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泓,古生物科普作家,科普中國微平台原創首發)
最近電視劇《鬼吹燈》正在熱映,書中神秘幽閉的地下古墓終于呈現在屏幕之上。在更新的第八集中,終于出現了一個大怪獸,它就是生活在洞穴水潭下的“史前霸王蝾螈”。我想很多朋友在看到霸王蝾螈之後肯定百度了一下這個家夥,而許多網頁中也确實寫着這家夥在蝾螈屬内,體長可達8至12米,在冰川時期已經滅絕了。
現存最大的兩栖類——大鲵,圖片來自網絡
難道霸王蝾螈真的隻是虛構的,在曆史上找不出原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兩栖類家族還真就出現過與霸王蝾螈比肩的大家夥,而關于這個大家夥的線索來自于位于非洲南部的萊索托王國。
公認最大的兩栖動物——鋸齒螈,圖片來自網絡
1970年,古生物學家在萊索托王國西南部一片名為“紅床”的地層中找到了一塊長22厘米長,寬10厘米的化石碎片,這塊碎片來自某種兩栖動物的腦袋。起初古生物學家認為化石屬于蝦蟆螈類,這隻動物活着的時候體長應該在3至4米之間,在遙遠的史前時代根本算不上是大家夥。
發現自萊索托的化石碎片,圖片來自網絡
2001年,古生物學家達米亞尼在研究了化石碎片之後指出其可以屬于短頭鲵科,這下可不得了啦。換了家族,化石碎片就要重新複原,而研究人員在複原之後得到了一隻腦袋長1.5米,體長8米,體重3噸的兩栖巨怪。盡管相關的研究論文已經在2005年發表,但是這個大家夥并沒有被正式命名,我們暫且稱它為“萊索托短頭鲵”。
不同的分類代表了不同個體的動物,圖片來自論文
從外形上看,萊索托短頭鲵與我們熟悉的娃娃魚很像,其長有扁而寬的大腦袋,嘴巴之中布滿了尖長銳利的牙齒,其一雙眼睛長在腦袋上面。萊索托短頭鲵的身體圓鼓鼓的,身體兩側的四肢短而弱,無法在陸地上敏捷的行動。萊索托短頭鲵身後長有一條大尾巴,尾巴上的鳍葉是在水中遊泳的動力來源。
萊索托短頭鲵的複原,圖片來自網絡
萊索托短頭鲵可能會吃恐龍,圖片來自網絡
萊索托短頭鲵可不是直到幾萬年前的冰川時期才滅絕的,其生活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點是非洲南部。三疊紀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所以萊索托短頭鲵沒有機會品嘗我們這些高級哺乳動物,但是它們有另一種食物,那就是恐龍。作為兩栖動物,萊索托短頭鲵的生活也同樣離不開水,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裡,水裡的小魚小蝦就順理成章的成了食物。
對于體型巨大的萊索托短頭鲵來說,魚蝦隻夠塞牙縫的,隻有恐龍才能滿足其貪婪的胃口。萊索托短頭鲵會潛伏在靠近岸邊的水面之下,長在頭頂上的眼睛觀察着周圍的動靜,當有動物靠近喝水時,它們就會突然沖出水面咬住對方并将其拖入水中。萊索托短頭鲵滿口的尖牙會死死的咬住獵物,它的體重會将對方拉進水裡,直到獵物溺水身亡。對于一隻8米長的萊索托短頭鲵來說,殺死一隻3至4米長的恐龍并不是什麼難事兒。
萊索托短頭鲵的體型及骨骼複原,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關于萊索托短頭鲵的化石材料僅有一塊來自頭骨的化石碎片,但是根據碎片複原的巨怪可能已經超過鋸齒螈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栖動物了。
盡管電視劇《鬼吹燈》中的霸王蝾螈是虛構的,但是類似的巨型兩栖動物在地球卻曾經真實的存在過。或許在不久的将來,古生物學家會發現更大的體長甚至超過10米的兩栖動物,讓霸王蝾螈都黯然失色也說不定哦。
PS:盡管萊索托短頭鲵與今天能見到的青蛙、蝾螈、大鲵都屬于兩栖類,但是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兩栖動物都屬于兩栖類之下的滑體亞綱,而萊索托短頭鲵屬于迷齒亞綱,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大型、巨型兩栖類都來自于迷齒亞綱。
編輯:魯凡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