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
開幕式現場
44個來自
河北省阜平縣鄉村小學的
娃娃們組成的
馬蘭花合唱團
代表中國
向世界唱響《奧林匹克頌》
太行山深處清澈的
童聲響徹夜空
虎頭虎腦的質樸童趣
令人難以忘懷
舞台下
78歲的音樂老師鄧小岚熱淚盈眶
感慨萬千
“馬蘭的孩子走向世界啦!”
此刻
鄧小岚最想把這個消息說給父親聽
18年前,鄧小岚成為
村裡第一位全才音樂老師
圖片來源:央視頻
“這麼一個有革命曆史感的村落
不應該被人遺忘”
河北省阜平縣馬蘭村
是《人民日報》前身之一
《晉察冀日報》的駐地
鄧小岚的父親鄧拓
就是原晉察冀日報社社長
馬蘭村是父親戰鬥過的地方
也是鄧小岚幼年生活過的地方
她深深熱愛着這片土地
1999年,鄧小岚退休後
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
而是常常回到馬蘭村
默默為村裡做事
先後幫助該村翻建學校、
修路種樹、改建水沖式廁所、
救助貧困戶和貧困學生、發展旅遊等
“我願意回到這個村子,
不光是因為我父親曾經在這裡待過,
更是因為我覺得
這麼一個有革命曆史感的村落
不應該被人遺忘。
當年村裡的人為了革命付出了生命,
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曆史,
去幫助他們發展,
而不是遺忘他們。”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微信公衆号
每次颠簸7個多小時
隻為給孩子們上一堂音樂課
2003年清明節
鄧小岚回馬蘭村為烈士掃墓
活動結束後
本想和孩子們一起唱支歌的她
卻發現這裡的孩子什麼歌都不會唱
“我從小就愛唱歌,
也喜歡音樂,
我覺得沒有音樂的人生太蒼白了,
當時我特别心酸。”
第二年
她從親朋同事那裡募集樂器
成為村裡第一位全才音樂老師
圖片來源:保定日報
十幾年前的阜平縣還沒通高速
鄧小岚每次到馬蘭村
都要坐長途客車再換乘大巴車
颠簸7個多小時
就為了給山村的孩子們
上一堂地道的音樂課
至今已有将近18年
圖片來源:保定日報
她驚喜地發現
這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音樂的孩子們
其實很有天分
僅僅教了幾遍
就能把一首歌完整地唱下來
她自己帶來樂器
每年一半多的時間留在這裡
2006年
鄧小岚成立了馬蘭小樂隊
這正是馬蘭花合唱團的前身
鄧小岚從父輩的手中接過火炬
用無私的付出照亮平凡的生活
更以音樂照亮孩子們的未來
此後,她從北京搬來小提琴、
電子琴、手風琴、
豎笛、小号等樂器
每年一半多的時間留在這裡
陪伴孩子們成長
圖片來源:保定日報
馬蘭村的成年人多在外打工
一出去就是大半年
孩子們則成了留守兒童
除了山裡哪也沒去過
鄧小岚想辦法給孩子創造機會
帶他們外出表演
2008年
鄧小岚帶領小樂隊第一次走出大山
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
“馬蘭小樂隊小型音樂會”
演出很成功
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此後
孩子們陸續登上了北京電視台、
湖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等
2013年
一場特别的
“馬蘭兒童音樂節
——馬蘭森林音樂會”
在馬蘭村的幽靜山谷中精彩上演
發起這場活動的鄧小岚表示
希望山裡的孩子
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用音樂觸動心靈
2013年,馬蘭兒童音樂節上,鄧小岚和馬蘭村的孩子們一起唱響《友誼地久天長》 。人民網 申亞欣 攝
18年後
阜平的孩子征服了北京冬奧組委
從100個到70個再到44個
2021年是北京崇文小學
退休音樂特級教師付寶環
在阜平縣義務支教的第五個年頭
2021年9月的一天
付寶環接到北京冬奧組委
工作人員的電話
對方提出,希望到阜平
看看那裡的孩子是否可以承擔
四個多月後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
