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牙齒的成長是爸媽們最關心的一個關注點。因為牙齒長不好不僅會影響飲食,導緻腸胃不好。還會影響外表美觀,導緻孩子的自卑心理,性格變内向。
在牙齒成長的階段有一個很大的誤解點,就是在換牙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換牙期的牙齒不齊很正常,等換完牙就好了,可實際的調查數據卻指向另一個方向:牙齒不齊除了少數因為不良習慣的戒除出現緩和,大多數都隻會越來越嚴重。
牙齒不齊,醫學上稱為錯颌畸形。目前在中國70%以上的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錯颌畸形。
據中華醫學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錯颌畸形(牙齒不齊)發病率,在乳牙期(1~5歲)為51.84%,替牙期(5~12歲)為71.21%,恒牙期(12歲 )為72.92%。
精細化飲食是導緻青少年的錯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的孩子飲食偏于精細,牙齒咀嚼食物的機會嚴重不足,進而對颌骨的刺激不夠,導緻颌骨發育不足。而恒牙數量沒有減少而且體積比乳牙大很多,結果就導緻牙量大于骨量,會出現牙齒排列不齊的情況。
不良的口腔習慣也會導緻青少年的錯颌畸形
長期不良的口腔習慣同樣是造成兒童牙齒畸形的主因之一。比如長期口呼吸可導緻孩子上門牙突出,上唇變短。
長期吮指可能導緻開颌,上下牙閉合異常。
常用一側咀嚼(偏側咀嚼)會導緻顔面發育異常,兩側臉型發育不對稱。
而不良的喂奶姿勢會形成上牙反颌,也就是俗稱的“地包天”。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讓嬰幼兒仰卧并自己手持奶瓶吃奶,因為奶瓶長期壓迫上颌骨會限制其發育。
孩子牙齒畸形真的要等到12歲以後才能矯正?其實随着科技的發展,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更崇尚在5~12歲進行錯颌畸形的早期矯正。
5~12歲是孩子牙齒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在睡覺時孩子的荷爾蒙分泌旺盛,在生長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颌面部及牙齒進行快速發育。
經研究發現,兒童颌面部生長發育在4歲完成60%,7歲完成70%,12歲完成90%。因此在5~12歲進行牙齒矯正,能夠實現舒适化矯正,讓牙齒沿着正确的生理方向生長。
牙齒就像小樹苗,越小進行矯正,在牙齒上所施加的力越小,矯正的效果越好。美國正畸協會也推薦,兒童最好在不晚于7歲前進行正畸檢查。
兒童牙齒早期矯正技術,總稱為咬合誘導。小朋友們的面部颌骨還處于生長發育期,通過正确的引導,可以為成長中的孩子們帶來良好和正确的口周肌功能和習慣,從而使他們有整齊的牙齒和漂亮的容顔。
往往都說,學習,要讓孩子赢在起跑線。其實整牙齒更應該讓孩子赢在起跑線上。兒童早期矯正,才能讓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道路上笑的更自信!
關注朗朗好牙,為您提供專業、實用的口腔科普知識,小夥伴們看完點個贊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