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産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爛水果可以做肥料嗎?”
這是前段時間,一個家裡養花的朋友,問依農的問題。
沒想太多的回答了“當然可以”。不過也表達了一個農業人的嚴謹,告訴她:“爛水果是可以做肥料,但是需要經過發酵處理後使用,直接使用的話會帶來一定的危害”。同時向一個非農業人傳播了“爛水果如何成肥”的農業技術。
最近一段時間,種種原因之下國人對于糧食安全問題的危機意識有所提升,糧食浪費問題再一次受到大家廣泛關注,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地區開始推行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光盤行動”。因此依農覺得“爛水果可以做肥料嗎?”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回答也不該是簡單的“當然可以”,同時是值得也必須去深究的一個問題。
依農的朋友處在水果的消費端,在這個階段中可能由于多種原因,一些水果在還沒來得及吃掉之前就已經爛了,我們每個人結合自家情況就可想而知這個“數量”不會太小。并且“爛水果”的量遠不止于此,在水果種植端由于病蟲害的發生、種植管理不當、惡劣天氣的影響、品差低價滞銷等問題,同樣有一大部分的水果在還未進入流通環節之前就已經爛掉了,量之大,果農知曉。在水果貯運端,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采後水果在市場流通過程中,因采收、運輸、存儲、上架銷售不當,水果損耗率在10%——20%之間,要知道2019年我國水果的年總産量超過了3億噸,也就是說至少有3000萬噸的水果在采後到消費者手中之前就已成了“爛水果”。由此可見在水果的整個生産流通過程中“爛水果”的量之大,浪費之多,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天文”數字。
水果浪費問題不止于我國,據全球農業與食品營養問題委員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50%以上的水果被浪費掉成了“爛水果”。超半數占比的“爛水果”在當下是多麼大的一個浪費,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世界性問題。如何解決?依農認為要從兩個角度出發,其一是通過優化水果種植、貯運流程以及呼籲消費端節約來降低“爛水果”的占比(當然這又是一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事情);其二是将“爛水果”肥料化、飼料化或是以其它方式利用起來,使其變廢為寶。接下來依農就“爛水果”肥料化,做一個深究精講,供給農業人消費者參考。
“爛水果”可以做肥料,但是絕對不能直接用來種田或者是養花,不然多可能對農作物、綠植、鮮花造成負面的影響。“爛水果”是一個範概性的詞語,依農認為它應該包括:惡劣氣候或果樹生理問題造成的落果、因病蟲害威脅病變的水果、有機械傷痕失去商品性的水果、長時間儲存腐爛的水果以及消費端丢棄的部分(如未吃完的水果、果皮等)。它均是良好的肥源,但直接施用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既然“爛水果”不能直接作為肥料使用,那麼我們就要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措施讓其成肥。若是我們把“爛水果”看作制肥原料的話,它的本質就是有機質,把有機質做成肥料我們通常的采取的措施就是發酵。有機肥發酵有兩種形式,堆肥發酵和液态發酵。但是規模化種植之下若将“爛水果”作為堆肥發酵的原料,相對與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這些廣泛、常見的堆肥原料有有些大材小用了,對于家庭來說堆肥發酵的方式更是不大适合。因此 依農 建議把“爛水果”做成水果酵素肥才是物盡其用。
什麼是酵素肥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有機物的液體發酵的一種,相信不少農民朋友或喜愛綠植的朋友都接觸過酵素肥料,正确使用之下它的肥效較好,并且對農作物、綠植病蟲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這因為以水果為原料發酵的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單糖、氨基酸、維生素、礦物元素、活性酶等有益于作物生長的物質。依農之前接觸到一個從事農業的東北大姐,多年前就開始用“爛水果”研究制作酵素肥料,并在她的采摘園中使用,使用後田間作物反饋非常好,由于這兩年這個老大姐和她的采摘園在我們名聲起來了,她園子裡創造的收益相當可觀。其實以“爛水果”為原料的酵素肥料制作起來不難,從事農業種植生産的朋友或是家裡養花的朋友都可以嘗試,接下來總結一下制作農用酵素肥的方法步驟,供大家參考。
制作水果酵素肥可以分為三步(為了方便理解做了一個圖,大家可以結合圖文看一下),分别是備料、發酵和檢驗,接下來我們分别來看一下。
一、科學合理的備料
制作水果酵素肥的主料包括:“爛水果”、水和糖,其中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料,白糖和紅糖均可,加糖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酵素肥料發酵過程中産生酒精,有的朋友認為加紅糖能更好的增加肥效(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但從實際使用來看,加白糖和紅糖差不了多少,因此依農建議哪個便宜用哪個。除添加主料外,對于家庭發酵或是有意提高水果酵素肥肥效的果農朋友,可以适當添加農用微生物菌作為輔料,這樣可使“爛水果”發酵的更徹底,并能提高有益微生物的含量。除去用料外,還要準備好用于發酵的器皿,由于是液體發酵,最好使用可密封的塑料桶,家庭發酵時選擇就多樣化了,比如說礦泉水瓶、油桶等等均可。在備料時,大家應注意以下要點。
二、做好發酵過程中的細節工作
做好備料工作之後,接下來就是進行發酵,其中細節工作頗多,接下來我們一條條梳理
三、使用前檢驗酵素肥成品
水果酵素肥的發酵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成肥,發酵時間短了或是肥效不好,或可能對農作物綠植造成危害。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掌握檢驗酵素肥料成品的方法,依農認為可以通過兩點對其進行檢驗,其一是看顔色,一般情況下,發酵好的酵素肥料,上層液體為清液,顔色可能由于原料的不同呈現出淡黃、棕黃或深棕色;其二是聞味道,發酵好的水果酵素肥料有一股略酸帶有水果清香的味道,若是味道發臭,那就不建議使用(發臭的原因可能是發酵失敗、也可能是未完全發酵,可以再添加少量的糖,待一段時間再次進行辨别)。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水果酵素肥就好像“陳釀”一樣,一般情況下發酵的時間越長,肥效越好。就依農的經驗來看,一般情況下發酵時長在兩年之内,這種說法是正确的,不是說超過2年水果酵素就不能用了,而是依農真沒有發酵時長超過兩年的經驗。
聊完水果酵素肥的制作步驟和注意要點,我們接下來談一下,該如何使用水果酵素肥料。
一、農用酵素肥功效雖多,但使用者一定要褪其“萬能”屬性
依農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接觸水果酵素肥料,也了解它的各種功效,比如說促進作物、綠植的根繁葉茂、提高農作物産量品質以及抗逆能力、防治病蟲害等等,就好似“萬能肥”一樣。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也确都是它的功效,但是作為使用者的我們,一定要褪去它的“萬能”屬性,因為一旦将其作為“萬能肥”使用,結果多是失望,這是因為它雖有促長能力但用不對不行,它雖能防治病蟲害但是防效有限。要記住一點,科學使用才能物盡其用。
二、農用酵素肥的科學使用方法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水果酵素肥的制作步驟、注意要點以及科學的使用方法,希望對有需求的朋友們大家有所幫助。對于農民朋友而言,在當前這個化肥、農藥大量使用的農業大環境之下,我們把“爛水果”利用起來,使其發酵成肥,就是在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家庭而言,制作水果酵素肥的過程是一個享受的體驗,也杜絕浪費的一種方式,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最後以一個農業人角度依農想說,我更希望的是“爛水果”越來越少,因為水果應該是果農、果商換錢産品,是消費者吃下肚的美味!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