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往高處流可能還是不可能

水往高處流可能還是不可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7:05:53

水往高處流可能還是不可能(水總是往高處流的)1

水真是往高處流的?

俗話說,“三分陸地七分水”。就是說,地球的表面,陸地的面積隻占百分之三十,而水的占有面積卻達到了百分之七十。水更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質之一。

通常我們總是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難道說一定總是非得往低處流的嗎?

水往高處流可能還是不可能(水總是往高處流的)2

湍流啊!你真是往低處跑的嗎?

我倒是認為,水的液态存在方式有四種:1、向低處流。2、向高處流。3、靜止地停在高處。4、靜止地停在低處。其中,1、2兩種互為來往,亦可看成一種形式(即,往低處流也就是往高處流),而3、4兩種更是可以看成一種形式(即,停在低處,就是停在高處)。為什麼?且讓我給說叨說叨。

我們知道,地球是懸浮在宇宙空間的一個球體(雖然有點不夠規整,但它的确是一個表面不夠圓滑的球體)。按照這個科學認知,我們就完全可以斷言地球的表面,純粹就是一個球面(如果削除凸出于海面的陸地部分,它就是一個表面高度圓滑的球體。且它的表面就是一個高度圓滑的球面)。而液體的水就以柔軟而能四下蠕動的身姿存活于地球的表面。按照這個科學認知,我們就完全可以得知:水存于地球表面依附于地球而形成于海洋。同時,我們也完全可以肯定海面也好,洋面也好,絕對是一個海球面而非海平面

再者,地球不僅僅是懸浮在宇宙空間,而且還不停地運行(包括自轉和公轉)。在地球的運行過程中,到底是地球表面的哪一點(或哪個位置)是真正地處在了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高位(或叫作上面、上頭,科學的概念應該叫做“坐标”)也就很難說了。

事實上,我們總是說自己站在地球上,倒不如說我們總是被地球的引力吸附在地球上。因為我們很難做到讓自己真正地處在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高位(或叫作上面、上頭,科學的概念應該叫做“坐标”)。

舉個例來說,假如有那麼一個時刻,由于地球的規律性運行讓珠穆朗瑪峰的頂點坐标(北緯27度59分15秒85,東經86度55分39秒51)處在了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高位(或叫做上面、上頭,科學的概念應該叫做“坐标”),此時此刻,人們要不是正好處在這個頂點坐标上,那麼,無論我們處在地球表面的哪一個位置,都隻能是處在相較于珠穆朗瑪峰的頂點坐标之外的一個低點(或叫低位、下面、科學的概念應該叫做“坐标”)。

反之,如果我們正好處在珠穆朗瑪峰的頂點坐标上,那麼,我們也就可以說自己是真真正正地站在了地球上。也隻有此時此刻,我們才可以說自己是真真正正地處在了自我意識當中的那個地球表面的最高位。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自己從珠穆朗瑪峰這一頂點坐标走向别的任何一個坐标的行為是真正地向下走。也隻有在這個時候,珠穆朗瑪峰的水向低于該坐标的任意一個坐标流動的态勢(或叫形式),我們才可以說是“水往低處流”

再舉個簡單的例說,如果我們探險來到南極,站在南極的地面上,那麼,處在北極的人們,也就被我們踩在了腳下。因此,(此時比較處在北極的人們)習慣的意識就會告訴我們:自己是站在了高處。反之,站在北極的人們也會潛意識地認為:是他們站在了高處,而我們卻處在了低處。

推理:當地球的規律性運行讓珠穆朗瑪峰的頂點坐标(北緯27度59分15秒85,東經86度55分39秒51)處在了人們意識當中那個高位(或叫做上面、上頭,科學的概念應該叫做坐标)的時候,而從這一坐标出發徑直向下穿過地心直達地球表面的另一端(南緯27度59分15秒85,西經93度4分20秒)時。這個端點坐标的位置也就成了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最低點(或叫最下面、最下端)。此時,地球表面高于該端點坐标的任意一點的水流向該坐标時,我們就全都可以說是“水往低處流”的。

同理,當地球的規律性運行讓珠穆朗瑪峰的頂點坐标(北緯27度59分15秒85,東經86度55分39秒51)運行到人們意識當中那個最低點(或叫最下面、最下端)時,而這個端點坐标的水再向四處流去,自然也就成了“水往高處流”的了。同樣,人們站在這個位置範圍,自然也就全都是腳朝上頭朝下的綴在地面上了。

