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玉穎
剛卯,也稱嚴卯,兩者形制、用途相同,兩者可互稱,又稱“玉雙印”,是漢人随身佩戴的飾物。盛行朝代為漢,在其他朝代并不多見。西漢初興起,王莽時被禁止佩戴,随着谶緯神學的發展而得以盛行,漢之後逐漸消失。剛卯、嚴卯得名于開首銘文:“正月剛卯”、“疾日嚴卯”。
亳州博物館藏剛卯嚴卯
何為卯?一為象形,兩扇門打開之形。本義:門開着。二為中國古代以幹支紀年,即用天幹地支相互配合為六十花甲,來記錄年月日時。三為剛卯,即剛克卯日之兇事。(見尤仁德《漢代玉剛卯嚴卯考論》)
剛,形聲字,古字形從刀網聲,本義指堅硬,引申有堅強,剛直,僅僅,恰好等意思。嚴的基本義是不松緩。用于對人處事的态度,表示嚴厲、威嚴。說文中指出嚴為兩個口字并排,表示大聲叫喊,有驚呼的意思,通過大聲喊叫來驅邪、祈福。疾日,意思是惡日,不吉之日。在不吉之日就需要用表示吉祥的卯,用嚴厲的态度應對不吉,大聲喊叫驅散邪惡。
《說文•支部》提到:“改改,大剛卯,以驅鬼魅也。”明确指出剛卯用途就是驅除邪惡,保安康,主要用來作驅兇辟邪的靈器。剛卯、嚴卯是漢代用以驅除疫鬼的祥佩玉,正方柱體,中心貫孔,以穿系赤、青、白、黃四種顔色的絲帶。
依據《續漢書•輿服志》記載:“漢承秦制,用而弗改,故加之以雙印佩刀之飾,至孝明皇帝,乃為大佩,沖牙雙璃璜,皆以白玉。”而文獻中最早見剛卯與嚴卯是在漢代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猜測剛卯是從秦代的玉文化發展而來的,秦代的剛卯并不稱為剛卯。漢代繼承秦代玉,賦予特殊的意義和時間,才真正出現剛卯、嚴卯這一特定名詞。剛卯、嚴卯得名于開首銘文:“正月剛卯”、“疾日嚴卯”,除此之外,兩者的鑒定要點是完全一緻的。它們最早見于《漢書•禮儀志》《漢書•王莽傳》及《後漢書•輿服志》。
上海博物館藏玉剛卯
如《漢書•王莽傳》:“今百姓鹹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刀之制,皆不得行。博謀卿士,佥曰天人同應,昭然著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快百姓意。”《漢書新注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明确提到了剛卯名稱的由來,剛卯即為正月卯日做的佩玉。
我們用顔師古注來考證:
剛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長三寸,廣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帶佩之。我們再考證晉灼說的話:剛卯長一寸,廣五分,四方。當中央從穿作孔,以采絲葺其底,如冠纓頭蕤。刻其上面,作兩行書。
一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瘅,莫我敢當。
其一銘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順爾固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剛瘅,莫我敢當。(文字略有不同)
意大概為:
正月中所制作的剛卯已經完成,具有威靈的殳書覆蓋東西南北四方、貫通春夏季秋冬四季、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四神各當其職,四季天地時順。炎帝向火神祝融發号令,讓其馴教夔與龍兩神獸。當馴教夔龍保護我後,衆多的厲鬼疫病鬼魅沒有可以戰勝我的了。
在子卯之日佩戴嚴卯來剛尅不吉之事,(這是因為)炎帝下令(祝融)馴教了夔獸。夔龍順從人,并長久侍奉人,并化作嚴卯上具有神威的殳書。剛嚴卯如書寫文字的方與觚一樣,為方柱型(書寫字數小于百字的工具為方、大于百字為策)。(有了剛嚴卯辟邪)衆多的厲鬼疫病鬼魅沒有可以戰勝我的了。
在西漢時,剛卯是正月卯日所雕刻的、單純用來來佩帶在身上以辟邪的器物。作為西漢誕生的一種新器型,目前考古所見數量也并不多,均為東漢墓所出。剛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禮器,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祈福辟邪。到了東漢,随着谶緯神學的發展,剛卯難免會成為階級的附庸。
南京博物院藏東漢玉嚴卯
