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咕咚
從5.1分上升至7.4分,《青春環遊記》從第一季到第二季,豆瓣評分節目口碑呈現出跨越式增長,這為第三季的“重磅歸來”埋下了伏筆。
乘着上一季節目的口碑東風,在行業普遍招商難的當下,浙江衛視推出的文化旅遊探索類綜藝《青春環遊記》第三季與海天金标生抽醬油、七貓APP、上好佳鮮蝦條、貝因美愛加奶粉、熊貓不走蛋糕、喜臨門、金絲猴麥麗素等高國民度的品牌同時合作,節目影響力可見一斑。
背靠如此多“金主爸爸”的支持,《青春環遊記3》的口碑卻不增反減,在微博、豆瓣等平台有大量吐槽廣告多的評論:“這一季青春環遊記也太難看了吧!!全是廣告 無聊透頂!!!2才是yyds”、“花絮加廣告=正片是嗎?第二季剪輯師辭職了?”、“一個多小時就看個廣告呗”……
不止于對于節目廣告的吐槽,觀衆對于綜藝内容也大表失望,“本來以為是下飯綜藝,看了以後飯都吃不下去”、“原本的組合拆散後變得四不像”、“節目變味了,一直追的一個節目”……
根據讀娛君觀察,這些評論大都是由往季節目忠實觀衆所發,字裡行間都流露出對節目的失望之心。行至第三季,原本有一手好牌的《青春環遊記》緣何遭遇口碑滑鐵盧呢?“金主爸爸”過多反倒成為了負累了嗎?
定制遊戲照搬熱點,營銷不成反招黑從前期節目來看,文化旅行與遊戲體驗是《青春環遊記3》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兩大部分内容大多時候都是割裂的,原因在于有部分遊戲是導演組抛開節目本身的立意,為合作品牌所定制的,默契食材升級版、在長頸鹿莊園的默契遊戲這兩個遊戲是典型代表。
前者是在做飯的場景中玩一二三木頭人,核心目的在為海天金标生抽醬油提供植入空間。為此,後期剪輯用十來個鏡頭着重放大了範丞丞打開醬油的過程,為産品露出提供了足夠的時長。
時長的确有了,但範丞丞口手并用艱難開醬油、取拉環的過程中,多次被懲罰喝苦茶,外加“這邊還在開醬油”等花字渲染,傳遞出在遊戲的情境下醬油不易打開的信号,給大衆留下了産品難開的印象。而此時,節目花字卻寫着“海天金标生抽,開蓋超快捷”的内容,簡直是赤裸裸的諷刺。
複盤這一整段遊戲内容,其意義在于,要體現海鮮金标生抽醬油做飯好吃,而且容易打開的産品賣點,前者需要嘉賓的廚藝配合,後者按正常的思維邏輯來看,要凸顯産拍開蓋快捷的特性,應該是就算在緊張的氛圍中也迅速打開蓋子,而不是像範丞丞那樣為了開蓋表情猙獰、手忙腳亂,還為此被罰了好幾杯苦茶。
讀娛君認為,要傳遞醬油易開這一賣點也不難,就像花字上寫着産品有易撕口,範丞丞隻需要提前用心了解一下産品,便可以做到在遊戲過程中快速打開,而不是手口并用、狼狽不已地博眼球了。而這也側面體現出,因嘉賓之于品牌的産品極度不熟悉,使得他們的表現之于大衆而言也缺乏說服力,難以讓品牌最初的訴求落地。
同樣的,在第二期節目中,嘉賓們參觀完長頸鹿之後,一起坐下來玩遊戲的過程中,範丞丞提出了吃水果蘸生抽的吃法,突出海天金标生抽醬油在做飯以外的吃法,普及産品的新賣點。在他的提議下,周圍的人紛紛附和嘗試,但大都是一幅“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盡力在表演”的狀态,也沒能激活屏幕前觀衆對于這一吃法的興趣,一定程度上與節目嘉賓完全是照搬網紅吃法有關。
讀娛君認為,作為一檔上星的文化旅遊綜藝,《青春環遊記》不應該完全複制網絡熱點進行廣告植入,而是應該基于熱點與節目自身的屬性相結合進行衍生。水果蘸醬油的吃法,在潮汕、閩南地區盛行,并經由短視頻、社交網站等渠道傳播開來,但絕大多數人隻知吃法卻不知緣由,而以文化旅遊定位的《青春環遊記》正好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輸出。
