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通過本講教學使廣大家長明确家庭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提高其參與家長學校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要點:
一、為什麼要開家長會
(一)當前家教中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溺愛型教育:視孩子為小皇帝、小公主,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不正當要求,嬌慣到嚴重的地步
(2)粗暴型教育:動不動對孩子就是打罵,殊不知打罵不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時還會釀成悲劇
(3)放任型教育:有的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掙錢,把孩子交給他人管理就萬事大吉了。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有老師教育,家長隻管他的吃、穿、用,其他方面根本不管。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①基礎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出生後不久就要接受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礎工程,人才的成長是從家庭起步的;
②配合作用: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好比三匹馬拉一架車,隻有互相配合,力氣朝一個方向使,才會拉好車,否則不僅拉不好車,甚至還會造成翻車;
③協調作用:家庭與學校、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同學、孩子與社會、孩子與家長等各個方面的關系要靠家長出面協調。
④補充作用:孩子一般有什麼知心話願意對家長說,因此,家長對孩子可以針對性教育,這是學校老師得不到的信息,所以,家庭教育就有補充作用。
(三)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①權威性:父母在孩子面前具有崇高的威望,因此,教育就具有權威性;
②長期性:孩子從出生後就接受家庭教育,直至家長健在都要接受教育,所以具有長期性。難怪,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又是終身之師”。
③針對性:如前所說,家長容易得到孩子的知心話,從獲取的信息中,對的予以表揚,錯的及時矯正,所以教育具有針對性。
④早期性:孩子出生後到未進入校園前都是接受的家庭教育,所以,家教具有早期性。以上四個方面,學校、社會教育都是不能取代的。
(四)家庭教育的意義
從以上三個方面得知,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義,可以說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培養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成不了才的。
二、怎樣争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1、合格的家長必須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還要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合格的家長必須要遵守國家教育部、全國婦聯頒發的家長教育行為規範十條。(附後)
3、小學一年級家長要注意以下五點:
①讓孩子了解校園生活;②幫助孩子搞好幼小過渡;③培養孩子學習興趣;④指導孩子制訂作息時間表;⑤少給孩子許諾,特别不要用金錢鼓勵孩子學習。
三、給家長的希望
1、希望家長開會不缺席、不遲到、不早退;2、聽講時要專心,不講話,不做别的事,聽課講時關好手機;3、能學以緻用,嘗試嘗試看4、希望抽空交流家教經驗。
名家石宣同志說:“在如今學校教育大體相同下,差異是在家庭教育上,因此,教育孩子我們首先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
附:家長教育行為規範
一、樹立為國教子思想,自覺履行教育子女的職責。
二、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子女遵守社會公德習慣,增強子女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關心子女的智力開發和科學文化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要适當,方法要正确。
四、培養和訓練子女的良好生活習慣,鼓勵子女參加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
五、引導子女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支持子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勞動習慣。
六、愛護、關心、嚴格要求子女。不溺愛、不打罵、不歧視,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
七、要舉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緻、敬業進取,各方面為子女做榜樣。
八、保護家庭和睦,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九、學習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及方法,針對子女的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實施教育。
十、要和學校、社會密切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緻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