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企業和公司招聘的過程中都會用到非常典型的“用途枚舉”類題目,本篇文章通過不同角度的分析,以“列舉一支筆的20種用途”為例,講解了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使讀者了解嚴謹、優秀的思考邏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時間實踐、練習、複盤、總結然後不斷優化來的。
2015年騰訊産品崗校招就用了這道題,最近字節跳動2020年的産品實習生招聘中也拿出來做面試考核。
這是非常典型的「用途枚舉」類題目,這類題目經常出現在非技術的面試中,同類型的題目也有很多,比如:
- 列舉一張紙的10種用途
- 列舉礦泉水瓶的10種用途
- 列舉大數據的10種應用場景
面試官很喜歡出這種題,表面看起來隻是發散思維的腦洞題,其實也能考驗求職者的臨場應變能力、思考和表達的邏輯。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考查專業技能呢?
因為實習生通常還未走進職場,沒有太多的專業硬技能,思考、表達等軟實力就成了非技術類崗位的人才篩選标準之一。
本文将會從三個角度給出思考,供你參考。
一個小互動:
你看到題目是不是覺得也太簡單了,随手就能列舉出來?
Really???
現在,跟我一起做:拿出你的左手,說出一個答案就伸出一個手指,左手用完了可以可以把右手拿出來。我打賭:
- 你現在一定在想筆有哪些用途
- 你先想到寫字和畫畫
- 想完寫字和畫畫你會停頓
98%的人在思考的時候都用不到右手,你會發現真的讓你說的時候,你最多隻能說出三五個用途,再多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了,可如果是面試,你最多也隻有1分鐘的時間回答而已。
假如,你真的能想到20個用途,你覺得面試官真的想聽你列舉出20個用途嗎?或者說,你覺得你列舉出了20個用途的回答具備怎樣的優勢呢?
角度一:用「結構化思維」思考有些同學可能不太理解什麼是結構化思維,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假如現在有兩個候選人,他們分别基于“請列舉一支筆的20種用途”進行了作答。
A的回答:寫作業、簽名、畫簡筆畫、當簪子、當書簽、挖坑、紮氣球、吃面、在物品上做記号、做成暗器、收藏、打台球、拍賣、砸核桃、搗蒜、擀面條、當禮物送、僞裝成錄音筆、作弊、敲架子鼓、紮酸奶瓶蓋兒……
你覺得這個答案怎麼樣?是不是還不錯?好幾個你都沒想到?但是,它充其量算是個60分的答案,現在你把閉上眼睛,數一下自己記住了幾個?
大部分都沒記住對不對?這就是問題。
B的回答:我将鋼筆的用途分了五類:書寫類、工具類、增值類、娛樂類、攻擊/防身類。
B繼續回答:
基于這五個類型,鋼筆可以有以下用途:
- 書寫類,比如寫作業、簽名、畫畫、做記号;
- 工具類,比如做書簽、作弊、簪子、砸核桃;
- 增值類,比如收藏、拍賣;
- 娛樂類,比如紮氣球、打台球、敲架子鼓;
- 攻擊/防身類,比如暗器、錄音…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選A還是B?