東漢時期,“谶緯”流行,這是漢代的一種具有濃厚神秘主義色彩的學術思想。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谶,驗也。從言鐵聲。楚蔭切。”在西漢,“谶”引申為能預示吉兇禍福、治亂興衰的語言、圖書符錄;“緯,經之餘也”,是指相對于“經”而言,以方術、玄奧的方式,來預言和解說儒家經典,即以迷信附會來解釋儒家經書。谶緯之學以戰國鄒衍之“陰陽五行學說”和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為依據,又順應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流行一時。它使人們相信剛卯、嚴卯上的文辭能強化其隐含的巫術力量,因此佩戴剛卯在東漢極為盛行。從材質上看,漢代剛卯質地多樣,有玉、金、桃木、黑犀、象牙等,依身份等級而不同。從王侯至庶民,依照身份不同,佩戴相應材質的剛卯。正如《後漢書•輿服志》中所記:“乘輿、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乘輿(天子的代稱)、諸侯王、公、列候可佩戴白玉雙印,普通官員佩戴黑犀(犀牛角),官員弟子佩戴象牙,而根據《風俗通義》的說法,民間則使用桃木。金屬剛卯目前還未發現,犀角、象牙、桃木質的剛卯易腐而不易保留,僅勞幹《玉佩與剛卯》一文談及與居延漢簡同出有兩件木質剛卯,但是否為桃木還未确定,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剛卯大都為玉質。雖見詳細資料,但這是可能的。居延地處大漠,氣候幹燥,能夠保存2000枚漢代木簡也就能保存桃木剛卯。居延漢簡大部分是西漢的邊塞屯墾檔案,桃木剛卯很可能是來自中原的屯墾駐地士兵的随身物。
目前出土發現剛卯大緻有:揚州雙山二号墓(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廣陵王劉荊及夫人墓),出土白玉剛卯長一寸,廣“五分,高2.2厘米;安徽毫縣凰凰台一号墓(東漢曹操長夫人丁氏家族墓)出土嚴卯1,長2.25厘米、寬1厘米;安徽毫縣凰凰台一号墓(東漢丁崇墓)出土剛卯1,長2.25、寬1厘米、厚1厘米;河北景縣廣川東漢墓出土玉剛卯,高2.3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江蘇揚州市邗江區甘泉東漢二号墓出土玉嚴卯,高2.2厘米。我們可以發現剛卯數量并不多,都很小,便于佩戴。
剛卯在王莽時期一度被禁絕佩戴。王莽将剛卯看作是劉漢的象征,隻因“剛卯”二字含“劉”字偏旁(卯字為劉字的假借字),與自己篡位廢劉興王相沖克,王莽新朝時曾一度廢止,東漢時又恢複使用。
《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的一段話 :
今百姓鹹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博謀卿士,佥日天人同應,昭然着明。其去剛卯莫以為佩,除刀錢勿以為利,承順天心,快百姓意。
顔師古注:
“今往往有土中得玉剛卯者,案大小及文,服說是也。葬以劉字上有卯,下有金,旁又有刀,故禁剛卯及金刀也。”剛卯因與劉(劉)字有關而被禁絕使用,同樣,王莽也因劉字含刀部而禁絕刀形币流通。王莽後,東漢時剛卯有一度流行,至魏晉,又因為“桃印本漢制,所以輔卯金(劉姓)”再度廢除,從此再也沒有作為制度通行。但兩晉南朝時期的辟邪風氣更盛,剛卯雖然廢止,其他形式的辟邪玉、佩興盛。明代複古風氣起,制作了大量剛卯仿品,其玉質一般都細膩緻密,用料上乘,但整體風格與漢剛卯有别。清代甚至有多棱體的仿品傳世,形制類似佛家經幢,大概是迎合當下審美。到現在出現了一種現代玉雕剛卯,主要是作為把玩玉器流行。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十五中設“剛卯”一節,是後人對漢代剛卯形制、來源、流變、銘文、用途等較為詳細的一次記載。原文如下:
漢有剛卯,正月作而佩之。按《說文》曰:“亥殳,改大剛卯以逐精鬼者。”據此,則如宋人立春日戴春勝春幡之事。又按《野客叢書》曰:“剛者強也,卯者劉也。正月佩之,尊國姓也。”兼而論之,乃欲尊王而辟邪爾,故《王莽傳》曰:“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據此,是欲滅漢之意。其制,服虔曰:“剛卯以正月卯日作,長三寸,廣一寸四分,或用玉、用金,或用桃,著革帶佩之。今有玉在者,其一面曰正月剛卯。晉灼曰:“剛卯長一寸,廣五分,四方,當中央從穿作孔,以彩絲葺其底,如冠纓頭蕤,刻其四面,作兩行書,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役剛瘅,莫我敢當。”其一銘曰:“疾日嚴卯,帝令夔化,順爾固仗,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役剛瘅,莫我剛當。”餘嘗得一玉嚴卯,然按大小及文,卻如晉說。但“疾日”作“疫曰”,“夔化”作“夔龍”,“靈殳”作“靈昌”,而字文皆有古法,非今俗書也。意者,服乃漢人,而所說與物不類,何也?思許叔重曰:大剛卯,則知有小者也。是服所言,特為大者,乃前漢之物,其文之異,或當時有省文者爾。不然,何後漢《輿服志》所說,卻與予所得者相吻合邪?是音之所注,乃後漢之物;予之所有小者也,嚴非亦剛之意耶?嗚呼!一物之微,在漢已有不同注者,故各有異。後人不見其物,不會諸說,安知義耶?
