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緊急提醒!
隔頓菜、隔夜菜一定要慎吃一不小心要人命!
出事了!福州一對母子一死一休克!最近千萬當心!!
↓↓↓
做飯時多煮一點
下一餐熱一熱就可以接着吃
福州羅源的魏依伯萬萬沒想到
這個習慣不僅要了老母親的命自己也重病一場,一度陷入休克
造成這一悲劇的元兇正是變質的隔頓菜中出現的【革蘭氏陰性杆菌】誘發了兇險的“腸源性膿毒血症”
母親剛去世三天兒子也陷入休克
記者了解到,事情發生在6月底,當時的天氣已經比較熱了。61歲的魏依伯平時都在家裡幹農活,和80歲的老母親一起住在簡陋的村屋裡。
為了不耽誤幹活
兩人做飯都有個習慣就是多煮一點下一頓直接熱一熱就可以吃
6月底的時候,魏依伯的母親突然覺得肚子不舒服,惡心、嘔吐,食欲也差了很多,還發燒近40℃。“估計又是吃壞了東西,得了急性腸胃炎吧!”家人心裡都這麼想,将她送到當地的小醫院,覺得過一兩天就會好。可沒想到,治療過程中,老人病情加重,出現了休克。家人又趕忙把老人送到羅源縣裡的醫院搶救,然而幾天後,老人還是走了。
老人的去世讓一家人很悲痛,然而三天後,魏依伯出現了和母親一樣的症狀,不停地拉肚子,一天拉了近十次。很快,魏依伯也陷入了休克。
有了祖母的教訓
子女們将魏依伯送到了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開通了綠色通道
将其送進重症醫學科搶救
經過搶救,魏依伯逐漸康複
多髒器功能損害呼吸衰竭,情況非常兇險!很快,醫生就确認了魏依伯得的是“腸源性膿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心、肝、腎等,多髒器功能損害,還有橫紋肌溶解、嚴重酸中毒、凝血障礙、呼吸衰竭等,情況非常兇險!
附一醫院重症醫學科林曉副主任醫師說道。整個ICU團隊對症搶救,日夜守護了12天,終于将魏依伯從鬼門關拽了回來。
林主任說,魏依伯和他母親應該都是染上了腸源性膿毒血症,是由革蘭氏陰性杆菌引起的。
醫生提醒:慎吃隔夜菜,吃前要熱透當人體免疫力不夠
病菌入侵突破腸道屏障進入血液随血液到全身就會引發膿毒血症而這種病菌的來源應該就是兩人常吃的隔頓飯菜他們住在山區,當天吃剩的青菜和肉湯,食物也沒放冰箱,家裡蟑螂、蒼蠅、老鼠很多,很容易滋生細菌。
林曉主任介紹病情
炎熱的夏天,這種感染性休克的病例并非個案。“高溫天氣,最好不要吃隔頓的剩菜剩飯。”
林主任提醒道,如果實在有剩餘的飯菜,要及時放進冰箱。同時,注意家裡衛生,不要讓蟑螂老鼠碰到食物。而且,吃隔頓的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再吃,一旦發現變味,切勿食用。
1死1休克
隻因吃了剩飯菜簡直太可怕了!
更驚心的是
近期全國各地
多人因隔頓菜、隔夜菜和不幹淨食物感染細菌、病毒
送!醫!搶!救!
千萬警惕!
男子吃了隔夜菜
休克送醫搶救三周
前幾天剛報道
浙江省人民醫院裡
一男子在急診科搶救了三周
放倒他的正是“隔夜菜”
“剛送來的時候。腎髒、肝髒衰竭,血壓也不穩定,當時處于感染性休克的狀況。”
“根據我們判斷,問題很可能就在涼拌茄子、小米粥裡。”醫生說,涼拌茄子是前一天中午燒的,這屬于隔夜菜,小米粥也在冰箱裡放了兩天了,很可能存在保存不好的情況。
“夏天,沒有保存好的食物最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病人最開始的症狀就是腹瀉、拉肚子。”醫生說,年輕人如果得病,通過補水、使用抗生素等,能很快恢複,可是老年人對脫水比較敏感,上了幾次廁所拉稀之後,腎髒很快就受不了了,大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休克、肝腎衰竭的。
吃了冰箱剩飯菜
懷孕媽媽痛失胎兒!