- A:霹靂吧啦說了一大堆用途,也符合題目的“20個”要求
- B:跟你說了5大類,每一類下面包含幾個具體的用途
雙方在對答的過程中,你說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能聽懂多少,能記住多少。
就好比,你做了十分鐘自我介紹,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面試官沒有獲取到任何信息重點。說得多,不棒;說得好,才棒。
什麼是說得好?你傳遞了信息、對方聽懂了就是好。職場第一課就是正确、有條理的表述你的需求及你的思考。
角度二:用「産品思維」思考這裡需要提示一點,産品思維不一定非要按照「用戶-場景-需求」去分析,隻要你給出的答案中考慮到這幾個要素就可以。
什麼是産品思維呢?産品思維在本篇體現在「清楚描述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和「嚴謹、有邏輯的思考過程」中。
我們可以從:定義問題–用途分類–論證用途三部曲來思考。
1. 定義問題
這裡的定義問題實際是“給筆下定義”,雙方先就“筆”的概念達成統一。
可能你會覺得多此一舉,誰不知道“筆”是什麼呢?!如果你做産品也是如此,那就犯了“先入為主”的大忌,把「你以為的」當作是「共識」。
筆的類型有很多:毛筆、鉛筆、鋼筆、圓珠筆、馬克筆、熒光筆、蠟筆、投影筆、3D打印筆、自動消失筆、水粉筆、激光筆、油漆筆、眉筆……
筆的類型不同,他們的材質和用途就更不同了。
比如,鉛筆可以用來素描、熒光筆可以用來做記号、激光筆可以用來講PPT、眉筆可以用來化妝、水粉筆則用來畫水粉畫……
更重要的是,有些用途是不相通的,比如你不可能拿激光筆在本子上寫字。
2. 描述用途
假設第一步我們給“筆”下了定義,就是普通的“鋼筆”。
描述用途這裡其實就是,把你知道的「鋼筆」的用途全部說出來。但不是讓你一口氣說出來,而是用上一節講的「結構化思維」。
PS:可以直接把前面結構化思維的答案拿過來,用「分類」的方式把鋼筆的用途描述出來。
3. 論證用途
單單把鋼筆的用途結構化列出來還不夠,因為免不了你說的對方聽不懂,比如你說的是你們老家的用法,面試官沒聽過會直接在心裡給你打個「胡說八道」的小标簽。
所以,列出所有用途之後,還需要把你說到的用途做個論證,論證又分了兩步:
- 已實現的用途給出具體例子
- 未實現的用途說明理由
第一步:已實現的用途給出具體例子
把你能想到的用途分類列舉出來之後,可以選幾個真實發生過的用途舉例子:
比如“做記号”:小朋友去幼兒園,記不住哪個是自己的東西,媽媽通常會在衣服、書包、文具袋上寫上小孩的名字,方便小孩分辨;
再比如,考試的時候,把小抄塞進鋼筆的筆帽裡;
還有就是,有些女生找不到東西盤頭發,會直接插一支筆(類似于古代盤發的簪子)。
可能你會問:為什麼要舉例呀?舉例是為了論證你前面說的功能确實存在,通過實際的場景舉例,讓對方形成畫面。
第二步:未實現的用途說明理由
這一點主要是,有一些你腦洞出來的用途,需要跟面試官講清楚,該怎麼用。
C的腦洞:
鋼筆可以用來救命——把墨水做成可食用的,加入速效救心丸的配方,突發情況下,可以直接把鋼筆的墨水擠出來喝掉,救命。或者做成可食用壓縮墨水,在沙漠中沒有水,直接可以喝,一滴頂的過200ml。
C的這個答案看起來很腦洞(顯然是受了古裝劇“拐杖的扶手打開可以拿一個藥丸”的啟發),在這裡演示隻想說明:你開的腦洞隻要可自證,說出怎麼做,并讓人信服即可。
讓聽的人能聽懂你在說什麼,很重要。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你能否有條理的表達出你的思考結果、并讓對方接收到關鍵信息。
角度三:用「用戶思維」思考前面講的方法是直接從“筆”本身的用途來思考和分類的,還有一種方法是從用戶的角度展開思考,也就是「誰來用」。
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 商人:賣錢
- 罪犯:殺人
- 學生:寫作業
- 明星:簽名
這個例子是想告訴你:同一個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重點是看你從哪個角度切入,是否言之有理、思路清晰。
尤其是如果你未來要做一名優秀的産品經理,一定要學會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隻有理解用戶、才能理解用戶的需求,理解了用戶需求,才有可能做出好産品。
總結今天給了兩個解題思路:産品思路、用戶思路,還給了一個經典的思考方法:結構化思考。
這些都隻是參考思路,可以讓你的思考更有邏輯、表達更有條理,整個回答的說服力更強。但不是唯一答案,更不是标準答案,隻是一個思路參考。
嚴謹、優秀的思考邏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時間實踐、練習、複盤、總結然後不斷優化來的。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專欄作家#
燒包鹿,産品經理小助理,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3年産品經理,互聯網深度用戶,善于分析用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