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媽媽問,寶寶臉上,背上長了好多紅點點,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哪種疹子?要怎麼處理?要不要緊?于是和喜母嬰收集了小兒最常見的幾種疹子,急疹、濕疹、風疹、水痘的症狀,給各位媽媽分辨,并且還有相應的護理方式,讓不小心得了疹子的寶寶趕緊好起來!一起來看看吧!
一、寶寶急疹症狀及護理
1、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兒童早期的一種常見病,大多數兒童在2歲前都得過此病,本病特點是突發高燒,一般持續4天左右,然後全身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
臨床幼兒急診的症狀有:
幼兒急疹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①體溫達到39—40℃,但孩子狀态良好。
②有時出現高熱驚厥,但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這時的症狀有:
①、體溫迅速恢複正常。
②、出現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多分布在頭部和軀幹部,可持續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現并發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發生肝炎或肺炎等并發症。
因為腦膜炎與幼兒急診相似,所以醫生會對患兒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細菌引起的腦膜炎。幼兒急診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應注意給孩子退燒,可給孩子洗溫水浴,或者用溫水擦身。此病的恢複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後很快能恢複正常。
2、得了幼兒急疹怎麼辦?
①、讓患兒休息,病室内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着涼。
③、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④、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⑤、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二、寶寶水痘症狀及護理
1、水痘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 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孩子身上,冬末春初是流行季節。被感染後,通常經過11~20天的潛伏期就會開始發病,而潛伏期間就已經有傳染給他人的危險性了。得過一次水痘,一般不會再得。
初期會出現輕微發燒、倦怠、食欲不振,之後會出現水泡、紅疹,主要分布在軀幹部分,接着是臉部、四肢,嚴重者可能連口腔内、耳朵都會長出疹子。約過1周後開始結痂,完全結痂脫落得需要2~3周的時間。
2、如何護理?
①隔離患兒:對可疑或确診為水痘的患者應進行隔離。其中上學或入托的小兒,一般可在家中隔離,家中如有其他未患過的水痘的小孩,應另擇居住處或不與患者同住一房間。隔離應持續到全部疱疹幹燥結痂時為止。
②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雙手清潔。
③止癢:衣被不宜過多過厚過緊,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清潔皮膚後,在長水痘的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④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别采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⑤注意病情變化: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⑥定時開窗: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間通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涼。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玻璃可阻擋殺滅病毒的紫外線)。
⑦物理退燒:水痘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的藥物來退燒,以免發生可怕的并發症[5]。
⑧飲食:水痘患者應多喝水并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三、寶寶濕疹症狀及護理
1、濕疹,中醫叫奶癬,西醫診斷叫嬰兒濕疹。多發于嬰幼兒頭面部,或者延展于其他部位。多發于1-3個月的新生兒,一般在1-2歲的時候,會自然減輕直至消退。
2、如何護理?
①、室溫控制在22℃~24℃,濕度控制在55%~60%。
②、寶寶衣被要适當,不可過厚。
③、保持皮膚清潔幹爽。
④、注意飲食不可過量。
⑤、如果乳糖不耐受,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奶粉。
四、寶寶風疹症狀及護理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由于我國還沒有将風疹疫苗列入計劃免疫接種,所以在兒童中發生風疹者較多,約每兩至三年有一次流行。各年齡期兒童均可發病,以5歲以内幼兒多見。6個月内嬰兒因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所以發病者少。學齡兒童發病少的原因,可能是既往已有過風疹感染,因病情輕的沒有确診,但體内已有風疹抗體,所以不再得病。
1、症狀表現
