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它是說三個普通人的智慧加在一起,能比得上諸葛亮的智慧。那麼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呢?
諸葛亮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智慧遠非常人能及。據說有一次,他到吳國做客,吳王請他代為設計一座報恩寺塔。諸葛亮有意試探東吳是否真有傑出人才,于是設計出一個銅葫蘆塔頂,高五丈,重達四千多斤。澆鑄倒沒有問題,但模具制起來就難了。吳王于是發下皇榜,征求能制模具之人,但一月過去竟無人應征。
諸葛亮就有點得意,感歎:“東吳果然無人矣!”這話傳到了三個長相醜陋的皮匠那裡,心裡很不服氣。
他們經過商議,用了三天三夜按照鞋樣剪出個葫蘆的形狀,然後用牛皮縫制成一個大葫蘆模型敬獻給吳王。吳王大喜,趕緊澆鑄,于是銅葫蘆造好了。
另說認為,“皮匠" 一詞是“裨将”的訛音,意思是三個裨将一起探讨和研究破敵的計策,能頂一個諸葛亮。這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