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歲男性是交友應用的主要使用者
4月26日,SK集團的數碼廣告企業Incross 發表了對韓國國内主要交友軟件使用趨勢進行分析的《媒體數據處理》報告,指出疫情期間,交友軟件的使用者人數持續增加。
截至今年 3 月,前 10 名約會應用(不包括重複)的合并 MAU 為 787,184,較 2019 年 4 月(584,000 人)的合并MAU增長 34.8%。由于新冠疫情的傳播,線下見面變得困難,約會應用程序的用戶數量似乎有所增加。
Incross也對排名前十交友軟件的月淨使用者(MAU)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Tinder應用的MAU高達21.5萬,位居第一,GLAM(18萬)位居第二,之後依次是hello talk(17.2萬)、정오의 데이트等應用。
對這些應用程序的性别、年齡演示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30-50歲男性是交友應用的主要使用者。前10位應用程序的平均性别比例為男性79.7%,女性20.3%,使用人數最多的Tinder中的男性使用者比重達到96.6%,而女性僅為3.4%。
01
HelloTalk:做語言交流的學習社區
排行前十的應用中,一共有兩個中國App上榜,分别是HelloTalk和TanTan(探探)。
出現在社交排行榜單中的HelloTalk其實是一款主打語言學習的教育應用。其團隊于2013年成立,迄今為止,HelloTalk平台面向全球近200個國家開放,擁有3000萬注冊用戶。海外市場中,HelloTalk在日本和韓國成績表現突出。以日本為例,HelloTalk于2019年進入日本市場,一度登上iOS 教育類免費榜第一名。
(圖)HelloTalk在美日韓三國的分類排名
作為教育類應用,HelloTalk側重語言學習,以此為中心為用戶們搭建了共同交流語言的移動社區,這可能是它被歸入社交榜單中的原因。在HelloTalk的語言社區中,用戶可以尋找“語伴”,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進行聊天,平台會根據用戶的語言目标及個人母語進行匹配,并要求用戶自評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以便為其匹配适合的交流對象。
HellTalk還專門為用戶留出一個動态區域,将該闆塊分為推薦/關注/學習/附近/互助幾類,分享生活、發布互助需求、科普日常語言文化等支撐起了這個内容空間。而翻譯、改錯、語法檢查等功能讓語言不熟練的用戶也能融入其中。HelloTalk還擁有海量語言課程,提供超150種語言供用戶學習。
語言學習 社交的定位下,我們可以從HelloTalk的數據中看到其男女比例的明顯區别,該應用程序中,10-20歲的用戶占72.3%,應用中大部分使用者為女性,比例為84.7%。
02
Tinder:“右滑”的本地化之旅
疫情影響并改變的不僅僅是韓國,線上娛樂已經成為更多人接納的方式,而社交也并不例外。Tinder的母公司Match Group增長迅猛。在data.ai發布的《2022 Level up 年度發行商榜單》中,Match Group 相較去年上升18名,成為增長最快的海外公司。
作為頭部社交産品,Tinder的數據反饋了線上社交市場的火熱。data.ai提供數據顯示,Tinder在 2021年的用戶支出達到了 13.5 億美元,其支出比疫情前增長了 95%。
Tinder于2015年進入韓國市場,但開局成績并不理想,霸榜多個歐美國家的Tinder 甚至沒有進入韓國 iOS 或 Google Play 約會類下載量的前五。在當時,韓國對于線上約會較為排斥,認為這種方式“過于輕浮”。
針對韓國當地社交習慣,Tinder進行了本地化的調整。比如弱化約會屬性,将應用宣傳定位更改“拓展朋友圈、探索新鮮事”,把自身定位更改為“尋找夥伴”,幫助用戶匹配興趣愛好等方面更為契合的用戶;在大學城做線下地推,邀請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選擇韓國明星作為應用代言人進行品牌宣傳等。今日Tinder的數據證明了本地化的行之有效。
而在商業化上,Tinder在會員付費上的設計也值得同類産品學習。以無限點贊次數、查看用戶訪問記錄、精确匹配推薦等功能作為賣點,并根據用戶需求劃分為三類會員,可以說是抓住了各階層用戶的購買需求,成為Tinder“吸量又吸金”的秘訣之一。
03
韓國:成熟市場 但少有入局者
在韓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發展屬于全球領先的地位,當地用戶已經習慣在手機上消磨時間。他們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應用來處理問題和放松娛樂,平均每人每月使用 35 個移動應用。
而在疫情影響下,韓國在線社交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态勢。數據機構Statista提供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2 年,在線約會部門的收入将達到 7634 萬美元。将以 1.99% 的速度(2022-2026 年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将達到 8259 萬美元。
韓國的安卓端活躍用戶量遠大于IOS端。Statcounter出示的數據中,Android為 76.36%,IOS為 23.3%。
但對于中國開發者來講,韓國是一個有着堅固壁壘的市場。如果從社交方向來看,以我們文中展示的榜單為例,其中7款應用均屬于韓國本地應用。總的來說,從當地用戶對各國泛娛樂開發者接受程度來看,其本土開發者占據大半,中國開發者總體上占比不大。
目前在韓國市場中,我們觀察到社交娛樂類的出海應用有Bigo Live、TanTan、Blued等,成績可圈可點。這個市場值得更多出海者進入,但如何做好本地化功夫、以差異化産品打動用戶,這些都需要作為考慮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