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

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7:27:36

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05.相依虛無徑寸草木能于冬季歸根,至次年複發,入冬又歸根,故能長久世人動至死地者,以不能如草木之歸根也我(注:汪祖)傳你心息相依,即歸根之法歸根者,神炁歸乎其根處,不出不入也,一如隆冬草木之葉落也能歸根,一陽來複即能複命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體真山人真訣語錄之)1

水沉為骨玉為肌的心得

05.相依虛無徑寸

草木能于冬季歸根,至次年複發,入冬又歸根,故能長久。世人動至死地者,以不能如草木之歸根也。我(注:汪祖)傳你心息相依,即歸根之法。歸根者,神炁歸乎其根處,不出不入也,一如隆冬草木之葉落也。能歸根,一陽來複即能複命矣。

歸根即是大定,定中身心俱寂,凡息已化,丹經稱為“含元虛危”是也。以後“三日出庚”,即是複命消息。歸根者,初步工夫也。複歸于嬰兒,乃第二步。複歸于無極,乃第三步,即初步得定。次返成童體,不識不知。終則粉碎虛空見全身也。

你要虛心,工夫熟後,再相依。隻虛心,就可不漏精。虛心工夫純熟,然後在外相依,即曉得一點,随他出入,如何能生雜念?下功時,有雜念來不要緊。你要知道雜念如落葉,心息相依是一把鐵掃帚,轉落轉掃,總有個掃得幹幹淨淨的一日。

心息相依,總要在外面(外面:實指虛無徑寸之地),微微曉得一出一入。起先總要用些意,熟後自然不必用意矣。有意無意,謂之真意。真意在有意無意之間。心息相依,要在有意無意之間,大忌執而不化,着相起火。在外邊即稍提緊亦何妨?不着色身,總不要緊。起先提緊,熟後他即自然會依了。我怕你不能離色身,一着色身,即危險矣。

你有息即在外邊依,無息即在外邊定。隻此二言了耳。總要把神放在外邊,糊糊塗塗地與他做一番死工夫,始能純熟。心息相依做到純熟,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得到的。要積日累月的工夫,要在勤字、恒字及果決之心,一誠到底也。

起初須微知息之出入,在外面虛空中,片刻之久,即可放下順他去。若有雜念來,你再依,依片刻,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靜而得沖和之效矣。苟或不化,不知放下,硬随他去,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就壞了。心息相依,先由随順勉強,終期于自然,決定成就。

丹道要逐節做工夫是也。起初做去,微知其出入,務須放在外面虛空中,不可絲毫着于口鼻。能相依片刻,即自忘息,忘息你亦任他去。師曰:起初總要用些意,一二日後,就不要用意,自然會依。久後則成自然,不須用意。一靜自然會依。再進一步,即入恍惚杳冥矣。

心息相依,講出來亦是極平常之事,故人多以無味棄去。豈知無味之中有至味存焉。抛下丹書做工夫,不拘長短,依一刻有一刻的好處,依半點鐘有半點鐘的好處。多亦好,少亦好。

相依之工夫純熟,必轉入神氣相忘,方能入定。苟不能神氣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驗。但苟或心息不能兩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況定乎?

心息相依時,有一分知覺即雜一分後天,即一分未能純乎自然。要到心息常自相依,時總合一,則一靜自入恍惚之境。小兒心息自然相依的,故隻須一靜就能到恍惚杳冥地步。

又曰:有息無息,你不須去安排,要順其自然。有了你就在外邊依,無則在外邊定,是名真空煉形。此心息相依法門,得之真修之功,獲自受用。真是萬兩黃金無買處,切勿輕易看之。古人訪道求師,訪之一生而不獲者甚多也。

你們這次回家,好好下功,行功時眼萬不可閉,必要開的,無論遠近,看牢一物,你再不可用耳去聽見,隻是看牢一物或一處,不即不離,片刻之久,你隻要微微的知道在外邊即是也。隻此就是相依,既不落空,又不着相,糊糊塗塗,萬念皆空,仿佛浮遊,若存若亡,一刻恍惚杳冥,外陽一舉,你一得知,速急向外面心息相依,不可遲延。稍一遲延,則先天變為後天。若再着身,即有漏精之危險,就不得了矣。

此陽生是後天之先天。你一得知,亦是後天之先天。必要再做相依工夫。依到恍惚杳冥,泰然大定,定久内外合一,靜動俱無,忘我忘形,不識不知,此即是虛極靜笃,渾身麻木。再靜則渾身内外一齊跳動,凡有疾病,隻要能到此地步,即全愈矣。不但病全愈,接下去還有後天色身的陽生。

師曰:到此虛極靜笃之際,身内身外都是先天,你就如活死人一般。如有先天炁到,你心絲毫不動,而神自然會至外面去依息,有不容絲毫之意或力與乎其間,此即謂之自然熟巧。即此謂之先天之先天。再在外面相依,依依又到恍惚杳冥地步,靜久又泰然大定,定久又内外合一,萬裡澄清,渾身麻木,渾身跳動。隻要一天連入三四次杳冥恍惚,包你終年無病,此乃保身之訣也。

吳師講,初做心息相依,各家丹書均有發明,惟獨《西遊記》以金箍棒放在耳朵内一象為最好。即是以耳聽息也。此種無非入門之權法,真正工夫不過使我之神氣放在外面去和合也。

吳師曰:心息相依要在外面,做到他死,不為其所挂礙,此是煉己最要一着也。每天你把心息在外面一依,真橐龠與真爐鼎即時成矣。是極簡易之事也。丹書說來說去,不出一心息相依。故曰:“片言半語無多字,萬卷仙經一語通”。心息相依,亦是象言。

講神之所至氣亦至焉。師曰:比如餘要打你一下,餘眼注意你的臂上,适當餘眼注定之處,決不至打到别處去,此即一例也。蔡複陽亦曰:譬如餘手提一椅,欲提者神也,以舉之者氣也。師曰是。神氣相需,氣消則神亦消,消盡則死矣。氣壯則神亦壯,氣聚則神亦聚,以結成内丹,住世延年,是極有把握事。蓋氣住則神住,神住則形住。心息相依,打成一片,三者都住了。

講大《易》“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簡而天下之理得”三句。師曰:隻是一心一息兩相和融而已。我說“心息相依在外面”七字。吳老師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