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俺娘”系列之二十六
□ 李東紅
昨天早上起床,發現鄭州下雨了,雨滴打在窗外的樹葉上,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我站在陽台上,望着像線一樣飄落的雨滴,心裡一絲清爽。對面的馬路上,是雨中行色匆匆的人們,樓下,雨落缤紅,正可謂:“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說不清楚原因,我喜歡下雨,也許是因為,記憶裡,有很多雨的故事淋濕了自己……
那年小學五年級,那天同樣下着雨,很大,娘打着傘,接我放學回家。當回到俺家大門口的時候,一個看上去60多歲的大娘在屋檐下躲雨,打着補丁的黑色上衣已經被雨淋濕了,被雨淋濕的頭發變得一縷一縷的。
原來,大娘是北邊鄰村的,走親戚回家的路上下雨了,她就在俺家大門口躲雨。娘趕緊把老人領到堂屋,給老人沏了一碗紅糖水,又找了一身衣服讓老人換上,老人感動得不停地說:“俺遇到好人了,俺遇到好人了。”
雨,一個下午都在下,沒有停的意思,見天色已近傍晚,娘就讓老人住在了俺家,給老人做好晚飯後端到老人面前。
第二天,雨停了,老人要走,娘又把家裡僅有的5個雞蛋送給了她。
過了幾天,老人又來了,帶着她30多歲的兒子,還有她家養的一隻老母雞。老人的兒子拉着娘的手,激動地說:“嬸子,太感謝你幫助俺媽了,這隻老母雞是俺家最貴的東西了,俺媽非讓我給你帶過來。”
娘急忙擺手,“孩子,心意領了,不能要,不能要。”
高三的那年,麥子收割以後,打場,曬糧,裝進了一個個麻包。一個周六早上,娘對從學校回家的我說:“孩兒,我去鎮上賣糧食,你在家看書吧。”娘說的賣糧食,就是把小麥賣到鎮上的糧庫或換成錢,給我交學費,或換成糧票,讓我在高中吃飯。
“媽,我要去。”
去鎮上的路上,天空陰沉,一塊塊烏雲不停地來回遊動,不知道啥時候都會變成一場雨。我從娘手裡奪過架子車,拉着,走着,路過一個小河溝的時候,娘急忙在後面推着。
雷陣雨,突然而降,瞬間,“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架子車上的麥子,娘已經用塑料布提前蓋住了,娘停下來,拿出随身攜帶的雨衣,裹住了俺倆的身子,任憑雨像瓢潑的一樣落下。
過了一陣子,雨停了,泥濘的路上,一道狹長的彩虹下,娘倆拉着架子車,繼續向前走着,身後,留下了一串彎彎曲曲的車印……
有一場雨,讓我有點内疚。
從鄭州大學放暑假回家,那天,娘去地裡幹活了,姐在家裡做午飯,我在大門底下一邊看書,一邊看着不到10歲的侄子玩耍。大哥在部隊當兵,侄子一生下來,奶奶都精心照顧着,我也時常帶着侄子玩。侄子很聽話,也很懂事。
不一會兒,原本陰沉的天空下起了雨。就在這個時候,我隻顧着看書,突然發現侄子不見了,我趕緊到院子裡尋找,也沒有。我頓時有點緊張,萬一侄子丢了,我咋給大哥交代呀。我急忙出去尋找,剛走出大門,看見侄子打着傘,拉着奶奶的手,正向家裡走來。
原來,看見下雨了,侄子打着傘去地裡接奶奶了。
回到家裡,娘說:“俺孫子真懂事兒,恁和恁姐還不如俺孫子想得周到呢。”
是呀,我咋沒想到呢。愧疚,湧上心頭。
雨中的故事,還有很多,都散落在了心底。
鄭州昨天的雨,下了很久,上班的路上,走在雨裡,我凝望着地上濺起的點點水花,像欣賞一首動聽的樂曲一樣,用心聆聽着雨落的聲音……
【作者簡介:李東紅,河南扶溝縣人,畢業于鄭州大學新聞系,曾曆任《河南日報》編輯、記者,新聞特稿部副主任,新媒體部副主任。現任《河南法制報》總編輯。曾出版《想去看雨》《反貪在行動》《我是警察》《生命的追問》《寫給母親的52封信》等5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其中《生命的追問》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