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間,由于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孕婦會出現貧血的現象。貧血有重有輕,但是都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貧血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影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妊娠期查血常規提示“血紅蛋白(Hb)濃度<110 g/L ”時,可診斷為妊娠期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缺鐵性貧血。
為什麼會發生妊娠期貧血?
這是由于胎兒生長發育及孕期血容量增多,對鐵的需求量增加。加上孕婦胃腸道的功能減弱、蠕動減少、對鐵的吸收也減少等因素,因而更容易出現貧血。準媽媽這時可不能太大意,貧血如不及時改善,會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漸加重。
孕前鐵缺乏、營養不良、多胎妊娠、孕14周後、兩次懷孕的間隔時間短等,這些人群都需要注意預防貧血。
紅棗、紅糖、阿膠……有用麼?
孕婦補血,大棗、紅糖、阿膠等我們常說的“補血”食物,真的有效果嗎?
常說的補血主要是通過補鐵來防治缺鐵性貧血。大概是受“以色補色”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隻要是紅色的食物都可以補血,比如紅糖、櫻桃、紅豆、甜菜根、紅苋菜、花生等等。
它們之所以“紅”,是因為含有黃酮類色素、類胡蘿蔔素、醌酮色素等色素物質,比如櫻桃中的花色苷,紅甜菜中的甜菜紅。也就是說,雖然這些食物很紅,但含鐵并不多。和豬肝、鴨血這些真正富含鐵的食物比,能差到4~75倍左右。而且這些植物類食物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
這種鐵不像動物中的血紅素鐵吸收起來那麼直接,有效吸收率為2~20%,而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比它高2~3倍,不僅含鐵少,吸收率還低!
阿膠則是用驢皮煎煮、濃縮制成的,其中的鐵含量實在是少得可憐,每100克隻有0.1~0.4毫克鐵,接近豬肉的十分之一。
想補鐵,多吃富鐵食物
補鐵真正效果好的是動物性食物。比如豬肝、鴨肝、豬血、鴨血、雞血、牛肉(裡脊)等等。另外,豆制品含鐵量也比較多,而且腸道的吸收率也較高,平時要多吃一些。
但要注意,效果好也不等于可多吃!因為動物肝髒中除鐵外,膽固醇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比較高,其中膽固醇攝入過量的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不易從身體排出,攝入過多時可能帶來毒性,引起皮膚、骨骼、腦、肝等多種髒器組織病變。因此,對于動物肝髒的攝入,一般建議孕媽每周吃1-2次。
最後要提醒一點,上面提到的補血食物都是針對缺鐵性貧血類型,但貧血除了缺鐵性貧血外,還分有生理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等類型,因此,孕媽查出貧血後應及時改善和治療,遵循醫囑,找到科學的防治方法才是最佳選擇。
撰文:許嘯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