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基礎是與土層直接接觸部分,承受建築全部荷載,并把這些荷載轉給地基。
建築基礎按所使用的材料分類:1、 磚基礎
所用的磚是一種取材容易價格低廉的材料。由于磚的強度、耐久性均較差,故磚基礎多用于地基土質好、地下水位低、五層以下的磚木結構或磚混結構建築。磚基礎采用台階式向下逐級放大,稱大放腳。
2、灰土基礎
在地下水位比較低的地區,可以在磚基礎下作灰土墊層。由于灰土墊層按基礎計算,所以叫灰土基礎。灰土基礎是由石灰與粘土加适量水拌和夯實而成。
5、混凝土基礎
混凝土基礎具有堅固、耐久、耐水、剛性角大的特點,常用于有地下水和冰凍作用的地方。由于混凝土是可塑的,基礎斷面不僅可以做成矩形和梯形,當底面寬度b≥200mm時還可以做成錐形,錐形斷面能節約混凝土,從而減輕基礎自重。 為了節約混凝土從而節約水泥,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徑不超過300mm的毛石。這種混凝土稱為毛石混凝土。
6、砂墊層基礎
當地基軟弱土層較厚且基礎的埋深及尺寸受限制時,可以采用砂墊層基礎。砂墊層一般用粗砂、中砂或級配礫石,經機械振動加水分層夯實而成。
7、鋼筋混凝土基礎
當建築物的荷載較大而地基承載能力較小時,基礎底面B必須加寬,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做基礎,勢必加大基礎的深度,這樣很不經濟。如果在混凝土基礎的底部配以鋼筋,利用鋼筋來承受拉應力,使基礎底部能夠承受較大的彎矩,這時,基礎寬度不受剛性角的限制,故稱鋼筋混凝土基礎為非剛性基礎或柔性基礎。
8、樁基礎
當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的軟弱土層厚度在5m以上,基礎不能埋在軟弱土層内或對軟弱土層進行人工處理困難或不經濟時,常采用樁基礎。采用樁基礎能節省基礎材料,減少挖填土方量,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縮短工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喵:請你們不要強奸我的靈魂!
,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