,這才是人為什麼要學習的根本目的。
用生命影響生命,讓每個生命如花綻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