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達到财務自由?大概是1991年的某個夜晚,我參加了家裡的一場大型聚餐,晚上八九點時,人将散時,夜色中,黑暗無底中,我看見一個發亮的長方形小盒子在一位中年男人手中搖晃,向在場的每一個人張揚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何時才能達到财務自由?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概是1991年的某個夜晚,我參加了家裡的一場大型聚餐,晚上八九點時,人将散時,夜色中,黑暗無底中,我看見一個發亮的長方形小盒子在一位中年男人手中搖晃,向在場的每一個人張揚着。
藍色熒光映襯着1234567890的數字,迄今我仍記得那數字光芒從黑暗中向我的眼睛逼近。
是的,一台大哥大——估摸要八千或一萬塊的大哥大。
那時,父親的一個月的工資似乎也才幾百塊,一年不過三千左右。
那台大哥大要頂我們普通家庭的幾年工資了。
萬元戶的時代還沒有走遠。當年那個中年人在我眼裡應該就是财務自由的典型代表。
時光穿梭到30年後的2020年時代。我們比以前富裕了,忙碌了,心也更累了。
無論是在城市地鐵中穿梭,還是在高架上堵車前行,在公交上觀光城市,住房、醫療、教育、工作,财務問題都是打拼者們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财務自由也是無數打工者的夢想之一。
大老闆們先賺一個億的小目标對于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現實生活是6億人月薪在1000元,Pin Duoduo們也瘋狂收割了中低層收入階級,滿足了上億人民的需求。
那麼普通人,工薪階層是否有機會财務自由呢?
個人以為主要是看财務自由的定義。
常規來說,财務自由是指一個人錢花不完,不用再工作。再流行一些的定義是:被動收入超過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可以指投資理财或房租等其他收入,主動收入即以個人時間和工作換取收入,但是一旦停止,主動收入即停止。
我理解的财務自由是:正常月度開支的200倍,即假如家庭收入為1萬多元每月,每月開支為6000元,按照200倍計算,那麼通過10年至15年時間達到120萬元的存款或本金,即為财務自由。
200個月收入也就是大約16年的家庭開支。
假如擁有了16年收入的本金,所謂财務自由并不是指完全躺着不動,天天在家喝着肥宅水對着電視或手機,而是指擁有随時停止下來,給予自己調整、轉化方向,甚至是按照自己個人興趣愛好的方向去發展的機會和時間。
即使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有了16年的基本開支儲備,一個家庭或個人也擁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
同時,财務自由不表示不工作,或無收入。一方面可以考慮一半存款投入穩定的儲蓄或債基理财等,四分之一定投或其他投資,另外四分之一可考慮回報高但有一定風險的投入項目。
與此同時,家中如有一位繼續工作的成員也可增加整個家庭抗風險能力和本金積累。
在能保證最低限度年化4%收益的情況下,120萬一年基本也有5萬增量收入,可作為基本生活保障。
财務自由之後,人的相應支出一般也會相應降低,出行、外出就餐等都會有所縮減。在國外流行的“Fire”一族也是通過儲蓄、理财、降低開支,來最終達到财務自由。
所以所謂的财務自由隻是合理儲蓄,控制開支,有本金和理财基礎,規劃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給自己和家庭階段性的時間和空間、經濟上的自由。
尤其是時間上的自由,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個人時間完全被侵占,自我逐步消失。
當然每個家庭所在城市,經濟水平不一,6000元月開支隻是比喻。對于每月開支2萬以上家庭的,可能500萬現金才是最低門檻。對于月支出3000元家庭,60萬現金已經是個高保障的數字。因人因家庭而異。
财務自由是一種狀态,和一種生活的心态、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那個絕對數字。
即使有一天,你我真的财務自由了,仍然需要面對一個問題:每天大把時間做什麼去?即使你有了孩子,接送上學之外還是有8小時自由。
沒有終極方向的人,一段時間後要麼無聊空虛,要麼.....繼續去上班?這是否違背了财務自由的初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