就在6月份
還發生了另一起隔夜菜傷人事件
6月3日晚
懷孕28周的西安市民段女士
忽然感到發熱、惡心、腹痛
被急忙送到醫院婦産科救治
醫生詢問得知
段女士在1小時前吃了冰箱裡存放的隔夜剩菜血液感染了“李斯特菌”
根據段女士的病情,需要使用頭孢三代抗生素治療,而其臨産在即,輸入的大量抗生素對腹中的胎兒可能會産生不可預知的危害,家屬要求放棄胎兒,全力救治孕婦。
隻因吃了隔夜菜
感染“冰箱殺手”李斯特菌
段女士就這樣痛失自己的寶寶!
還有更要命的!
同樣感染“李斯特菌”
甯波66歲林大伯也被放倒!被下病危通知書!生還機會渺茫!
一天晚上,甯波66歲林大伯想起兩天前買的肉一直放在廚房忘了吃,肉已有些變質,但他不舍得扔掉,燒了一盤紅燒肉吃了。
一周後,他頭痛劇烈,體溫高達40℃,出現了噴射樣嘔吐,患上典型的腦膜炎。在ICU,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嚴重腦水腫,腦細胞大批大批不可逆地死亡,呼吸衰竭,多功能髒器衰竭。”林大伯陷入了長長的昏迷,醒過來的機會渺茫。最終家人無奈放棄治療,将他接回了家。回家意味着什麼,醫患雙方都心知肚明。
夏日、冰箱
兩者結合是李斯特菌的最愛
高溫下,李斯特菌會大量繁殖
到了4℃左右的低溫環境比如冰箱裡
它也可能繼續生長
大量的營養物質成了李斯特菌的“專供”
還有更慘痛的教訓!下面這兩個因吃壞肚子
緻死的事件
為家人趕緊看看吧!
女子從腹瀉到死亡
僅僅24小時!
近日
山東淄博一位56歲女子拉肚子從入院到死亡隻有1天的新聞引起網友熱議
吃壞肚子1天死亡
發生不止一次!
醫生公布了另一起緻死事件!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醫師範志偉,在其個人公号中稱,也曾遇到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從腹瀉到死亡,不過12小時的距離!
65歲的男性患者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了急診。
“醫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過期的綠豆糕”。
然而,我還沒有開完醫囑,就在距離我做完第一份心電圖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内:患者的病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快過來,室顫了!”趙醫生突然提高分貝的尖銳的聲音讓我内心出現了一絲慌張。
我一個箭步沖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壓、電除顫、腎上腺素……
按壓、除顫、呼吸機、深靜脈、多巴胺、去甲腎、腎上腺素、利多卡因、艾斯洛爾、氯化鉀、硫酸鎂......
談話、下病危、簽字、彙報、會診......
最終我們還是沒有敵過死神的魔掌,在距離患者第一次腹瀉僅12個小時之後,便眼睜睜的看着患者被吞噬進了死神那巨大的張着獠牙的口中。
不幸死亡!
隻因吃了剩菜、隔頓隔夜菜以及過期變質食物多麼令人惋惜!
天氣炎熱,病菌突襲!
以上一樁樁教訓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緊急!官方重要提醒發布!細菌性食物中毒進!入!高!發!廈門疾控官方公衆号發布
近期悶熱潮濕,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結合國際國内傳染病疫情動态,經專家會商評估,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廈門本地需特别關注的傳染病為:其他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恙蟲病;
重點預防食源性疾病為:細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毒蘑菇中毒、貝類毒素。
一圖預警:細菌性食物中毒
發病風險等級:高暴發風險等級/危害等級:較高
涉及各類細菌!
廈門疾控提醒:【食物中毒】
雖然已經進入八月份即将立秋,但眼下還是處于三伏天,氣溫依舊高,細菌容易滋生繁殖,食品腐敗變質的速度也快。
8月份預計依然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峰期。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要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不喝生水。烹調時盡量現吃現做、注意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吃剩的食物及時放進冰箱,食用前仍要徹底加熱。
細菌感染中毒、緻死事件多發
近期大家小心!
尤其是隔夜菜
之前還有還有新聞報道稱:
一家三口吃剩菜得了癌症因為隔夜菜中有亞硝酸鹽
隔頓、隔夜菜等究竟有哪些危害?
隔夜菜是否會緻癌?
近期要如何預防細菌感染、食物中毒?
趕快來了解一下!剩飯菜中的亞硝酸鹽會緻癌嗎?