風疹的病狀輕,可有流涕、輕咳、但流淚少見,常有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高熱少見,有些患兒甚至可無發熱。由于出疹前的症狀輕,家長往往在發現孩子出現皮疹時才來醫院就診。皮疹出現早,多在病後1-2天開始,在24小時内出齊,無分批出現現象。皮疹起始于耳後、頸部、繼而胸背部,四肢少見。多為散在紅色斑丘疹,偶見融合成片。皮疹須2-3天消退,不遺留色素沉着。總的病程約1周左右。醫生檢查時,口腔粘膜清潔光滑,無斑點。耳後的淋巴結常腫大。風疹也可并發腦炎,但較少見,而且也很輕,不會有不良後果。
2、護理方法:
①患風疹後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更不需要住院,在家療養即可。護理風疹病兒也比較簡單,病孩應隔離至出疹後5天,在此期間,不能去托兒所、幼兒園、學校,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②居室要定時開門窗,以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勤刷牙,保持病孩皮膚粘膜清潔,若天氣較熱,可用溫水擦身或洗澡,防止因瘙癢抓傷皮膚引起感染。但此時患兒抵抗力較弱,要防止着涼。
③加強飲食營養,要多給孩子喝開水,多食蔬菜,盡量吃些豆漿、大米粥、雞蛋羹、牛奶等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有高熱、頭痛者,給予解熱鎮痛劑;亦可适當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中醫認為,風疹屬于“風熱邪氣從口鼻而入,與氣血相搏,邪毒外洩,發于皮膚”,應該疏風、清熱、解毒,服用闆藍根、銀翹解毒顆粒劑、菊花茶、金蓮花茶等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不用給孩子吃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西藥。同時注意多給孩子飲水,勤試表,室内保持空氣新鮮、通風,還要注意保暖,避風寒。
五、寶寶麻疹症狀及護理
小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末春初為多見。6個月以内的嬰兒由于具有通過母體獲得的被動免疫力,一般較少發病。患過一次麻疹後即能獲得自動免疫而不再得病。
1、小兒麻疹與急疹的區别與預防:
小兒麻疹和小兒急疹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要注意區分它們的不同并有效的預防,就能控制它們的蔓延。
小兒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以春冬季節最為常見。起病時,有輕度的體溫上升。2~4天出現皮疹。這時的體溫達40度以上。
小兒急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發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尤以春、秋兩季較為普遍。常見于出生6個月至1歲左右的寶寶。 幼兒急疹的潛伏期大約是10~15天。發病時突然,高燒可達39-40度,可出現高熱驚厥,熱退後9~12小時内出疹。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它雖然是傳染性的疾病,卻很安全,不會象麻疹那樣廣泛傳染。
麻疹與急疹的預防方法差不多。除了生活要有規律、保證睡眠、并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外。還要讓室内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堅持鍛煉身體,适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對寶寶抵抗力的提高也大有好處。另外盡量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合去,防止傳染。還要定時到醫院接種疫苗。
2、小兒麻疹的護理
①居室要安靜、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光線柔和、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患兒眼睛。室溫不要太高,衣被不要太多,以免患兒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脫水。且出汗後易着涼,不利于麻疹透發而并發肺炎。
②飲食宜清淡,含高熱量及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少食多餐。不要進食品店油膩勞腥食物。多喂開水。如有消化不良,可暫食米湯或脫脂牛奶。在恢複期可适當多進食高蛋白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③注意皮膚、粘膜、口腔清潔。由于眼部分泌物多,以緻結痂,使眼不能睜開,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清洗,每天3~4次,然後用金黴素眼膏塗于眼臉内。由于鼻腔内分泌物也增多,易結痂堵塞影響呼吸,可用棉花簽蘸石蠟油清除結痂及分泌物,然後塗金黴素眼膏于兩側鼻腔内。為預防口腔炎,稍大的患兒可用生理鹽水漱口,嬰兒用棉花簽蘸生理鹽水揩試口腔,每天2次。
④密切觀察病情及有無并發症發生。一般麻疹患兒發熱第3~4天出疹,最先出現于耳後、發際漸及顔面、頸部、軀幹、四肢,最後見于手足,3~4天出齊,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逐漸增多,可有不同程度融合,呈暗紅色,疹間可見正常皮膚。
⑤如出現皮疹突然隐退、皮疹出全而熱度無下降趨熱、咳嗽明顯加重、呼吸急促、鼻翼扇動、面色青紫或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昏迷、驚厥、神志不清以及耳殼疼痛 、耳腔有膿液流出,要考慮患兒發生支氣管肺炎、喉炎、腦炎、中耳炎等并發症,應立即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