舉個例子,導演組可以選擇在潮汕、閩南等地區錄制時,或是邀請了籍貫是潮汕閩南地區的明星嘉賓時,引出水果蘸生抽醬油的吃法,在邀請嘉賓們嘗試的過程中,講解當地人愛這樣吃的原理,從而讓觀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起到了輸出地方美食文化、淡化了廣告植入痕迹的雙重效果,并強化了品牌産品的文化底蘊,在潛移默化間也起到了不錯的營銷效果,這也說明節目内容與廣告植入是可以完美融為一體的。
客觀來說,從吳彤所說最近很火的遊戲“123木頭人”到“水果蘸醬油”的吃法,《青春環遊記》為品牌方定制的遊戲,都沒有很好地與節目進行創新融合,在生搬硬套間反倒是暴露出節目組與嘉賓在操盤商業植入上的“拿來主義”,最終既沒有完全凸顯産品的優點,還在反向為産品招黑,也沒有與節目主題一脈相承,進入到“雙輸”的尴尬境地。
不止于定制遊戲,定制中插廣告也是《青春環遊記3》為品牌商提供的廣告權益之一,這也是嘉賓們必須完成的“作業”。
像賈玲、楊迪、宋小寶、範丞丞等常年活躍在各大綜藝節目的嘉賓,對于中插廣告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例如,當節目一開始範丞丞說到“今年是生抽”時,楊迪便立馬提醒道“海天醬油金标生抽八個字要說清楚”,不難看出,商業植入的注意事項已經刻在了嘉賓們的DNA了,但久而久之嘉賓們似乎也對于商業植入有了疲憊感,成為了沒有感情的商業植入機器。
在第一期最後的遊戲環節中,楊迪在中途說“玩遊戲玩餓了 我非常懷念集市上吃的海天美食,海天美食真的非常香,海天生抽炒菜就是香香香……”,範丞丞則緊接着說:“不愧是這銷售六十年多的國民品牌,我小時候就在吃,真是青春的味道。”
從二人的對話來看,這一段商業植入的訴求在于海天金标生抽醬油炒菜香讓人回味無窮、以及曆史悠久的國民品牌又不失青春氣息的兩大信息。但在此過程中,範丞丞全程盯着提詞器念題詞,像沒有感情的植入機器一般,讓觀衆很難産生“我也是從小吃到大”的情感共鳴以及“我也要去買來做飯吃”的行動欲望。
當前,《青春環遊記》的廣告植入大都是段落式穿插在節目中,中插廣告生硬的例子還有很多。在第二期節目,楊洋與楊迪從一段關于睡眠的寒暄引出床墊廣告,植入痕迹十分嚴重,且不太符合生活邏輯,在用戶了解節目組的植入套路之後,若不是嘉賓的忠粉,大概率地會選擇跳過該段落。
相對劇集而言,綜藝的中插廣告處理方式相對靈活,而《青春環遊記3》依然選擇了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拼接,外加嘉賓也如沒有感情的廣告機器一般,影響了用戶觀看體驗,也一定程度削弱了廣告植入的效果,這是之于節目品牌、商業品牌雙向減分的做法。讀娛君認為,從定制的遊戲到定制的中插廣告,《青春環遊記3》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要做到定制遊戲與内容契合,定制中插廣告與生活接軌,隻有這樣,在滿足觀衆興趣點的同時,也能夠戳中觀衆的消費欲。
廣告口密集,品牌曝光頻繁除了節目開場、結束兩大廣告口播,《青春環遊記3》還有三個“下節預告、正在播出”的廣告口,整期節目至少有5次品牌相關的口播内容,合作品牌或是整體出現,或是組合式出現。客觀來說,在時長隻有一個小時的綜藝節目裡,廣告節點的次數也是相對較高的。
除了通過高頻次的常規口播進行品牌曝光之外,《青春環遊記》還為品牌提供了轉場空境、花字、角标、地貼等多種廣告權益,為品牌方的曝光提供多元化的表現空間。
從前兩期節目來看,品牌露出的形式氛圍兩種:
