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宋詞壇中,辛棄疾是頗有個性的一個,後世喜歡把他和蘇轼并稱為“蘇辛”,因為他們都是豪放詞的代表人物。但辛棄疾終究和蘇轼不一樣,他身上少了些文人的雅,卻多了些從沙場帶回來的狂。他的豪放詞,往往并不狂在字面上,而是藏在字裡行間的那股正氣中。或許正因如此,稼軒詞往往顯得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體現在“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朦胧中,也體現在“隻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的趣味中,更體現在“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悲情一問中。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辛棄疾不按常理出牌的詞作,詞名《鹧鸪天·尋菊花無有戲作》。
寫此詞時辛棄疾閑居于瓢泉,這日正是重陽佳節,他與衆好友相聚于酒宴,随手寫下了此詞,全詞開篇就令人捧腹,讀完卻令人肅然起敬,終成了一首詠菊名作。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鹧鸪天·尋菊花無有,戲作》
宋.辛棄疾
掩鼻人間臭腐場,古來惟有酒偏香。自從來住雲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黃花何處避重陽?要知爛熳開時節,直待西風一夜霜。
詞的上片開篇就是一記無情的諷刺:我捂着鼻子離開官場,自古隻有酒香甘醇。用“臭腐場”來形容當時的南宋朝廷,詞人是大膽而又任性的,但這正是辛棄疾與其它詞人不同之處,他一向嬉笑怒罵皆可成文。第二句寫自己閑居于村林間,與山中雲霧相伴,且歌且舞,好不自在。這一句顯然是無奈之語,一生放不下抗金大業的辛棄疾怎會願意偏安一隅,看似清閑之下不過是不得志的現實。
這本是一首詠菊詞,但寫到這菊花卻仍沒有出現,詞人似乎一直在抒情,但這正是為下片的詠菊做鋪墊。詞的下片開篇就充分體現了詞題中的“戲作”,“呼老伴,共秋光”随手一筆,令全詞妙趣橫生。接下來該認真詠菊了,但詞人卻筆鋒再轉,抛出一句“黃花何處避重陽”,意思是:“遍尋菊花卻找不到,它不知為何要故意避開重陽節。”所以這首詞就成了一首沒有菊的詠菊詞,接下來詞人該怎麼收場呢?
最後一句是全詞最妙的一句,這句的意思是:“若問菊花何時開放,隻需等到西風吹過,寒霜初降,到那時遍地黃菊将淩寒怒放!”無菊之下詞人用虛寫的方式一樣能寫出菊花的高潔之氣,不可謂不高明。這一句是對尋菊不得的回應,幹脆有力,隻一筆則意境全出,可謂神來之筆。
縱觀這首詞,與一般的詠菊之作相比,是句句不按常理出牌。從上片對菊花的隻字不提,到下片的尋菊不得,以及最後的贊菊,寫得是一氣呵成,令人贊歎不已。而菊花不趨炎附勢,不畏寒冷的品質正是詞人畢生推崇的人生品格,令人肅然起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