演唱奧運會會歌的任務
見面的場地選在了
城南莊鎮馬蘭村的馬蘭小學
城南莊四所小學的
200多個孩子在馬蘭村集合
付寶環挑選出了100個孩子
這100個孩子給冬奧組委的代表
齊唱了《上學歌》
和付寶環現教的捷克民歌《白鴿》
來自不同學校的孩子
又分别唱了各自學校的校歌
唱完以後
冬奧組委當即拍闆
決定由阜平城南莊的孩子
承擔在冬奧會開幕式上
演唱奧運會會歌的任務
孩子們跟着音樂走出大山
走到了鳥巢的北京冬奧開幕式
阜平的孩子
征服了北京冬奧組委
獲得了登上冬奧會開幕式舞台的機會
不過
獲得認可的100個孩子
還算不上一支合唱團
更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
從會唱歌到能走上冬奧會開幕式的舞台
還有一段距離
付寶環和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
在城南莊鎮的五所小學
開始了正式的選拔工作
選孩子的标準隻有一個
就是音準
經選拔後入圍的孩子有70多人
都是來自阜平縣城南莊鎮的八一學校、
井溝小學、石猴小學、馬蘭小學、
大岸底小學五所小學的
二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
在付寶環長期支教的石猴小學
有5個孩子最終入選
其中包括五歲的小豆豆
小豆豆跟一年級的孩子
一起上音樂課和活動課
聰明可愛的樣子
被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一眼看上
“阿姨要是帶你去北京,
你會怎麼樣?
會不會想媽媽?
你可能會好久,
可能得一個月都見不到媽媽。”
“我可以的。”
五歲的小姑娘表現出超出年齡的堅定
最終成為參加開幕式44個孩子裡
唯一的一個學齡前孩子
“零基礎” “零舞台經驗”
為了讓孩子們的歌唱水平
能夠在短時間内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阜平縣為這支新組建的合唱團
配備了多名生活老師
大家吃住、訓練都在一起
每周回家一次
從2021年10月下旬
開始了半封閉式的集中培訓
孩子們在阜平八一學校排練 記者 張志鋒 攝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在合唱方面
幾乎是“零基礎”的
“他們沒有任何的舞台經驗,
冬奧會開幕式将是他們中
絕大多數人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
專業教師馬孟楠和同事
帶着孩子們
開始了每天5小時高強度的合唱訓練
“孩子們非常怕生,
很多也不會說普通話,
溝通起來有困難。
我們經常正在排練,
就看到有個孩子在角落裡突然就哭了。
問他怎麼了,他說是想家了。
他們沒有過過這種集體生活,
所以半封閉式的集訓是非常必要的。”
馬孟楠說
在長時間的集訓過程中
孩子們也展現出了
山裡孩子獨有的專注與韌性
年齡最小的小豆豆
對頭上粘貼耳機的膠帶
發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
一上場,小豆豆的眼睛就看不見了
頭上起滿了疹子
老師們都被吓壞了
在之後用其他方法幫她固定耳機
但堅強的小豆豆從沒有過任何抱怨
也沒有說過自己想家
表現得比很多大孩子都要好
排練。記者 張志鋒 攝
在阜平集訓期間
孩子們演唱的視頻
起初每周向北京的
開幕式導演組傳送一次
後來增加到每周兩次
兩個多月的集訓中
孩子們的變化既是潛移默化的
也是脫胎換骨的
有一個叫尹天琪的男孩
經過合唱訓練
硬是從一開始流着鼻涕、
滿身泥土的樣子
變得幹淨和專注起來
像是換了個人
2021年12月底的一次視頻彙報時
孩子們的表現
赢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北京觀看彙報的很多人都眼含熱淚
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帶頭鼓掌說:
“太好啦!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紅臉蛋!
孩子們唱得太好了,真不錯!”
