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使用手機時我們最擔心的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手機掉地上了,而另一個則是掉水裡。擔心掉地上的我們可以給手機戴個套增加一層保護。但是擔心掉水裡這個問題隻能靠手機自身的防護來解決,那怎樣的手機才能防水呢?防水性能的好壞又怎麼判斷呢?
IP 防護等級
手機或其他3C數碼産品是否防水,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該産品是否表明具備IP防水等級作為依據。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字所組成,第1個數字表示電器防塵、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級,第2個數字表示電器防濕氣、防水侵入的密閉程度,數字越大表示其防護等級越高。
索尼Z3 (IP65/68)
Z3 标稱的防護等級是IP65/68。這裡出現了兩組數字,首先前面的6是防塵等級,而後面的5和8,我們可以理解為IP65是防水壓的等級,Z3 隻能用IPX5低壓水柱沖洗,不能用IPX6的高壓水柱沖洗,這應該是USB口和耳機口使用無防水蓋設計所導緻的。
而IP68指的是防水泡的等級,Z3 能夠在1.5米水深泡30分鐘。所以這IP65和IP68必須寫在一起才能正确說明Z3 的防護級别。
Apple Watch(IPX7)
前面說了IP防護等級是由兩個數字組成的,但是并不一定兩個數字都要表示,比如Apple Watch隻說了支持IPX7防水,它能在深達1米的水中進行30分鐘的浸泡不受影響。這裡并沒有說明防塵等級。
防水設計
防水手機的設計其實由來已久,早在1999年,愛立信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防水手機R250PRO,該機采用鎂金屬機身設計,縫隙中加入橡膠處理,此外還對諸多細節做了特殊處理。到了2010年摩托羅拉DEFY更是把三防手機這個概念帶到人們的視野中,但那時候防水手機的造型十分臃腫,各個接口都使用了防塵塞蓋的嚴嚴實實。
直到Z3 和S7e的出現才改變了大家對防水手機外觀醜陋的看法,通過機身内部的密封處理和對納米塗層的使用,防水手機也能變得輕薄,而且USB接口和耳機接口都能裸露在外了。可以預見,防水功能将逐步成為智能手機的标配功能,而不再是一個附屬的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