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7 03:24:26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1

《易經》中說“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正因為這句話,使得“七”自古便被賦予變化的寓意,被視為複生之數。這些特殊的含義衍生出諸如“七星”“七情”“七色”“七音”“七律”“七竅”等極具神秘色彩的概念。除此之外,人的生命周期也與“七”不謀而合,受教育始于七歲,青春期始于十四歲,身體完全成熟則在二十一歲。同時,民間時間的階段性也以“七”最為典型,在計算時間的時候被視為終局、複生之局。而七月也因此被賦予了吉祥月、孝親月的含義,而十四日正處于“二七”周期數,所以這一天的所有祭祖習俗都與複生之數“七”密切相關。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2

實際上,最初的“七月半”都是在七月十四舉行,其内容也并非“敬鬼“。據學者研究,始于上古時候的“七月半”是用于農忙豐收的秋嘗祭祖,其目的是為寄托神靈的庇佑。所謂“秋嘗”是上古時期四季中最重要的秋收之祭,人們在這天向祖先亡靈獻祭,讓他們先行享用時令佳品,儀式完畢後農人在自己品嘗,以此來祈祝來年能夠豐收。所以七月十四的祭祖節和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并非同一節日的不同叫法,三者分别屬于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3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家喻戶曉的說法,但他們的起源卻少有人知。七月在佛教上并非鬼節,而是一個佛的歡喜月。之所以演變成後來的鬼節,與佛教傳播的過程密不可分。這個節日在梵文中是Ulambana,音譯過來就成了盂蘭盆,梵文本意是“救倒懸”,也就是對地獄中受苦鬼魂的解救。到了西晉時候,翻譯過的《盂蘭盆經》傳入中國,其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流傳最廣,這與中國古代的孝道不謀而合,南朝梁武帝蕭衍因為推崇“三教同源說”而将這一故事中提及的日期定為當時的民俗節日,其主要内容也隻是對佛祖的供奉而沒有敬鬼的内容,薦亡度鬼是到宋朝才開始流行起來。後來道教的中元節與盂蘭盆節設在同一天,究竟是巧合還是附會佛教則不得而知,但佛教的盂蘭盆節早于道教的中元節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後世大多混用,但二者在儀式上還是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别。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4

不光佛教和道教對七月情有獨鐘,中國先秦以前的陰陽五行家同樣有一套與之更為完整的體系,并對古人的生活有着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這就是十二值日。乍聽之下很多人想必陌生,但要是說起“黃道吉日”這個概念就豁然開朗。這是古代陰陽五行家将十二地支與“建除”等十二個規定的字搭配起來預測日子吉兇的術數之法,我們在帶有農曆的日曆上總能看到各種吉兇宜忌的字樣,并配有“建、除、滿、平、定、執、成、收、破、危、開、閉”的字樣,這就是先秦以前延續至今的十二值日。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5

古人用這些字來說明當天吉兇宜忌的情況,以此來指導古人用事擇日趨吉避兇。而“黃道吉日”就是其中“除、危、定、執、成、開"六個當值的日子,被認為是諸事皆宜、不避兇忌。而“建、滿、平、收、破、閉”則被稱為黑道日,被認為是諸事不宜的日子。今年七月十四幹支屬于戊申月丙申日正好是十二值日中的建星值日,再加上述中元節和盂蘭盆節中鬼節的影響,所以舊時人們這天晚上是忌諱夜遊的,尤其是老弱病殘孕更不宜在天黑之前外出。

晚年三親不走的說法(七月十四申見申)6

不難看出,這些風俗内容在産生之初都是最為淳樸的祭祖活動,随着人們認知的拓展,各種内容附會于上。就“十二值日”而言,又名為十二建星,是古人根據星象變化而來的一種方位标識,後與星占結合便有了預測日子吉兇宜忌的意義。實際上,這套理論與古代的奇門遁甲、紫微鬥數等一樣複雜,并非黃道就一定吉,黑道就一定兇,二者都有宜忌,還要根據具體事項進行推演,所以單純地用十二個字來擇日是毫無意義的。對于我們常人而言,權當傳統文化故事增廣見聞罷了,迷信的結果隻能是誤己誤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