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詞語在人們的廣泛運用中,現在的意思,已偏離了它們的本意。下面這三個詞,本意就讓我們腦洞大開,長見識!
“楷模”原是兩種樹
人們常把有高風亮節、能起表率作用的人,贊譽為“楷模”,以昭示大家向其學習。“楷模”二字都帶“木”字旁,這是因為“楷”和“模”原本是兩種樹木的名稱。
清人汪灏等所著的《廣群芳譜》和清人劉獻廷所著的《廣陽雜記》中,都記述過這兩種樹。楷樹又名黃連木,系落葉喬木,果實橢圓形,紅色,木材紋理細緻。相傳這種樹最早生長在孔子墓旁,樹幹挺拔,枝葉繁茂,巍然屹立,似為衆樹的榜樣。模樹,樹葉随季節變化,春天青翠碧綠,夏季赤紅如血,秋日變白,冬日變黑,因其色澤純正,“不染塵俗”,亦為諸樹之榜樣,相傳此樹最早生長在周公姬旦的墓旁。
正因為楷樹生長在萬世師表的孔聖人墓旁,模樹生長在至聖先哲的周公墓旁,又具有上述“美德”,可以以樹喻人,故把人的模範行為、榜樣作用和為人師表的風範,稱之為“楷模”。
“猶豫”原是兩種動物
“猶豫”是人們常用的一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遲疑不決的樣子。
其實,“猶”和“豫”原是兩種動物。猶,猴屬,又叫猶猢。郦道元在《水經注》中詳細地描寫了這種動物的性狀:“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岩樹,一騰百丈,或三百丈,順往倒返,乘空若飛。”也有人說猶猢長得像麂子,還有人說“猶”就是長達五尺的大狗。給《史記》注索隐的司馬貞引用他人的話說“猶”:“印鼻,長尾,性多疑。”也就是說其高鼻子、長尾巴,性情多疑,一旦發現有風吹草動,立馬爬到樹上觀察敵情,沒有發現什麼動靜,又從樹上溜下來,四處張望,突然又開始生疑,又爬回樹上觀察……如此這般不停地折騰自己。
“豫”是一種古象,河南簡稱“豫”,就是因為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森林茂盛,盛産古象,故而被稱為“豫州”的。不過這種古象跟今天的大象不大一樣,它們身軀龐大,動作不靈巧,行動起來總是搖搖晃晃地,好像拿不定主意。老子的《道德經》有言,“豫兮,若冬涉川”,直譯便是“豫這種古象行動就像在冬天涉過河流一樣”,可見有多麼小心翼翼,有多麼猶豫不決。
兩種動物的共同點都是拿不定主意,所以人們就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形容遲疑不決的樣子。
“吝啬”原是兩個人
傳說在很久以前,吝先生到城裡辦事,半路上遇到了啬先生。兩人一路上說說笑笑挺投機,便結交為友。分手時,兩人相約,中秋節到烏有山子虛亭飲酒賞月,并約定好吝先生攜酒,啬先生備菜。但其實兩個人都十分小氣,不舍得花一分錢。
中秋節,兩人按約準時到了烏有山子虛亭。兩人見對方都是空手而來,尴尬地相視了一會兒,而後哈哈大笑,落座于石桌旁。坐了一會兒,吝先生首先站起來,用手做酒杯狀,遙指高空,朗聲說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請啬兄開懷暢飲。”啬先生也毫不示弱,随即伸出兩個手指做筷子,指着荷塘深情地說:“池中遊魚,魚做萊,請吝先生大飽口福。”就這樣,二人假裝觥籌交錯,互敬互讓,好不高興。吝先生手起嘴動,咂得直響,還自誇道:“好酒、好菜!山珍海味也無法相比。”
過往遊客看到兩人如癡如醉、荒唐可笑的舉動,無不捧腹大笑。其中一位遊客認識吝、啬二人,便風趣地挖苦道:“今日兩位仁兄賞月,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着是吝啬人,死後是吝啬鬼。”自此,“吝啬”一詞便傳播開來,形容那些刻薄小氣的人。
怎樣寫出好作文?“簡妙作文法”讓孩子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範文 示例,有講解,有标注,提升寫作,立竿見影!2017年《簡妙作文》正在預訂中,點擊下方圖片,即可了解這本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