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9:22:04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1

生死是件大事,沒有人能繞得開回避得了。面對偶然而生,必然而死的殘酷現實,古往今來,悲天憫人者有之,無可奈何者有之,豪氣幹雲者有之,故作姿态者有之,漠然視之者有之,而擰幹了情感泥漿,超然冷峻的解剖生死的則并不多見。

作家藝術家的意見多少都帶有情感色彩,如司馬遷、李清照、蒙田、史鐵生,陶淵明甚至未死亡之前就給自寫了挽歌,描述親人給自己送葬時的情形,但也隻是藝術家的豁達而已。老子是冷靜理性的,也隻是說了一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隻有莊子不厭其煩的闡述過生死問題,而且讨論的非常仔細。莊子是怎樣理解生死的呢?且看《至樂》篇裡莊子和骷髅的一段對話: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2

莊子之楚,見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将子有亡國之事,斧钺之誅,而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将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語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見夢曰:“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莊子曰:“然。”髑髅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複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闾裡知識,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額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複為人間之勞乎!”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3

莊子應該是個無神論者了,否則也不會和骷髅說話,更不會枕着骷髅而大睡。莊子首先質問骷髅的死因,曆數其之死亡的五種原因:行不善而死,亡國而死,愧疚而死,饑寒交迫而死,壽終正寝而死,然後枕骷髅呼呼大睡。然後在夢境中借骷髅之口說出死亡的好處: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在這裡,莊子将生與死做了對比。雖然死各有因,但畢竟都是不能回避的,那又何必去恐懼呢?如果說,骷髅所言死亡之樂還有一些失意落魄者的憤激之意的話,莊子對妻子去世的态度就是另一番情形了。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4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莊子對亡妻鼓盆而歌看起來的确有些過分,面對衆人的指責,莊子說:妻子死了,我能沒有傷感嗎?不過我認為,世間本無其人,她從恍惚中而來,又從恍惚中而去,現在他走了,回到了她該去的地方,而我卻要咿咿呀呀的嚎哭着吵鬧一番,這是不合天理的,所以我不哭,也不哀傷。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5

莊子在《田子方》篇裡借仲尼之口說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妻子死了,沒有哀傷是說不通的,莊子也是人,人之常情依然存在,隻是莊子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睿智的思想家,他所站的高度超越了一般人。說莊子沒有死亡的恐懼恐怕也不一定真實,不過,莊子所關心的不是個體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整體,生命的生存狀态和生命境界。

《知北遊》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在強調,聖人是以天地為法,所以不必“有為”,依天道而行即可。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在肯定自然之道的存在,人所要做的不是因“有為”而盲動,而是自然而然(無為)。老子認為世界的本源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四十二章》)。據此,隻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二十五章》)。基于這樣的本體論,生老病死,新陳代謝,一枯一榮,在莊子看來不過生命形态的運化而已。莊子借舜和丞的對話進一步闡述: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6

舜問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知北遊》)

形體乃至于生命都是自然化育,出之自然,歸之自然,則為理所當然。這樣的認知,是超脫生命本身局限的識見,那些汲汲于生生死死的人是難以企及的。莊子也并非漠視生命,同樣也珍惜生命。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知北遊》)

生命短促,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生死存乎一線之間,當然需要珍重,但莊子又認為也不必哀傷,因為死亡不過是形體皮囊的解脫,實際上是回到了老家而已(“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紛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知北遊》)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7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知北遊》)

莊子認為生死是一對朋友,死是生的開始。生是氣的凝聚,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既然生死是一對朋友,那又何必擔心懼怕呢?因此聖人最看重的不是生死的形态運化,而是作為生命之源的根本。

趨利避害,祛災祈福人之常情;安閑快樂,膏腴厚味人之所求,然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榮華富貴,也沒有唾手而來的幸福生活,美好意願與嚴峻現實之間總是有一段很長的距離。祈求健康長壽,甚至追求生命永恒,樂生懼死,然萬物有終,固有一死的鐵律又撕碎了多少美麗的夢幻。于是,生死問題便成了邁不過的坎,理不清的結。

莊子看透人生名言(莊子論生死)8

“生之來也不能卻,其去不能止”(《達生》)。世人皆以“養形足以存生”,因而堕入“為形所累”的圈套不能自拔。莊給出的方案是:“外生死”“朝徹”“見獨”“無古今,而後能入于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意思是,滅絕貪生怕死之妄念,混沌古今萬象之界限,保持内心清明澄澈,濾盡凡塵,安詳甯靜,順其自然,而後入于不生不死之境界。

2019年7月1日星期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