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抗疫的标語?光明日報記者鄭晉鳴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為使廣大群衆都能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情況,提高防範意識,各地防疫條幅紛紛亮相街頭,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提振了廣大人民打赢疫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講述抗疫的标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光明日報記者鄭晉鳴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為使廣大群衆都能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情況,提高防範意識,各地防疫條幅紛紛亮相街頭,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提振了廣大人民打赢疫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暖心标語:暖心更要上心
“萬衆一心戰疫情”“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無數暖心标語都挂在非常醒目的地方,成為向老百姓宣傳疫情防範的有效方式。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宗榮說:“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這些暖心标語反映了各地區、各級政府在中央統一領導下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鼓舞大家面對疫情衆志成城不言放棄。‘見屏如面:網絡拜年也是團圓’這樣的标語就把中央的指示以一種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傳播開來,用群衆聽得懂、看得懂、容易理解的方式宣傳。”
“當前情況下,許多标語用簡潔明了、意義鮮明的語言表達,就像‘勤快洗手、消毒殺菌、趕走病毒’‘拒絕野味、不獵奇、不貪嘴、病從口入、教訓牢記’這些暖心标語告訴我們每一位公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而且要從我做起,從眼前做起,特别是從一些小事做起。能夠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衆科學應對疫情,積極配合落實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說。
南京市民曹振國說:“最近我們社區裡出現的許多暖心标語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國家的付出與保障,看了安心,也讓我們把防範措施牢牢記住,時刻放心。”
無情标語:無情的内容有情的提示
“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不集會,莫串門,疫病傳播不認人”……自疫情出現以來,這類無情、冷漠、“硬核”的防疫宣傳标語紛紛在各地“上線”。
“以前那些标語感覺沒什麼用,但是這些标語很接地氣,一看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在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和平鎮崔葛村,不少村民表示,這些标語有很強的警示作用,人們看到後相繼取消了探親訪友、旅行聚會的計劃。
标語宣傳的接受對象也分層次,陽春白雪的口号比較高大、文雅,但是有些人不一定能理解。王宗榮認為,無情标語更容易理解,也沒有什麼惡意。“對于‘下裡巴人’,無情标語是‘話糙理不糙’,對宣傳也能起到好的促進作用,用不着過多地把這些話上綱上線。”
在成長春看來,無情标語還體現了各地基層組織和老百姓的創造性。把戴口罩和呼吸機相對應、把宅在家和進ICU相比較,讓老百姓對于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一目了然。“當然語言如果更加暖人、暖心一點會更好。但總體上講,這類标語也用冷漠的方式表達了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關愛,應該得到肯定和保護。”
嚴厲廣播:深刻的警示殷切的關心
近期,河南、天津等地村支書的嚴厲喊話受到網友點贊,大家評論道:“在農村,最有威信的還是村幹部,勸不動的人就讓村幹部來。”雖然嚴厲,但很有效,一時間引發了各地效仿,防範疫情的“硬核”廣播紛紛出爐。
“這種自發的宣傳方式比較接地氣,也比較順口,易于被老百姓接受。”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副主任江應中說,當前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農村的防範意識相對較低、親戚鄰居來往密切、醫療條件相對較差,疫情防範更應重視。
“各位鄉親聽我言,庚子新年遇難關。媒體報道大家知,如今我再勸一勸……”在江蘇省句容市華陽街道,抗疫廣播從早到晚,每天循環不斷。住戶劉敏敏告訴記者,疫情剛暴發那會兒,父母都沒當回事,每天依舊聚餐,不戴口罩上街。“我怎麼勸他們都不聽。父母又不像我們年輕人天天刷微博、看微信,缺乏對病毒的認識和警惕,防護意識特别差,但小區天天放抗疫廣播,雖然煩人,不過久而久之父母也聽進去了。”
除了大街小巷的廣播,各地還有宣傳者親自走街串巷宣傳防疫。“麻将館馬上關門,你如果不關,我們來給你關!”在重慶開州,民警拖着音箱沿街喊話督促麻将館關門,獲得了衆人認可。成長春認為,這些廣播讓宣傳的觸角深入城市與鄉村的每一處,力求不留死角。讓上到80多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兒童都能了解疫情的狀況。“用當地老百姓接受的語言表達宣傳疫情防範。我覺得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相信它會發揮很好的作用。”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03日09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