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時候,泰山山前白峪村有個叫徐德厚的在泰城開店,待人誠實,生意很興隆。
一天,有位姓何的南方客人攜子住店,一連幾天唉聲歎氣。有天晚上,德厚給他端上酒菜,搭讪着問道:“客官是前來投親,還是到泰山進香?”那人隻是搖頭,什麼也不說。德厚便開門見山地說:“人生一世,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如果信得過我,有什麼心事不妨直言,說不定我還能幫忙。” 客官聞聽此言,含淚對德厚說:“掌櫃的,實不相瞞,去年老母重病在身,後來聽說泰山聖母能為人去病除災,便到泰山來許願:若聖母救老母一命,來年定要舍身相許。果然,回去不久老母的病便好了。現在到了還願的時候,倘若我舍身還願,母親無人照管,豈不又将老人家置于死地?隻好以子代父。我怎能忍心将親生兒子推下山去?所以遲遲不能動身。掌櫃的若肯幫忙,代我上山舍子,我将感激不盡,終生不忘。” 德厚一聽,十分感動,我從小住在這裡,燒香許願的不計其數,從沒見過這般心誠的,可畢竟是一條人命啊,德厚便滿口答應下來。第二天把孩子領出去,藏起來,說已将孩子舍下山崖。姓何的信以為真,便帶上紙香,到崖上祭奠了兒子,又請人在石上刻了“舍身崖”三字,便回去了。
徐德厚收養了孩子,取名徐起鳴,便讓他上學讀書。起鳴二十歲便金榜題名,中了狀元。皇帝下旨那天,徐德厚将起鳴的生父請來,把事情的起始終未都告訴了他,讓起鳴拜見父親。父子相見,抱頭痛哭。三人又來到舍身崖,何老翁自愧當年糊塗,險些送了兒子的性命。遂将“舍身崖”改名為“愛生崖”,又在崖上刻“哀愚”二字,以示衆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