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遠山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惰性學習成因及糾正研究》--開題報告
××小學立項課題名稱為《邊遠山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成因及糾正研究》,屬于桂林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課題類别為:一般課題(C類),課題批準号為:****。課題負責人由學校科研主任××承擔,課題成員16人,研究的周期從2018年4月起至2021年4月,預計用三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課題的研究。現在,我代表課題組向與會領導、專家彙報我們的開題工作,向參與課題研究的全體教師作開題報告,懇請在座的領導及專家提出寶貴意見,給予指導。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鄉是××縣的一個偏僻鄉,經濟發展較為緩慢,是全縣較為突出的邊遠貧困鄉之一。××小學是鄉鎮所在地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小學,學生來自全鄉轄内8個行政村, 80%都是少數民族。社區以農業生産為主,附加一些家禽飼養,經濟比較落後,大部分學生家長為了改善家庭經濟條件外出打工,導緻學校大部分孩子均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基本是隔代撫養或親戚寄養,由于長輩們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觀念陳舊,教育方法的不适,使得他們學習習慣差,行為習慣差,價值觀念扭曲。而且由于父母為了維持家庭生活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忽視了孩子的學習,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面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沒有,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于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況。學好了,沒人誇;學壞了,無人罵,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産生一種無所謂的态度,對學習及作業等任務表現得很懶惰,學習習慣很差,這樣學校教育教學、班級管理都會受到影響。
能否從根本上找出邊遠山村寄宿制學校這些留守兒童的惰性學習習慣的成因,最終糾正他們的這些惰性學習習慣,不僅直接決定他們的個人素質,而且直接關系着下一代的整體素質,甚至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因此,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是提高他們整體素質的關鍵。那就必須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對邊遠山村寄宿制小學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成因及糾正的研究,有助于留守兒童整體素質和學校教學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快農村教育的步伐,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二、 關鍵詞的界定
邊遠山村是指遠離城鎮,地形較崎岖,交通不方便,與外界聯系較少,且農業,經濟、教育基礎比較落後的地方。
寄宿制學校是指除了周末和法定放假休息時間以外的所有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生活起居、飲食營養、學習等都由學校教師管理的學校。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每年長期在外務工,被父母單方、祖輩或他人照顧的兒童。
惰性學習習慣是指學習者對應該或想要完成的學習活動的自動拖延并伴随不良情緒體驗的心理狀态,其特點是具備學習的意願,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影響,不足以産生學習的行動并形成習慣。
三、本課題研究的目标:
1.通過對邊遠山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調查問卷和談話等具體案例的分析統計,掌握留守兒童有哪些不良學習習慣,分析并找到成因。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改變留守學生的惰性學習習慣,通過持之以恒,嚴格訓練,導之以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并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内容:
1.調查留守學生的現狀,“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表現;
2.分析留守兒童學習習慣差的原因,找到糾正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對策,及解決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教育問題的具體做法。
五、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通過對全校留守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 摸清現狀, 找準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的問題,使課題研究做到對症下藥,提高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行動研究法。本着從全鄉留守學生教育的實際觀察中發現問題, 探索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3.個案研究法。研究分析全校留守學生教育的個案, 通過個案考察整體, 尋求規律性的認識,并及時提煉、驗證和反思。
4.經驗總結研究法。鼓勵教師對全校留守學生教育研究中的感性經驗和認識進行概括和提煉,形成相應的理性認識。
5.文獻查閱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确地糾正邊遠山村寄宿制小學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
六、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18年4月——2018年8月)。此階段的工作重點:
認真選題,制定研究方案,申報課題。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啟動階段(2018年9月——2019年2月)。此階段的工作重點:
1.撰寫開題報告,進行課題開題。
2.組織課題組教師培訓及工作分工。
3.設計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成因調查問卷,發放到學校每個留守兒童手中,了解我校留守兒童的學習現狀,摸清各班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實際情況,并彙總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寫出分析結果。
4.課題組成員分組與我校留守兒童談話,了解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原因和心理需求,整理談話記錄并彙總小結。
5.課題組全體成員交流調查結果并撰寫出學校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成因報告并提出糾正實施方案。
第三階段:課題攻堅階段(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階段是課題的主要研究時間段,也是課題攻堅階段。
1.各課題組成員根據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糾正方案在班級管理中,在教學中進行實驗,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糾正的方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小結。