上面我們說到從珠穆朗瑪峰這一坐标出發徑直向下穿過地心到達地球表面的另一端(南緯27度59分15秒85,西經93度4分20秒),這個端點坐标就在太平洋上。

不過,從科學的角度講,我們還真沒有弄清到底什麼時候地球表面的哪一點是真正規律性地運行到了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高點或低點。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根本就說不清地球表面的水流到底是往低處流的還是往高處流的。除了我們始終以人體為參照物,當人體被吸附在地面上,無論何時何地,都以人的頭為上腳為下,且感覺并認定一定是水往低處流的,此外,我們也就再沒有别的好解釋了。

另外,按照我們對于“地球是圓形的”這一科學認知,不僅可以判斷靜止狀态下的海面是一個球面,(亦即海面應該被叫做海球面,而不應該被叫做海平面),而且還可以判斷海面上的任意一點既是處在海面的一個非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最高點坐标,同時,又是處在海面的一個非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最低點坐标。正因為這樣,所以,對于海面上的水體流動(比如,洋流),到底是“水往低處流的”還是“往高處流的”,我們也就根本無法判斷了。

水往高處流可能還是不可能(水總是往高處流的)3

莫測的宇宙,神奇的地球

結論:

1、地面上的任意一點,在任意的時間,都有可能處在人們意識當中的那個高點(或者低點)位置,但又有可能不是科學判斷所認知的那個高點(或者低點)位置。因為人們意識當中所判斷的那個高點(或者低點)位置,隻能憑借人體的頭在上為高腳在下為低的主觀意識作為參照。而科學對于地面上的任意一點所處的坐标位置,在任意的時間,到底是處在一個高點坐标,還是處在一個低點坐标,依據當前的科學研究之經驗是根本無法判斷的。

2、“水往低處流”的說法,在地球是一個球體的科學判斷下,是無法肯定這一說法的真理性的。

3、靜止的海面或水面一定都是球面而不是平面。海面應該被叫做“海球面”,而不應該被叫做“海平面”。通常我們所說的“水平”一詞的說法也是不準确的。從幾何的角度講,球面與平面是内涵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球面是有弧度的,而平面則是沒有弧度,也沒有角度的。從球面的某一點出發,雙向且反向延伸(或者單向延伸),即使是無限延伸,最終都會形成一個閉環的圓。從圓周上任意截取一條線段都叫做“”,弧是有角度的。而從平面的任意一點出發,雙向且反向延伸(或者單向延伸),即便是無限延伸,結果得到的都隻能是一條直線。且從這直線上任意截取一段,都仍然是一條直線。這直線如果雙向且反向延伸,即使無限延伸都是不能交會到一處的。

其實,如果一個球面無限增大,就有可能囊括整個宇宙,而一個平面無限增大則隻有可能将宇宙劈成兩半。如果說,用一個平面去切割球面,就有可能把球面劈成兩半;而用一個球面去切割平面的話,那麼就隻有可能是像盾構機打隧洞一般地在平面上打洞了。那麼就是說,假如海面是一個平面的話,它是無法去實現其平面的相應功能的。比如,他根本不可能讓人們通過大海汪洋環遊世界且暢行無阻的。反之,隻有當海面是一個球面的時候,它才會實現其讓人們通過大海汪洋環遊世界且暢行無阻這一功能。

4、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為什麼地球表面靜止的水體竟然全都會被吸附成一個球面,而不至于灑落于空中,是時至今日人們無法科學認知的。難道是地球引力對于水這種物質有一種特殊的區别于其它物質(比如礦石、木料等)的規律性的吸附力?

總之,“水往低處流”也好,“水往高處流”也好;“海平面”也好,”海球面”也好,抑或戰争就是罪孽,還是殺人就是犯法也好又抑或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公有制)、還是資本主義(個人經濟、私有制)也好;乃至專制、還是民主也好,等等,等等,無論怎樣的定義,都是人類在曆史的發展進程中通過社會實踐并思考所得。或者說,都是經驗得之。不管怎樣的定義,普遍的都會實現其當刻的現實意義和對将來的深遠的曆史意義(包括積極的和消極地)。不管怎樣的定義,對于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言,若要論其價值幾何,一切都要憑它在人類曆史的發展進程中所呈現和釋放的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影響程度而論。而且,無論怎樣的定義,它所呈現和釋放的影響都是具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的,切不可概而論之。凡是最好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看待之。

唯物辯證法雖也有其應用的利與弊,但是,比較而言,在實際應用中它所産生的積極影響還是極有可能多一些。比如,俄烏戰争、制裁與反制裁、核武、人權,以及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校園暴力與家暴,乃至法律制度等等,等等,我們就最好是用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看待。而不管如何看待,尤其又以适應并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就好。正如,在哥白尼之前,人們都堅信“太陽是繞地球轉的”。可是,今天人們都按哥白尼的說法,堅信“地球是繞太陽轉的”,卻也沒能給人類生活帶來什麼颠覆性的改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