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山清水秀,樹木蔥茏,生态環境綠色優美;這裡村民勤勞,作物興盛,産業基地多點開花;這裡村居秀美,村灣潔淨,産業興旺生活幸福……炎炎烈日,走進湖北通山楊芳林鄉,感受到了産業發展的熱度,精準扶貧的力度,鄉村振興的速度。
楊芳林鄉(王華忠 攝)
楊芳林鄉地處幕阜山深處,是1998年通山縣鄉鎮機構改革中唯一未被撤并的鄉。該鄉山川秀美,溪流縱橫,林木青茂,資源豐富。但是長久以來,因為交通、信息等瓶頸,導緻村灣發展後勁不足,群衆脫貧無門等現象。2014年,該鄉有3個村評定為貧困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616戶5337人。
“盡最大努力發展脫貧産業,增強貧困村的發展活力和貧困戶的造血能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脫貧奔小康的勝勢。”楊芳林鄉黨委書記熊美萍代表鄉黨委一班人發出了铿锵誓言。
郭家嶺村辣椒基地(王華忠 攝)
在郭家嶺村辣椒基地,隻見一摞摞,一廂廂的辣椒苗,碧綠成片,長勢良好,已經有青椒、朝天椒挂在枝頭,看起來生機勃勃。“這以前是一片撂荒的荒地,我們發動40戶村民把這130畝荒地集中連片流轉給老闆開發,實現了資源再利用。”8月3日,郭家嶺村支部書記金國平介紹。
這片辣椒基地每畝每年付給農民土地流轉金180元,對年紀偏大的貧困戶,在辣椒基地務工每人每天可有120元務工費用,一塊土地兩份收入,有力地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當天中午,在該村白茶基地生活區看到,30餘個村民從基地上務工歸來,正準備開飯。“我在這個基地做工已經有3年,老闆每天給我們現金結算工錢,一天一百元,在這裡務工還管中餐,挺好的。”楊芳林村貧困戶梁良代高興地說。
農業莊園(王華忠 攝)
郭家嶺村白茶基地是從上海引進的重點項目,基地面積約1500畝,以種植白茶為主,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用工多,投入大,周期長,從開墾、種植、管理、采茶每一個環節,農忙時,每天都有近百名村民進山務工,既解決了大量的閑置勞力,又讓村民增加了收入。
走進竹林風生态園,仿佛走進了一座現代化的農業莊園。這裡茂林修竹,雞鴨歡鳴,水果飄香,魚兒鮮美,可謂是一處深藏在大山裡的“世外桃源”。
“我們這裡有16戶貧困戶長期務工,平均月工資2700元。”竹林風生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永明說。該公司規劃面積10000畝,計劃投資2.5億元,主打田園采摘觀光旅遊,并實行自給自足的精品農業種植模式,現已開辟200畝苗木基地,栽植竹子、桂花、紅豆杉等13萬餘株,已建成3公裡水果長廊,150畝中藥材基地,該公司每年可吸收150餘戶貧困戶務工增收,為全鄉産業脫貧樹立了典範。
“我們利用‘能人’産業效應帶動貧困戶脫貧緻富,利用一切條件,建車間,建基地,建農場,不斷提升貧困戶産業脫貧潛力,變‘輸血’為‘造血’,變‘治标’為‘治本’,注重提升産業扶貧的可持續性,确保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長期緻富。2019年,我村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以上,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标。” 郭家嶺村駐村第一書記程正龍說。
楊芳林鄉 (王華忠 攝)
“幕阜山水與綠色産業相融,生态環境與鄉村發展共生。”三年來,楊芳林鄉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産業基地68個,涉及特色種植養殖,休閑觀光、農旅結合等方向,共吸收、挂靠5000餘村民發展增收,其中貧困戶約2000餘人,2019年,楊芳林鄉3個村全部脫貧摘帽,為幕阜山片區脫貧攻堅貢獻了“楊芳力量”。(孔帆升 徐世聰 龍行善 )
(責編:關喜豔、張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