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松養魚!
很多的新魚友在飼養觀賞魚的初期,經常性的會遭遇到整缸觀賞魚莫名其妙團滅的現象,對于我們飼養觀賞魚來說,這是極為令人惱火的一件事,那麼我們怎麼能夠輕易地判斷出整缸的觀賞魚在狀态上不正常呢?
具體來講有以下的幾個細節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
一、整體趴缸不要緊,但是過度聚集問題就大了初入魚缸的觀賞魚,大多數由于環境或者水質的不适應,極有可能都會出現三三兩兩的趴缸現象,按理說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一般都不會很長,特别是在我們飼養的觀賞魚數量較多的情況下。
畢竟每一條觀賞魚的性格都不一樣,其中必定有膽子較大的或者帶頭開始巡遊或者攝食的,大多數的觀賞魚雖然在前三天可能有紮堆聚集的現象,但是經過了三天的适應期之後,都會有所分離的遊動。
而如果出現了觀賞魚總是長時間的聚在魚缸底部紮堆,毫無任何的活力和生氣,那麼這種現象就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了。
主要觀察的重點就是觀賞魚的體表有無白蒙,體色是否過于暗淡,甚至于部分觀賞魚有無搖頭擺尾、遊動無力的現象,這些現象大多數都是觀賞魚集體水黴的前兆。
對于這種疾病的出現,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觀賞魚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大多數的冷水魚還是以鹽浴為主,熱帶魚可以升溫和通過高錳酸鉀藥浴配合土黴素治療。
二、集體水面聚集,無力遊動、情況很不樂觀另外的一種情況,那就是觀賞魚不是在魚缸底部聚集,而是全部離開了魚缸底部,漂浮在水面紮堆。
這種現象可能出現在飼養觀賞魚的初期,也可能出現在我們飼養觀賞魚一段時間之後,觀賞魚幾乎是整體的無法控制自己的遊姿,毫無生氣的漂浮在魚缸的水面一角,魚鳍緊縮聚集在一起。
這種情況大部分極有可能是白點病的前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魚兒的體表或許就會出現極為少量的白點了,這個疾病一般的原因是來源于水溫不當,觀賞魚患上了感冒,最初其實應該是趴缸的。
但是到了後期由于大量白點的入侵,使得觀賞魚無力遊動保持不了身體的平衡,繼而全部起水聚集在水面漂浮着。
對于白點病的治療我們還是以加溫療法最好,不用下藥即可治愈。
三、集體聚集水面,沖擊水流,看上去在沖浪這種情況和上一種情況有所類似,但是症狀并不完全相同,觀賞魚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平衡,但是也很喜歡紮堆聚集,不過大部分是聚集在魚缸的水流處,看上去像是在沖浪,但是仍然會魚鳍不展,精神不振。
事實上這是整缸觀賞魚缺氧的表現,如果是我們的過濾系統比較完善,氧氣量供應充足的話,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觀賞魚出現了集體的鰓病,這個我們可以視觀賞魚的具體表現而定,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但是整缸魚患病是一定的了。
如果就是設備不足引起的缺氧症狀,那當然是很好處理了,加強水質管理和氧氣供應量就沒有問題,但如果是鰓病,我們就要去有針對性的選擇消炎藥來處理了,這個不同的觀賞魚選擇的消炎藥也會不同。
另外我們也不排除魚缸裡因為硝化系統不健全,魚兒飼養過多,出現整體氨氮中毒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适當的換水,來觀察魚兒的下一步反應,如果有所緩解那就沒有問題,如果情況繼續加重,那就是鰓病無疑了。
四、長時間集體拒食,白便透明便整缸漂浮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要把魚兒入缸前三天排除掉,因為大多數魚兒由于驚吓所造成的應激反應也會導緻大量不正常糞便的産生,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可以暫時忽略不計。
如果三天後白便數量逐漸減少,觀賞魚食欲緩慢回升,基本上我們是沒有必要去下藥的,但是有些熱帶觀賞魚可能對于腸炎這種病症并不耐受,說完就完,那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說燕魚、紅箭和金波子之類的,我們可能随時都要密切觀察,準備下藥,而大部分的冷水魚基本無礙。
不過在三天之後,如果觀賞魚繼續精神無力、大量拒食,魚缸裡仍會不斷地繼續出現白便或者透明便,特别是透明便,更要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有些冷水魚也有可能走向腹水的邊緣。
這就要靠我們對于觀賞魚狀态上的準确觀察了,一般的來說像整缸腸炎這種現象是極少出現的,除非是我們購買了一堆病秧子回家,全部都餓的皮包骨頭,那麼整缸出現腸炎的概率就會很大了。
如果是真遇到了上述的情況,治好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的,魚體太弱下什麼藥也是多餘,隻能證明我們選魚的功底太差,吃一塹長一智,下次選魚把眼睛瞪大點就好了。
因此來說,事實上大部分初入魚缸的觀賞魚能夠整缸患病的,除非是從來沒有養過觀賞魚的新手,不懂得過溫、過水、養水和換水溫差的重要性,導緻觀賞魚的各種适應性,否則的話,這種整缸患病的情況幾乎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選魚不當,在治療上無疑給我們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