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電商平台,片仔癀一粒被炒到近千元。圖片為網站截圖。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如今在線下買片仔癀需要提前排隊且每人限購2粒,線上買也需要拼手速看運氣。雖然該藥價格高達590元一粒,但門店開門10分鐘後,片仔癀便已售罄。在電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售賣的片仔癀單粒價格在900元至1600元不等。在一些社交媒體,片仔癀一粒被炒到900元至3000元。
片仔癀是一種老字号的中成藥,成分主要是牛黃、麝香、三七與蛇膽,因為其“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
雖然,一直被稱為“清熱解毒第一名藥”,但是造成如今“一藥難求”的局面,還要歸結到人為炒作上。很多人将片仔癀價格不斷走高當成一種趨勢,進而投機性進場,在搶購片仔癀之後,坐等漲價,然後抛售賺錢。此外,由于快速漲價導緻利潤不斷增大,商家也可從中獲取暴利,他們也樂見其價格不斷攀升。買賣雙方都猛踩價格的“油門”,于是形成了當前火爆的場景。
圖片來自片仔癀官方網站。
但擊鼓傳花總有鼓聲停止的時候,當片仔癀從爆炒标的物,變回藥品的真身之後,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結束,最後的“接盤俠”恐怕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近一段時間以來,熱炒商品的現象輪番上演。先是“炒鞋”,某些款式鞋價出現“十天九倍”的漲幅;接着是“炒盲盒”,此後又出現“炒裙子”,雖然中世紀風格的裙裝毫無新潮可言,但也能勾起一些人熱炒的欲望,個别爆款裙子被炒到了近十萬。
如今,被爆炒的物質從普通商品變成了藥品,危害性變得更大。首先,藥品是用于治病的,但遭爆炒的藥品,其功能已不再僅是治病,而是淪為炒作賺錢的工具,功能的轉變将導緻該藥品的質量不再受到重視,如此勢必會增加用藥的風險。過去安宮牛黃丸遭爆炒,就出現過期安宮牛黃丸的價格也暴漲百倍的現象。爆炒導緻的用藥風險不容低估。
圖片來自片仔癀官方網站。
其次,藥品保持合理的價格,才能讓患者吃得起、用得上。可當片仔癀被炒出天價後,患者買的不再僅僅是藥,還是一種“投資産品”,真正需要使用這種藥的患者,就隻能望價興歎。
此外,片仔癀價格還可産生溢出效應,帶動相關原料藥和同類藥品價格也随之上漲。在藥價普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片仔癀在價格上“唱反調”,不僅擾亂藥品市場,而且還影響藥改成效。
圖片來自電商平台。
正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樣,“藥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炒的”,也應作為基本常識來加以強調。藥品關系到健康甚至生命,其比任何一種商品都更不适合被當作炒賣的對象。
因此,對于片仔癀等藥品遭爆炒現象,不僅消費者和商家要理性對待,也應有更有力的市場監管加以幹預,确保藥品的作用與屬性不因炒賣行為而出現變化。
□羅志華(醫生)
編輯:陳靜 校對: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