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投資家查理·芒格說:你想擁有一樣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前一期内容我們分享了,我們要謹慎區分事實上“擁有”和道德上的“應得”,最好的擁有,就是自己在道德上也配得上這種擁有。但在現實生活在,我們經常把擁有等同于應得。
哲學家馬克斯·韋伯說:幸運的人很少對自己擁有好運的事實感到滿足,除此之外,他還想确認他有權利獲得自己的好運。最重要的是,他想要确認,與其他人相比,他更配得上這份好運。他還想要确認,不那麼幸運的人所經曆的不幸,都隻是他們自己應得的。
上一期内容,我們說 “向拿到結果的人學習”,這種觀點極具吸引力,而背後體現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它暗示着我們應該以“結果”來衡量一件事的最終價值,而我們經常把這種結果僅僅簡化為“金錢或者财富”。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賦予“結果”以更高的道德價值,這是非常危險的。那些拿到結果的人,是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人,好像他們更應該成為我們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一個社會鼓勵什麼樣的價值追求和道德标準,這是一個社會和一個人最為底層的信念,也是最為重要的信念,因為它告訴我們,什麼價值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什麼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這種價值觀和道德觀會深刻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和改變一個社會的精神風貌。如果賺錢多,就能成為我們的偶像,如果長得漂亮就應該被萬人膜拜,如果粉絲多就值得我們模仿,這種思想的問題在于,他強化了結果的價值,而忽視過程的價值,而結果其實具有相當的随機性和偶然性,一個人“擁有”什麼,并不能等同于他“應得”什麼,我們需要謹慎賦予一件事情以道德價值。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告誡弟子聶文蔚,堯舜禹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擁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和偉大的成就,而隻是因為他們做到了“緻良知”,遵從了自己的德性良知,做了他們最應該做的事情。相較于他們獲得的成就,我們應該推崇和鼓勵的是做事的動機和态度,以及做事過程中所秉持的精神和品質。
其實關于事實上的“擁有”和道德上的“應得”之間,哪一個更重要?我們古老的智慧早就給了選擇。在《周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中還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厚德可以載物,為什麼德不配位,就必有災殃呢?
其實“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還有後半句,孔子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地位和成就相匹配,就容易招緻災禍。德行淺薄而地位太高,智慧不足而謀劃太大,力量太小而負重太多,那就很危險了,很難長久。這裡的“位”,就是一個人的成就和擁有的東西,而這裡的“德”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品質。
為什麼“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呢?之前我在《中庸》系列中,舉個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根木棍隻能承受100斤重量,而你要放200斤的重物上去,那麼木棍就必然會被則斷,這個道理很簡單。而這裡的“德”就是一個事物蘊含的内在的力量,孟子把這種内在的力量稱之為“意氣”,這是一種内在的力量。
所以孟子說,我們一個人一生其實隻做一件事,那就是“集義”,你集的“義”,你的德行就越高,你就能承載更多的成就。而相反,如果一個人内在的“德”不夠,那麼他就無法承載,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成就。就像查理·芒格說:要擁有一樣東西,最好的方法,就讓自己配得上它。其實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中庸》說:“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成就一個人的,應該是一個人内在的德性,這才能讓一個人的“擁有”和“應得”完美匹配。一個人内在的“德性”就是一個人的德性良知,《中庸》說的“至誠”的過程,就是王陽明說的“緻良知”的過程,也是《大學》中的“明明德”的過程。“明明德”的第一個“明”是動詞,就是使之明亮,擦亮的意思。明明德的意思就是,讓原本光亮的德性恢複明亮,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在實踐中去磨煉,也就是“緻良知”的過程。我們古代的思想内在是非常統一的,他們所鼓勵和推崇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也是高度一緻的。
所以,《周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人外在的成就,應該由内在的品質,以及我們在什麼程度上,發揮自己這種品質所決定,讓一個人的“德”和他的“位”完美匹配,讓一個人的“擁有”和“應得”完美匹配,這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應該追求的。一個人社會贊揚什麼,鼓勵什麼,這會内化為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和道德标準,也會成為每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一部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并關注我,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