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3 17:34:11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中國傳統觀念推崇知行合一,人生即學問,學問即人生,學問的背後連接着獨特的人生經曆與體驗王陽明的一生經曆頗為波瀾壯闊、起伏跌宕,從進谏下獄,龍場悟道,再到遠征戡亂,平定叛賊,經曆别人未曾經曆之事,自然也開出了不同凡響的哲學之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心學)1

王陽明的心學觀點是要凡事講天理

中國傳統觀念推崇知行合一,人生即學問,學問即人生,學問的背後連接着獨特的人生經曆與體驗。王陽明的一生經曆頗為波瀾壯闊、起伏跌宕,從進谏下獄,龍場悟道,再到遠征戡亂,平定叛賊,經曆别人未曾經曆之事,自然也開出了不同凡響的哲學之花。

王陽明以哲學家入世,文韬武略,教化傳世,“左手不釋卷,右手不離劍”,事功同哲理交相輝映,實現了知與行、文與武的統一。陽明心學以知行合一開啟,終于“緻良知”命題,既來自于講學論道,更來自于實踐履行。特别是兩次平亂和一次平叛的軍事行動,閃爍着王學的精神:“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坎 坷 的 經 曆

王陽明早年上書為彈劾劉瑾的禦史辯護,觸怒劉瑾,遭廷杖之刑發配貴州龍場,中途還被劉瑾派來的刺客劫持,佯裝跳河自盡最後逃走,經海路自浙江漂泊到福建,九死一生。他一生文治武功,建立蓋世功勳,而這背後隐忍的痛苦,也非常人所能領會。

正德十四年六月,王陽明奉朝廷之命前往福建,防止甯王朱宸濠起兵謀反,官船行至贛江順流而下抵達豐城縣,卻傳來了朱宸濠已經謀反的消息。朱宸濠坐擁十萬大軍,圍攻安慶城,朝廷的救兵遲遲未到。萬分危急之中,王陽明集衆義勇,行圍魏救趙之法,急攻巧戰,隻用35天時間活捉朱宸濠,迅速平定南昌,撫慰軍民,休養生息,并将朱宸濠等俘虜登記造冊遣送京師。

但前方将士浴血奮戰,後方佞臣玩弄權奸。在朱宸濠已經被俘之際,兵部卻仍召開會議研究征剿方略,武宗朱厚照下诏“親帥六師,奉天征讨,不必命将”,自封朱壽大将軍,率領一萬餘人浩浩蕩蕩出師南征。行至良鄉地區時,王陽明的《擒獲宸濠捷音疏》送達,但武宗堅持禦駕親征,要求王陽明将朱宸濠重新放歸鄱陽湖,由他自己來江南重新打一仗,保證聖駕“親征擒獲”。幸臣張忠、許泰等人先期到達南昌,已經開始縱兵搶掠,污蔑普通百姓為賊,随意殺戮獻功,一場大捷演變成一場危局。

如此好大喜功,視戰争如兒戲、人命如草芥之事,王陽明自然堅決反對。遵旨縱放,可保全頭顱和烏紗,但将士犧牲就會白費,江西百姓也将再遭兵災塗炭。一己富貴生死與百姓身家性命,孰輕孰重,陽明心中自然有良知權衡。他最終決定冒抗旨之罪,與皇帝及身邊的群小周旋。于是,王陽明屢次上疏勸阻,稱将親自押解朱宸濠赴京獻俘,武宗不聽,并屢次催促王陽明停止獻俘,等候禦駕。張忠、許泰更是出于邀功之私心,公然對王陽明大肆誣陷。王陽明冒死上書力谏,又委曲求全改寫戰報,将功勞歸于佞臣,方避免了一場兵禍,卻又因此被構陷通敵。學生冀元亨被押送至京師錦衣獄,下獄枉死,自己也差點再遭牢獄之災。

超 越 的 人 格

王陽明功高蓋世卻遭遇不公,被諸多閣老首輔等官場老油條排擠,未能得到重用,又被批為“狂狷”,不為朱子學派的主流所容,最後抱病出征廣西,于戎馬之際病逝,未能享得高壽。然而他一生光明磊落,不假外物,不為鄉願,隻是盡心盡意求得心安,彌留之際笑說:“此心光明,亦複何言!”此等人生經曆、人格抱負,是中國儒家士大夫修齊治平的典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在王陽明身上完美統一。

