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舌頭竟可以預防腦萎縮?近日,一則播放量180多萬的視頻受到不少市民朋友關注轉發。視頻中稱,每日有技巧地鍛煉舌頭,做一套舌頭操可以預防腦萎縮。這樣的“神操作”讓不少市民躍躍欲試的同時也發出質疑,真的有效嗎?記者請教了南京腦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靳淩。
動動舌頭就能抗衰?不太靠譜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平日裡容易出現忘事、落東西,以及失眠、頭暈,手腳不靈活、反應慢等等并不是“新鮮事”,這在大多數老年人身上都時有發生。随着年齡增長,這是腦萎縮的一種表現。近日一則超百萬觀看的視頻中竟稱,由于生理性腦萎縮最顯著的症狀就是舌頭變得僵硬,因此有日本科學研究表示堅持每天活動舌頭,比如吐舌頭,轉舌頭,舌尖舔牙齒等方法或能延緩大腦衰老。
動動舌頭便成了預防腦萎縮的秘訣?靳淩主任表示并不科學。“指揮舌頭運動神經核團并不在大腦,而是在腦幹。從神經解剖上來說,這個神經通路不包括大腦皮層。”靳淩表示,進行活動舌頭的鍛煉,刺激不到位于大腦皮層的認知功能區域。因此,僅通過運動舌頭就能對“健忘”等有改善,并無參考價值。
腦萎縮是自然現象,但這些情況值得重視
“首先腦萎縮并不是一個病,它是一個自然現象。”靳淩介紹,人在衰老之後,随着年齡的增長,腦的體積、質量都在不可避免地減少,“這是到了一定年齡必然會發生的一件事情,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萎縮的現象會趨于明顯。”因此,靳淩指出,談不上是“病”的腦萎縮,就更談不上需要去“診斷”和“預防”。
圖源 視覺中國
既然如此,是不是腦萎縮并不值得注意呢?非也。靳淩指出,當腦萎縮比同齡人要更嚴重,或者某些關鍵位置的萎縮,特别是與某些疾病相關聯時,腦萎縮是很值得重視的。“萎縮本身不是病,要跟臨床表現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靳淩表示,比如說有一些認知衰退的患者,其腦部的海馬、颞葉、額葉這些跟認知功能相關的巴域可能萎縮得特别嚴重。“當這些與認知相關的位置都有特别嚴重的萎縮時,結合臨床症狀有認知功能衰退的表現,就要考慮患有某種類型的癡呆的可能性,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在記憶力下降的同時常伴海馬萎縮。颞葉癡呆的患者常伴額葉颞葉的明顯萎縮。”同時,靳淩談道,還有一些萎縮也是有特征性的,“比如小腦萎縮可能伴有行走不穩,軀體不平衡等一些症狀。”
靳淩告訴記者,幾乎所有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腦萎縮,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況可能會加速病理狀态的萎縮。“比如腦小血管病或頸動脈狹窄,導緻腦部慢性的缺血,那麼就會造成相應的腦區域萎縮得比正常更嚴重,在将來會對腦的功能産生一定影響。”
保護腦功能,從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據了解,近十年全世界的各大藥廠都在攻克對于認知障礙治療和預防的藥物研究,但結果卻差強人意。那麼到底如何才能保護腦功能呢?靳淩指出,腦功能受到影響的方面較多,“單獨想通過做某一個操,或者吃某一樣東西,或者采取某一種措施,并不能夠使我們衰老的步伐就停下來或者慢下來。”
圖源 視覺中國
“首先還是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靳淩強調,減少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不吸煙、少飲酒,增加适當的運動鍛煉都對保護我們的腦有幫助。“要從中年時期就開始保持一個良好生活狀态,經常的運動,同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态。”靳淩認為,經常接觸新事物,保持與人的接觸交流,都是保護腦功能的重要措施。
靳淩表示,加強控制與衰老相關的老年慢性疾病也對保護腦功能有意義。“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高血脂,加強控制這些慢性疾病,減少這些疾病的發展,減少并發症的産生,那麼腦功能才能夠得到保護,衰退才能得到延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
通訊員 倪靜
校對 李海慧
來源: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