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症又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性的疾病,疾病的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智力是正常的或者說基本正常,但是學習行為以及行為方面是有缺陷的。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出現多動症的兒童,在智力方面一般是正常的,但是在學習和行為情緒方面有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情緒容易激動沖動,并且學習成績普遍比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以與人相處,日常生活當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沒有辦法。
正常好動的兒童如果平時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可以全神貫注地去做,而且可以很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平時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家長要求安靜,正常兒童可以輕易做到,也能夠适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多動症兒童就沒有辦法專心地做任何一件事,維持的時間比較短,沒有自制力,無法控制自己的小動作,比如在幼兒園其他小朋友都很安靜,多動症兒童也沒有辦法做到安靜的狀态,也沒有辦法自己獨自系鞋帶、串珠子等活動,平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波動比較大。
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就該警惕多動症的存在:上課時,總不認真聽講,經常走神,隻要聽到教室裡的一點聲響,或是看到窗外有人走過,就會馬上轉頭張望。做作業時也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大意。
不管是在家還是課堂上,總像裝了馬達一樣忙個不停,好象從來沒有靜下來的時候,話多,小動作多,特别愛管閑事。
課堂上,常常是老師的問題還沒問完,回答就已經脫口而出。和小朋友做遊戲時,如果需要排隊輪流參加,往往也會因為等不及而插隊,所以經常為此受到老師批評。在家裡經常和家長頂嘴,不聽話,經常亂發脾氣。
在學校 孩子不能專心聽講,上課時小動作不停,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所以學習成績老是上不去。還經常與同學發生矛盾,讓老師也覺得很頭痛。
在家裡 孩子一刻也閑不住,脾氣還特别倔,不服管教,和人交流時,心不在焉,似聽非聽,所以無論和父母或親友,關系都不是特别融洽。
在社會上 由于帶上“皮大王”的帽子,在結交朋友方面常常碰壁,所以常常是獨來獨往,有時看着都覺得孩子很孤獨。
在心理上 孩子缺乏自信心,覺得自己不聰明,什麼都做不好,不讨人喜歡。
意外傷害 孩子不喜歡呆在家中,往往在戶外到處奔跑,跳躍,總是讓大人擔心他們的安危。行走時喜歡在路旁跳來跳去;過馬路時不怕危險,常快速地奔跑;經常翻箱倒櫃,跳上跳下,一不小心就會受傷。
因此,多動症是一種需要治療的行為疾病,如果不積極早期的進行治療,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嚴重的危害,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現在,出現上述的諸多不良表現,随着孩子進入青春期,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
給多動症孩子家長的建議1、家長、教師要端正态度
不要責備、怪罪、歧視、打罵孩子,要相互協作,耐心教育,抓緊輔導,幫助其樹立戰勝“病态”的決心。
2、要求必須切合實際
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提出過高要求,應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幫助他安排合理的課程和學習計劃,逐步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3、正确引導其将多餘的精力釋放出來
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打羽毛球、乒乓球,并認真記分,使之為了赢球而集中注意力打球。
4、逐步培養其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可以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如果兒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于強化。
5、注意環境的安排
學校裡可安排他坐第一排座位,以利于教師對其進行監督和指導;教師應多向這些學生提問,問題不要太難,隻求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在家做作業時安排較為安靜的地方,不要放置可引起其分心的玩具或其他物品。他們的注意力,培養患兒一心不二用的好習慣。要按時飲食起居,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6、給孩子制定一個非常清楚的作息表。
規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電視和就寝的時間表。要遵守時間安排,但當孩子出現不遵守時間的現象時,也要靈活處理。過一段時間後,你的作息安排将成為孩子自己的習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