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許隸屬河南省開封市,,古稱鹹平,總面積766平方公裡,總人口60萬。先後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農業标準化示範縣、省衛生縣城、省園林縣城等稱号。
一、曆史沿革
北宋時期的開封、通許、許昌位置
1、春秋為許國地,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置通許鎮,鹹平五年(1002年)置鹹平縣(治今通許縣城),屬開封府。
2、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稱通許縣,屬開封府。元屬汴梁路。明、清屬開封府。1913年屬豫東道,1914年屬開封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
3、1949年屬陳留專區,1952年屬鄭州專區,1955年屬開封專區。1960年并入尉氏縣,1962年複置。1969年屬開封地區,1983年屬開封市。
通許縣人民廣場
通許縣鹹平湖
二、地名來曆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始置通許鎮,屬扶溝縣。宋太祖趙匡胤下诏疏浚蔡河。自京師至通許鎮,沿河設置閘門,按時開閘,調節水量,漕運暢通。取自汴京直通許國故地之義。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其與鹹州路鹹平府同名 ,易名為通許縣。
三、古迹名勝
1、龐涓墓。該墓位于通許縣城東約1.5公裡的三裡崗村西北約500米處。龐涓墓南北寬36米,東西長為36.8米,高5米。墓冢完好,呈圓丘形,西緊鄰渦河河道。
2、上倉故址。五代時後周世宗(公元955-959年)柴榮在崗上構築倉房以貯存江浙一帶交納的糧饷。當時此地叫上倉城(下倉城在今馮莊鄉小奪村,亦為柴榮所築)。
3、嶽家湖生态産業園。位于長智鎮嶽寨村北部,緊鄰縣産業集聚區,西距大廣高速2500米,東距曹植墓3500米,公園總面積一千畝,其中水體面積400畝。建設生态産業園,鄉土樹種保護園。林果采摘園,新型社區及相關配套措施。公園以兩千庫生态産業園、三萬畝林果采摘園為依托,突出休閑垂釣、林果采摘、鄉土樹種保護、休閑度假、景觀遊憩等于一體的高品位公園,成為人們回歸自然和放松身心的休閑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