一種是實物露出。借助貼紙、産品等道具融入到節目場景中。在節目的各個體驗環節中,都有海天金标生抽醬油相關的地貼、牆貼,以及産品實物、帶有品牌logo的抱枕等。不僅如此,随着後期技術的發展,還有不少品牌logo是靠後期剪輯增加到場景中的,仿佛如真道具一般。例如,首期節目中,在嘉賓們去集市所坐的大巴裡,除了廣告貼紙、抱枕之外,在汪蘇泷前面的座位和最後一排中間的座位上,後期還“貼”上了海天金标生抽醬油的品牌logo,或是工作人員不夠細緻,這些後期增加的logo時有時無,還出現了穿幫的現象。
這些品牌logo的密集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節目的視覺效果。從全景來看,這些物料與節目的場景不搭,比如,嘉賓學習蘇繡的工作室整體風格是古香古色的,海鮮金标生抽作為廚房用品融入到這一場景極不協調,破壞了原有的文化氛圍,可以說是大煞風景。從近景來看,嘉賓特寫的背景也大都有品牌logo相關的元素,并占據畫面很大的比例。
某種意義而言,《青春環遊記3》為了滿足“金主爸爸”們的廣告權益,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節目本身的内容品質,是因商業性犧牲藝術性的一大表現。
另一種是單獨拍攝品牌相關的物料當做空鏡來用,通過後期剪穿插到節目裡。
在遊戲過程中穿插廣告空境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穿插純品牌空境,這類空境大多比較精美,比如在猜歌遊戲中多次出現的七貓品牌LOGO的空境,還搭配了與之同色系的花卉、擺件等,整體觀感不錯,重複使用率高。
具體來看,在遊戲開始前,導演引入話題的過程中,會插入一到兩個廣告空境;在遊戲輪次交替過程中,如在含有國風元素歌曲的遊戲環節中,播放下一個人的歌單之前會插入七貓等品牌的空境;在遊戲結束後,轉向另一環節的過程中,則會“品牌空境 戶外風景空境”交替的形式進行一到兩輪過渡,這樣周期性出現的大量廣告空境,給人一種“在廣告中看節目”的感覺。
另一種是在遊戲主場景内,以品牌logo廣告牌為前景,以所有的嘉賓為背景,以前實後虛的方式突出廣告品牌,在首期節目最後的遊戲環節中,海鮮生抽、七貓、貝因美愛加奶粉、上好佳鮮蝦條都以這樣的方式出現。
客觀來說,在遊戲過程中,高頻次的穿插廣告空境非常影響用戶的觀看體驗。尤其《青春環遊記3》遊戲的特質在于,觀衆能夠沉浸式參與答題,品牌廣告空境的頻繁出現,打斷了觀衆的思緒,讓觀衆在遊戲過程中“跳進跳出”,難以專注于内容本身,也使得品牌空有曝光,難有銷量與口碑。
從目前所播的兩期節目來看,一心隻為品牌服務的《青春環遊記3》,面對金主爸爸的各式需求,在節目制作上幾乎忘記了初心,而在商業植入上似乎過于追求“量”的完成,一味地追求品牌露出,卻并不注重植入方式的合理性與轉換率,最終也難以讓品牌方真正受益。
集齊了七家國民大品牌,這說明《青春環遊記》這一IP的吸金能力,在此過程中,也集齊了新老觀衆針對廣告植入的吐槽,這也說明《青春環遊記3》在商務植入上的種種缺陷,以眼前利益犧牲了節目IP的長遠價值,極有可能在失了民心的同時,最終也丢了商譽。
讀娛君認為,品牌贊助是綜藝節目的經濟支撐,綜藝節目是品牌營銷的重要載體,二者屬于相互成全的關系,《青春環遊記3》之所以開播即“群嘲”,原因在于綜藝在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未能保持平衡,也就是說,品牌合作并非原罪,“罪過”在于合作方式,那麼,後續節目組是否會對此進行調整與升級,還待觀望。
*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