王陽明以入仕實踐心學,懷持着教化一方的施政理想,诠釋了中國人對于政治責任的獨特理解。他到地方就任出行,打的牌子不是戲文裡常見的“肅靜”“回避”,而是“求通民情”“願聞己過”。他創“十字牌法”、保甲法、鄉約法,不僅防盜,更在意于鼓勵崇德向善,恢複古已有之的家族互助精神,強化鄉裡凝聚力。他用“谕俗”四條教育民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要因一言之忿、铢兩之利輕易構訟,贻害子孫。他認為官員有責任教化鄉裡、愛惜民衆,凡是落草為寇的地區,必然是因為“有司撫養之有缺,訓迪之無方”,要追究教化不力的責任。

在《告谕浰頭巢賊》中,王陽明對聚衆落草的盜賊首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剖析理解其落草的苦衷,逐條分析其為寇的利害,并坦陳自己在“殺與不殺”之間的艱難權衡,以“真心”打動賊首望風而降。平定盜賊後,毫不居功自傲,而是反思不足,在《與楊仕德薛尚謙書》中提出“破山中賊易,滅心中賊難”,表達自己移風易俗、教化人心的政治理想。

王陽明以聖人之志入軍務,不以功業為意,隻求此心光明。一将功成萬骨枯,白骨露野人相食,中國曆史上很多功業往往囿于本土意識和功利算計,用百姓之血染紅官帽,走不出成王敗寇和血酬定律。同樣參與鎮壓農民起義,王陽明不僅恩威并施,以德行感化避免武力,更能夠将心比心體諒農民或不滿或被挾持造反的苦衷,皆因為心中有大慈悲、大智慧。

1524年中秋之夜,52歲的王陽明設席宴請門人于天泉橋碧霞池上。月光如洗,池水清碧。酒至半酣,歌聲漸起,諸弟子操琴吹竹,投壺擊鼓而歌,王陽明乘興作《月夜二首》。其中一首是:“萬裡中秋月正晴,四山雲霭忽然生。須臾濁霧随風散,依舊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從他外物豈能撄。老夫今夜狂歌發,化作鈞天滿太清。”

此詩道盡了王陽明此生的甘苦,他對朱熹、鄭玄等大儒的批評和更正,不為世人所容,一生背着狂狷的罵名,承受奸小的讒言。但他所主張的狂,是快意恩仇、個性充沛的狂,是狂歌五柳、詩書江湖的狂,憑借此心光明,而在外界紛擾複雜的變遷中,保持自己的良知。當程朱理學走向晚期,士子以博聞強識為能,以讀書漸進為進階之門時,王陽明卻開出了頓悟的藥方,主張以此心之光明照亮世界,消弭堯舜與凡人的界限。此種耿介剛直的精神,對于任何時代頹敗庸碌的朝野,都不啻一劑猛藥。

通 達 的 學 說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是知識與實踐的機械對應,而是意念與行動的自然融合。但凡意念之動,必然指向外物,但凡外物之情,則必然與我有關。譬如山中花朵,“此花為我而開”,不是否認物質世界運行,而是睜眼之後看到此花,花開對我方有意義。

王陽明的哲學有情懷、有溫度,他主張“萬物一體之仁”,世間事隻有對人而言才是有意義的,不存在脫離了人的意義。他一生經曆坎坷磨難,除了完善和堅定了他的信念之外,更完成了知行合一的人格塑造,求仁得仁,無怨無悔。

王陽明不主張在書齋中省察克己,而是在與外界的接觸中,在實際的事業中悟得人生大道,回歸良知。人不能與外部世界隔絕,而應盡心盡意做好包括科舉功業、柴米油鹽在内的一切,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精一、用心,盡力而為但不執著結果,不為功利目的所屏蔽。這種主張無疑充滿了人生的自由靈動與舞蹈的精神,顯得分外鮮活。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代表了儒家哲學在心靈層面的最高成就,通過對心的呵護與珍惜,完成儒家的最後一塊拼圖,中華道統、政統、學統于此渾然一體。

王陽明學說簡易真切,并能身體力行,故能經久傳承。王陽明的人格魅力與其學說高度融合,為官與從政的高度統一,使他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上忠君報國的清官循吏,而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政治家化身,學說與人生交相輝映,故能源遠流長。

時至今日,浙江、江西、貴州、廣西等地都不乏香火祠堂,并留有不少轶事傳說,王陽明學在日本等東亞地區的影響力也要超過朱子學。究其原因,心學之“心”,抓住了古往今來人的共性,無論高官顯貴還是平民凡夫,都離不開“心”的問題,所有宗教和具有宗教色彩的哲學,其最終的影響也要透過“心”來實現。

◎本文原載于《學習時報》(作者胡淼森),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