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蘇古代文明

江蘇古代文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2 23:23:29

一縷曙光,從江蘇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順山集地平線上緩緩升起。

它穿透8000餘年時空,從曆史深處踏步而來,以其命名的“順山集文化”在江蘇文明史中綻放出耀眼光芒。作為目前江蘇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它是江蘇文明的肇始,也是江蘇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最早實物見證。

淮河下遊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環壕

泗洪縣城向北30裡,夏天驕陽下,連片的農田滿目蔥綠。泗洪縣博物館館長馬功熟稔地帶着新江蘇記者穿梭在大新莊的阡陌之間。難以想象,這片土地下,藏着一處8000多年前的人類遺址。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1

“順山集遺址距今約8500年至8000年,是迄今江蘇境内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在這之前,學界一直認為太湖流域距今約6500年的馬家浜文化是江蘇境内最早的史前文明遺址。可以說,順山集将江蘇文明史至少向前推進了1500年。”遺址現場,馬功介紹說。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2

2010年,南京博物院聯合泗洪縣博物館對順山集進行考古發掘。經過3年考古

工作,先後發現環壕、房址、墓地等遺存,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陶塑藝術品及碳化稻等。“遺址面積一共17.5萬平方米。”

遺址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壕溝,溝東西寬約230米、南北長約350米。“環壕有抵禦自然風險和部落進攻的雙重功能,相當于後來的護城河。在同時期聚落環壕中,順山集環壕創下了三個之最,長度最長、寬度最寬、環壕所圍攏面積最大,這也是當時整個淮河下遊流域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環壕,有專家稱它為‘中華第一壕’。”馬功感慨地說。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3

白色标注為柱洞

環壕裡是村落和古人居住的房子。根據挖掘出來的房址判斷,這裡的房子有淺地穴式和平面起建式兩種,最大的近3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平方米左右。

“房址内有幾十個柱洞,大大小小圍成圓形或橢圓形,古人們在洞中先豎起木樁,然後在木樁間編織樹枝或蘆葦,抹上泥後用火把牆體燒成紅色,蓋起一個堅固防潮的窩棚。”馬功介紹,住處從山洞或半地穴式房子演變到窩棚再到如今發現的改進式窩棚,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征。

又見炊煙升起

房址附近,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古人生火做飯的竈類遺迹,包括殘存的陶支腳、竈釜的殘片以及因火烤而成的燒結面等。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4

陶釜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5

可移動竈台

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陶器經過修補拼接後發現是一個陶竈,高約24cm,寬30cm。原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考證,這是當時中國已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陶竈。“這是可移動的竈釜組合,形狀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用的土竈相類似,可能是居住需要,如果房子裡面擁擠,可以移到屋外生火做飯,如果屋外太冷則移到屋内。”

“這裡的房子,是改進過的窩棚。”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表示,房址的發現,說明古人過上了定居生活。而陶竈,李伯謙說,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應該是最好的發現,可以稱為“中華第一竈”。

最早的“魚米之鄉”

江蘇的“蘇”字繁體寫作“蘇”,有魚有米,人們以此說江蘇是“魚米之鄉”。順山集遺址,以及離順山集遺址大約4公裡,共同構成順山集文化的韓井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水稻田,出土了碳化稻米,以及魚、鼈、蚌等水生物殘骸——這些8000多年前的實物印證了江蘇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6

碳化稻

“通過對發現的近百個單位樣品的浮選及水洗,均發現有炭化稻的存在。”林留根介紹,遺址中出土的标本經過碳14測定距今8500—8000年,而且是馴化稻,說明那時淮河流域的人們已有意識地培育稻種。此外還發現了石斧、石磨盤、石磨球等石制品,說明先民們已經用石器對稻谷進行加工。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7

石磨與盤球組合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8

陶網墜

順山集遺址和韓井遺址出土的一些陶網墜是奠定“魚米之鄉”的第二塊基石。陶網墜雖然簡陋,但帶給我們的想象是無限的:先民們帶着魚滿倉的喜悅回到部落,族人們享受豐盛的食物,圍坐一起話長短……在捕魚成為重要謀生手段之一的原始社會,小小的陶網墜帶來的更多漁獲是多麼大的技術進步。