譯:漢朝有剛卯,正月作而佩之。按《說文解字》中說:“亥殳,改年号為大剛卯以驅逐精鬼的人。”占據了這裡,就像宋人立春那天戴春勝春幡的事。又據《野客叢書》說:“剛強的人強,卯的劉。正月,佩之,尊國姓。”兼加以評論,于是想尊王而辟邪而已,所以《王莽傳》說:“正月剛卯,金刀貨币的便利,都沒能行。”這裡的意思,這是想滅了漢的意思。他的制度,服虔說:“剛卯以正月卯日作,長三寸,寬一寸四分,有的用玉蟥金,有的用桃,有的用革帶。現在有玉的人,其中一個面說正月剛卯。晉灼說:“剛卯長一寸,寬有五分,四方,當中央從穿了孔,以彩絲修葺的底,像冠纓頭橋蕤,刻在他的四周,因此作了兩邊的行書,是:“正月剛卯,靈殳四防,赤、青、白、黃,四周的顔色是恰當。炀帝命令祝融,教夔龍,各種勞役剛瘅,除了我沒有敢當的。”其中一個銘文說:“疾日嚴卯,皇帝命令夔教化,順你的本來就是武器,化解這靈殳。既然正、直了,既觚既方了,各種勞役剛瘅 ,沒有一個人我剛當。”我曾經得到一塊玉嚴卯,但按大小及文,退卻到晉國去勸說。隻是“病日”作“瘟疫說”,“夔化”作“夔龍”,“靈殳”作“靈昌”,而字文都有古代的寫法,不是現在我們平時寫的那樣。意思是說,裝飾是漢人的裝飾,而所說的對象與物不一緻,這是為什麼呢?思許叔重說:“大剛卯,就會知道還有小的。很相信所說的,特别是大的,是前漢的東西,文字不一樣,或許是當時有少寫文字的人罷了。不然,為什麼東漢的《輿服志》所講的,與所得到的玉互相吻合嗎?是聲譯注釋,是後漢的東西;我所有的玉可能是小的一類,嚴不是也剛的意思嗎?唉!一物之微 ,在漢代已經有了不一樣的鄭注的人,所以各有各的不同。後來,人們看不到他的東西,也不知道來曆說法,怎麼知道義呢? ”
自左到右,自上到下分别為:亳州博物館藏玉剛卯、東漢玉剛卯、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玉剛卯、天津博物館藏青玉剛卯
盡管剛卯在漢代王莽時期曾被禁用過,但到了東漢,由于剛卯早已紮根于民間,再加上谶緯神學的盛行,剛卯再度被使用并成為國家定制,凡着朝服,必須佩戴,通常是成雙佩戴。東漢以後,剛卯、嚴卯幾盡消失。明清時期,複古風起,有仿制的剛卯、嚴卯,但銘文筆畫及個别字稍有變化,不過仍舊是用作辟邪的飾物。
2018年海峽兩岸易學交流會上,隐居修行的高道馮真人提出“剛卯為正,嚴卯為僞”,并且認為僅漢制剛卯可以辟邪化煞,由是每年精選玉石,并且在正月卯日,在蓬萊、終南、泰山等道家福地,邀請道家大德高功,篆刻名家等共同制作若幹枚剛卯,以飨皇天後土,祈福華夏萬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