總導演的評價傳回阜平
馬孟楠和同事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從阜平話到希臘語
《奧林匹克頌》
在1896年雅典舉行的
首屆現代夏季奧運會
開幕式上初次演唱
詞和曲都由國際奧委會
首任主席希臘人維凱拉斯親自選定
詞曲作者也都是希臘人
對阜平的孩子們來說
學唱《奧林匹克頌》
從一開始就分兩條線同步進行
一條是學會歌曲本身
一條是學會希臘語的歌詞
而完整的演唱和訓練
必須以學會希臘語歌詞為前提
“00後”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希臘語專業2019級本科生林嘉濠
接到了這個任務
林嘉濠給孩子們上希臘語課。
與其他歐洲語言不同
希臘語有着獨特的書寫體系
林嘉濠采用英語拼讀
加漢語拼音的方法
講授《奧林匹克頌》的歌詞
以便孩子們學習和記憶
孩子們學得非常快
用林嘉濠自己的話來說
從開始上課的第一天起
孩子們就不斷帶給他驚喜
“其實所有的歌詞歸結起來就是一句,
‘古老的精神永遠不朽’;
一開始挺難的,越學越簡單,
希臘語有些發音跟中文有些像……”
向記者說起學希臘語的過程
八一學校五年級的邸俊博
顯得頗為輕描淡寫
實際上,據林嘉濠說
這個胖胖的小男孩因為歌詞記得不熟
曾經是老師們的重點糾錯對象
但當林嘉濠從北京再次來到城南莊
開始第二階段的教學時
他的确驚喜地發現
邸俊博已經把歌詞全都記了下來
付寶環和邸俊博
“孩子們現在可能還意識不到,
但将來當他們在高等教育中
接觸到一些學術知識,
很可能會發現一些内容
是他們小時候學唱
奧運會會歌的時候學過的。
他們也會記得歌詞美好而深刻的寓意。
這次短暫的希臘語學習經曆
可能将對孩子們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每次想到這些,
我就感到自豪和欣慰。”林嘉濠說
孩子們練習希臘語發音
18年來
鄧小岚培養出了200多名學生
鄧小岚介紹馬蘭村小樂隊成員。人民網 張繼航攝
在鄧小岚家中
擺放着許多張她與孩子們的合影
她所教的第一批學生都已大學畢業
她指着照片中的孩子們
一個個地介紹着:
“這是孫志雪,
考的北方民族大學音樂專業,
在大學繼續學習長笛;
這是白寶鵬,上的師範院校,
現在也在從事幼兒素質教育。”
言語間,滿是幸福與驕傲
伴随着山裡孩子們成長的
是一首更宏大的
阜平縣脫貧攻堅時代交響曲
2020年2月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
整體脫貧摘帽
現在阜平縣的教育發展突飛猛進
明亮的教室、寬闊的操場、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
為孩子們創造了溫暖而
充滿愛的學習環境
“治貧先治愚。
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
特别是要注重
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
2012年底
在阜平縣
考察扶貧開發工作的講話語重心長
牢記囑托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志智雙扶拔窮根
阜平縣通過教育扶貧
讓孩子們走進新學校
也給了他們走出大山、
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5年以來
阜平按照全縣村莊布點規劃
優化資源配置
高标準新建、改建13所寄宿制學校
确保每一個鄉鎮
均有一所規模相當的寄宿制學校
2003年阜平縣龍泉關小學一年級師生合影。記者 甯朝偉 攝
如今的龍泉關學校。記者 甯朝偉 攝
近年來
阜平對接名校
引進優質資源
提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
成人教育水平
全縣41所學校通過合作辦學、
定點幫扶、對口支教等形式
與北京、省内知名學校合作
基本實現各學段全覆蓋
圍繞産業
強化新型農民技能培訓
促進學生優質就業
實現技能脫貧
圖片來源:人民網
18年前
鄧小岚為孩子們
帶來了最好的精神禮物——音樂
18年來
鄧小岚在北京和馬蘭之間來回奔波
卻從沒有覺得辛苦
18年後
鄧小岚培養出了200多名學生
其中10餘人在大學裡讀藝術專業
或畢業後從事藝術教育
隻有專業專注
傾心傾情的教育
才能改變一代又一代人
向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緻敬
為勤勞可愛的孩子們鼓掌!
來源:長城網綜合自北京日報、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光明網、人民網、清華大學
責編:房淑婧 蘇浩軍 陳兆月
編輯:趙若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