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于公園712年,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和李白并駕齊驅合稱“李杜”。他的詩不在遠方,就在我們的生活裡,他的詩被人稱為詩史,後人稱他為“詩聖”連李白的“詩仙”在聖人面前都要略遜一籌,杜甫的詩歌技巧極高,沉郁頓挫。
“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些詩句并沒有表達多麼唯美,多麼遙遠或難以啟極,反而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到的所見所聞。
杜甫一生坎坷,雖袓父杜審言為朝廷命官,但官小無權,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唐中宗時,因牽扯張易之兄弟案,被流放峰州。
十九歲時,杜甫離家在外出遊,在外遊蕩了幾年,開元735年回家參進士考試,結果落第不仕,随後去兖州尋父讨生活。三十歲才與弘農縣,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結婚,生三女兩兒,夫妻恩愛家庭幸福。
天寶六年747年赴長安應試,這一年唐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藝以上皆詣京師”舉國學子躍躍欲試,杜甫也不例外。這場考試與普通的科舉考試不同,是制科考試,是君王為選拔人才設置的特别考試。但是因為奸臣李林甫的緣故,考試的學子無一人過關。
此後,杜甫困居長安十年之久,一心想做官,整天周遊權貴之間,投贈幹谒,都沒有效果。有一次唐玄宗舉行祭祀大典,杜甫獻巜三大禮賦》,得玄宗賞識,命其待制在集賢院。直至安祿山舉兵造反,“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攜楊貴妃西逃,杜甫隻身北上投奔唐肅宗,不幸被俘,押解長安和王維一起被嚴加看管,因官太小又被釋放。
廣德元年763年的春天,“安史之亂”結束,杜甫欣喜若狂,喜極而泣,寫了平生第一快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不僅有創作的速度感,還有閱讀的速度感,讓讀者讀完以後,深刻的理解了杜甫的心理感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