2.安排課題組成員按照不斷改進的糾正策略對一兩個留守兒童進行一年的個案跟蹤,并撰寫跟蹤記錄。
3.不定期組織成員進行交流、分析、調整和完善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糾正策略和方法。
4.組織課題組成員外出學習别的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的經驗。
5.課題組成員每人或兩人一組撰寫關于邊遠山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成因及糾正方面的論文。
6.開展各種有關糾正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的活動。
第四階段:課題成果整合及結題階段(2020年11月——2021年4月)。此階段工作重點:
1.收集課題研究的各項成果。
2.課題負責人整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撰寫課題工作報告、研究報告。
3.邀請專家進行課題結題鑒定。
七、課題研究預期成果
主 要 階 段 性 成 果 (限 報 10 項) | |||||
序号 |
研究階段 (起止時間) |
階 段 成 果 名 稱 |
成果形式 |
負責人 | |
1 |
201804 |
課題申請.評審書 |
文檔 |
課題負責人 | |
2 |
201809 |
課題開題研究報告 |
文檔、課件 |
課題負責人 | |
3 |
201810 |
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現狀的成因調查研究資料 |
調查資料冊 |
課題組成員 | |
4 |
201809至202009 |
談心記錄 |
文檔 |
課題組成員 | |
5 |
201909-202102 |
典型案例分析研究 |
案例集 |
課題組成員 | |
6 |
201809-202102 |
專題教育教學論文 |
論文集 |
課題組成員 | |
7 |
201809-202102 |
留守兒童惰性學習習慣糾正的研究方法及對策 |
糾正集 |
課題組成員 | |
8 |
202102 |
課題結題研究報告 |
文檔、課件 |
課題負責人 | |
9 |
201804至202104 |
每半年或一年寫一份階段性總結 |
文檔 |
課題負責人 | |
最 終 研 究 成 果 ( 限 報 3項,其中必含研究報告 ) | |||||
序号 |
完成時間 |
最 終 成 果 名 稱 |
成果形式 |
負 責 人 | |
1 |
201809 |
課題開題研究報告 |
文檔、課件 |
課題負責人 | |
2 |
202102 |
有關專題論文、案例研究成果、糾正方法及對策 |
論文集 案例集 糾正集 |
課題負責人 | |
3 |
202104 |
課題結題研究報告 |
文檔、課件 |
課題負責人 |
八、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相關研究成果的社會評價:
一直以來我校非常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他們的健康發展。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做好“五個一”活動:即給每個留守學生建立一份成長檔案,每天擠出一課時與“留守學生”交流,每周走訪一個“留守”家庭,每月與他們父母通一次電話,督促“留守學生”每學期至少寫一封親情信。從學習、生活、情感上教育關愛,确保自己所幫扶的留守學生在生活上有人照料、行為上有人管教、學習上有人輔導、心靈上有人撫慰,使留守學生學習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溫馨。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關愛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這一舉措産生了很大的反響,受到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好評。特别是我校教師為留守兒童理發的“愛心理發屋”免費理發行動,于2014年曾在××電視台、兩次在桂林電視台新聞播出;2015年3月18日新華網記者在中國日報也專為我校此舉措進行采訪報導。2017年,全縣教育推進大會上,我校對留守兒童工作的開展作了典型發言,産生強烈反響。這些工作的開展和社會的良好評價都為本課題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保障和信心。
2.主要參加者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驗、組成結構:
本課題的主要參與者中,有學校的正副校長,有學校二層機構中的教導、德育、科研、辦公室主任,還有教研組長、教務幹事、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這些參與者中有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10人,二級教師4人。
本課題組負責人××老師,近十多年來一直在農村從事小學教學工作,有着多年的邊遠農村小學教學經曆和教學研究能力。她曾于2010年至2014年參加過一個市級B類集體課題并擔任課題負責人,該課題在她的主持下已成功結題。該老師已有做集體課題的經驗和帶領成員做課題研究的能力。課題組成員中有2人參加過自治區級課題研究并結題,有7人參加過桂林市的課題研究。從人員布局看,有語、數、英、體育、音樂等教師,從年齡分布看有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也有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的青年教師。從總體來說,這次參加的主要研究人員,已具有一定的課題研究經驗,學習了有關課題研究的一些理論知識,具有完成此課題研究的能力。
九、設備和經費保障
1.我們研究的資料:我校一直以來注重機制創新,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工作保障機制,制訂了《××小學留守兒童幫扶制度》、《××小學留守兒童活動制度》、《××小學留守兒童管理制度》、《××小學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工作職責》,确保留守兒童工作有章可循,真正把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做足、做實。每個學期開學,學校要求各班主任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興趣、學習、思想、心理、品格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分析,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專門的動态檔案,便于信息捕捉。我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小學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檔案冊》。我們檔案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家長的相關信息、監護人的信息,幫扶教師信息、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簡要、談心記錄、幫扶記錄、走訪記錄、每月電話記錄、成長記錄。同時,并适時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檔案的相關内容。各班通過Q群或微信群方式,有效建立起與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方便的溝通渠道,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聯系網絡。每個學期期末均由德育處對各班檔案進行認真檢查。
2.實驗儀器設備:學校有多媒體教室、圖書室、每班有電腦白闆等,都可以提供借閱相關留守兒童的資料。
3.研究經費:留守兒童在校的時間較多,在校觀察的機會多,這大大節省了研究經費,再者這些兒童的家離學校并不是很遠,去家訪比較方便,有部分留守兒童的家和學校部分老師的老家是一個地方的,節約了一定的時間和經費,加上校領導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心并給以大力支持,預算了一部分經費到課題研究上,我們有充足的經費完成此課題的研究。
十、課題研究的參考文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