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了2個壞消息:白鲟滅絕、長江鲟野外滅絕。除此之外,全世界現存的26種鲟魚同樣面臨着滅絕的風險。雖然現在長江鲟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但是已經實現人工保種,相信未來我們有可能會讓其實現自然種群的恢複。而且,現在有人發現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鲟又出現了!
在2022年9月6日下午,湖北省團風縣漁政執法大隊接到了市民的求助電話。市民王先生在長江邊的沙灘遊玩時發現沙灘出現了一條大魚,長得很像電視裡看到的珍稀動物,于是向有關部門求助,工作人員在接到求助電話後迅速趕赴現場将這條大魚解救出來,并将其放置到水箱裡暫時安置。
經過研究人員的辨認,這條大魚就是大名鼎鼎的長江鲟,也就是今年7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鲟。研究人員表示,這條出現在水灘的長江鲟長約96厘米,重約4公斤,是亞成體,年齡可能在5-6歲而已。長江鲟是我國特有的物種,目前在長江中上遊都有分布,在野外生存的情況下,長江鲟可以活到2-30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于長江鲟和中華鲟長得有點相似,一般人可能會沒法辨别長江鲟和中華鲟,可能會認錯。
研究表明,在2000年左右,野外生存的長江鲟可能就已經停止了自然繁殖,所以現在暫時還不确定這條長江鲟是不是被放流到長江裡的,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這條長江鲟已經在野外環境生存了相當長的時間,它的身體狀況現在也非常好。研究人員在對長江鲟進行采樣後就将其放回長江了。
在野外再次發現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的珍稀動物,這确實是一個好消息。現在我們已經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例如從2021年1月1日開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就全面啟動了10年禁漁。自從實施禁漁10年以來,長江流域的很多水系都出現了大規模的魚群,成群結隊的魚群甚至将水面都“染黑”了。長江禁漁才1年多時間,就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那未來長江鲟、中華鲟這些珍稀動物是不是也會越來越多,直到泛濫呢?
我們要知道,長江禁漁10年并不是為了保護某一個特定的物種,而是為了保護長江流域的整個生态系統。保護好生态系統的情況下,生存在長江流域内的各種魚類種群規模都可能會不斷壯大。例如,在長江流域中的四大家魚是最常見的魚類,預計4年左右時間它們就能發育成熟,在10年禁漁期内,四大家魚理論上來說可以繁殖2-3代了,種群規模應該會不斷擴大。而中華鲟、長江鲟這些珍稀動物的種群規模相對小得多,繁殖起來難度會更大,在短時間内理論上不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不過,在禁漁期内得到了保護,這些珍稀動物還是有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壯大它們的種群規模,從而降低滅絕的風險。
現在我們需要保護的物種還有很多,不僅僅是長江流域中的野生動物,有一些野生動物現在也已經處于野外滅絕的狀态,例如研究人員發現我國分布的白掌長臂猿和北白頰長臂猿這兩種靈長類動物都已經處于野外滅絕狀态。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白掌長臂猿已知分布區及周邊區适宜栖息地展開了調查,但是在野外并沒有發現白掌長臂猿的迹象。在對北白頰長臂猿的栖息地以及分布區域進行調查後,一樣沒有發現野外有北白頰長臂猿生存的種群,也沒有聽到它們的鳴叫聲。
或許,這些野生動物可能還沒完全從地球上消失,但是它們的種群規模可能已經非常小,在自然狀态下可能沒法完成繁殖後代,例如長江鲟可能早就已經停止了自然繁殖。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某些物種可能還沒完成滅絕,但是它們的數量可能已經沒法恢複,滅絕可能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如果我們人類不及時伸出援手拯救這些野生動物,那未來消失的物種可能會更多。随着這些野生動物的消失,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物種,還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畢竟,包括我們人類内,都是生态系統、食物鍊的一部分,如果出現大規模的物種滅絕,食物鍊、生态系統可能會崩潰,我們人類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