這副生動的魚米之鄉場景,向我們展示了先民們的勤勞智慧,也給江蘇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從實用之物到審美承載

學術界一般公認,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陶技術的提高,也助力人類提升生存本領、生活質量。

順山集遺址中出土的陶器除了釜、竈等實用之物,還有衆多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器物,如泥塑人面和小熊、小雞、猴面造型的獸面,隻有巴掌大小,逼真可愛。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9

人面、獸面泥塑

遺址中還發現了精心制作的圓雕鹿角器,通體被打磨得像玉石一樣光滑,把手處野豬的獠牙、眼睛和耳朵非常清晰。“據猜測,這件鹿角器也許是身份的象征,雖然當時技術水平落後,但這些陶器和石器線條圓潤,形狀規則,挖掘出的人面、猴面等泥塑面具也說明當時的先民具有一定審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甘恢元表示,非生産生活工具的誕生,說明當時人們已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很多物品漸漸被先民賦予藝術屬性,古人的審美意識在萌芽。

影響和催生江蘇其他地區文化

順山集文化經曆了大約1000年的發展曆程。它影響乃至催生了江蘇其他地區文化。

江蘇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蘇)10

順山集文化與周邊文化遺址

首先,它北上衍生了蘇北沿海地區大伊山類型。大伊山遺址位于連雲港市灌雲縣,距離順山集遺址不到200公裡。

1984、1986年兩次考古挖掘,大伊山出土的陶器中,釜器和盛器極具代表性,其中盛器有雙耳壺和罐,前者侈口、短頸、溜肩、圓弧腹、平底;食器有平底碗、平底缽、圜丘缽,而碗、缽腹上帶有角狀把手。它們均見于順山集文化,形态上也非常類似。

山東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燕生東在《順山集文化與大伊山類型》中指出:“盡管大伊山類型在年代上與順山集文化存在一定距離,文化發展上存在缺環,但二者的陶器主體如盆形釜、短頸雙耳壺等形态特征相同或相似,說明二者同屬一個文化系統,具有前後發展的關系。換句話說,大伊山類型應由順山集文化發展而來。”

順山集文化還東進形成了青蓮崗文化,影響了龍虬莊文化。淮安青蓮崗遺址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初,當時遺址核心區因取土肥田而被破壞,“青蓮崗文化”雖然命名,但文化面貌并不清晰。2018年,淮安市清江浦區黃崗村發現了一處距今約6000—7000年的文化遺址,先民們在這裡制陶、捕魚、打獵、采集食物,其中早期的紅陶釜、鼎和陶支角等器物組合,與青蓮崗遺址發現的器物基本一緻,并且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征,這一發現讓沉浸了40餘年的“青蓮崗文化”複活了。

“研究表明,黃崗遺址所代表的青蓮崗文化就是源自順山集文化,并且與淮河中遊的雙墩遺址,以及江蘇高郵的龍虬莊遺址,山東的大汶口文化有着密切關系。”林留根表示,黃崗遺址早期遺存上承順山集文化,下接龍虬莊文化,進一步證明淮河下遊地區存在一個特征鮮明、融合南北、吸納中西、自成體系的史前考古文化譜系。

順山集文化對龍虬莊文化的影響則表現在馴化水稻上。龍虬莊遺址位于江蘇省高郵市龍虬鎮北首,是江淮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一處具有代表性的村落遺址。

1994年2月至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專家在對龍虬莊遺址進行第三次發掘時,在四個文化層中浮選出4000多粒炭化稻。出土時,炭化稻全部在土裡,上面的顆粒大而飽滿,越往下越小而雜亂,展示了水稻從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馴化過程。經專家認定,這些所有的炭化稻均為人工栽培稻。這也說明龍虬人在距今7000年至5500年間,已從事人工栽培水稻,其稻作農業經濟是順山集先民馴化水稻的一種延續。

“距今8000多年的順山集遺址是現在可以确認的并且經過論證的江蘇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從全國範圍來看,它是中國同時期較發達的早期農業文明發源地之一,也是規模最大的環壕聚落之一,它的發掘研究為厘清淮河中下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經濟形态及古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探索淮河流域乃至中國東部地區古文化交流和人群遷徙提供了重要線索。”林留根表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