隔夜菜盡量少吃 要冷藏密封保存。
所謂“隔夜菜”并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隻要超過8小時都屬于隔夜菜。
随着存放時間的增加,剩飯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确實會增加。當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很強的緻癌物,可誘導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等。
雖然隔夜菜的危害不如網傳那麼誇張,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标”的結論向來很有争議,但很多專家都提醒,蔬菜應該盡量當頓吃完、當天吃完,因為蔬菜過夜營養價值就下降了,而且容易導緻亞硝酸鹽增加。雖然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但應注意冷藏保存,防止腐敗變質。
冷藏也不是絕對保險,因為冷藏不起殺菌的作用,隻起到抑菌的作用,因此“隔夜”食物少吃為宜。
隔夜菜8不吃
到底哪些隔夜菜吃不得?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這份清單一定要看一遍。
1、綠葉菜隔夜最危險
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
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大量蔬菜,應該先吃葉菜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準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着吃,應盡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建議:綠色蔬菜加工後最好在4小時内吃完,特别是夏天!如果綠葉菜實在沒吃完,就不要隔夜了。尤其是菠菜和芹菜,硝酸鹽含量都比較高。再次加熱後,很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2、隔夜海鮮損肝腎
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隔夜後會産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傷肝、腎功能。
建議:
如果實在買多了,可以把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
3、久放半熟雞蛋很危險
很多人都愛吃半熟蛋,可是這種蛋殺菌不徹底,再加上雞蛋營養豐富,格外容易滋生細菌。久放後食用,易發生危險。所以蛋最好也不要隔夜,即煮即吃最好。
但是,如果第一次雞蛋煮熟了,而且在低溫、密封情況下儲藏,一般保存48個小時都沒有問題。
4、銀耳、蘑菇要當心
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銀耳、蘑菇等,都極容易殘留很多的硝酸鹽。如果放的時間實在有點久,必須忍痛扔掉,否則很可能因“舍不得”而引起腸胃不适哦!
5、隔夜湯不放金屬器皿
剩湯如果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内,會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存湯的最好辦法是:湯裡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幹淨的勺子盛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或保鮮盒存放在冰箱裡。
6、隔夜鹵味不要吃
為了預防食物中毒,春夏季節吃鹵味切記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裡,也并非絕對“保險”。冰箱裡易滋生黴菌和嗜冷菌等。
7、隔夜涼拌菜
涼拌菜在加工的時候就已經受到了較多的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是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經變質了。
8、隔夜土豆不要吃
土豆是個好東西,但是也不能隔夜後再加熱使用,這樣不僅會造成土豆營養成分的流失,還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
醫生權威提醒!
哪些最好倒掉,哪些可以放心吃?
記者咨詢了福建省老年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科長、院感負責人郭永明。
郭永明告訴記者,隔頓、隔夜的飯菜,或多或少都會滋生細菌,但有些菜卻更受細菌的“青睐”,成為他們滋生的溫床。
1、首先就是蛋白質含量較高食物
像魚、貝類等海鮮。因為細菌的滋生也需要蛋白質來補充營養,因此高蛋白的食物變質都比較快。
2、其次就是肉湯
尤其是牛肉湯。牛肉等肉制品本身也富含蛋白質,而在熬制的過程中,很多營養成分被分解進了湯裡,肉湯中氨基酸含量很高。“又營養又有水分,細菌最喜歡了。我們做培養細菌的時候,都是選擇牛肉湯作為它們的‘溫床’。”
3、再者就是水分含量較高的食物
如綠葉蔬菜。除了容易變質,放太久的蔬菜中的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會升高,對身體不益。
4、菌類的食物
此外,木耳、香菇等本身就屬于菌類的食物,隔頓放太久,也容易招惹細菌、釋放毒物。
除了食物本身,環境對細菌的滋生也有很大影響。本身衛生差的環境,食物就容易滋生細菌。
如果近期因為台風、暴雨,導緻過洪水、内澇等情況,一定要特别注意。因為積水會把角落的細菌都帶到我們的環境中,通過蚊蟲等接觸,有可能進入我們的食物。
“還有些老人家憑生活經驗,說攪拌過的食物容易壞,就是因為在攪拌的過程中,增加了和環境細菌接觸的機會。而被蚊蟲叮過、蟑螂老鼠爬過食物,更是容易變質。
此外,郭永明還提醒,冰箱隻能減緩細菌增長的速度,不能完全抑菌。所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熱再食用。“當然最好還是吃當頓新鮮的食物,不吃隔夜、隔頓菜。”
病菌多發,食物中毒近期請注意!分享出去提醒身邊親朋好友!
綜合來源:海峽導報、海峽都市報、廈門疾控、健康時報、
健康大問診 、錢江晚報、甯波晚報、網絡
值班編輯:吳美麗
千萬不要吃隔夜菜了!
避免細菌感染!得不償失!
點亮讓更多人看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