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提問:
前段時間和上高中的女兒“爆發”了一次沖突:我看了兩本她書架上的書,住校回來的她知道後反應很強烈,說不許任何人看她的書,即使是媽媽看過的書也不能要了,不但很生氣,而且自己立刻跑去書店重新買了兩本新書,氣頭上的我感覺是被嫌棄和不尊重了(就是說理性上我可以接受,但從感情上不太能接受)。事後我也察覺到,孩子長大了,她的邊界和底線我們都應該尊重。
想要尊重她,先要理解她,因此我想弄明白,她這種對書的潔癖意味着什麼,這種習慣自小就有,并不是進入青春期才有的;她的潔癖也不是針對所有事物,比如她可以忍受自己的書桌、房間亂七八糟,唯獨書架卻整潔得連一本書的位置都不可以放錯。
本期心理專家團專家蔣碩(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賽林納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
首先對這位媽媽表示同情。與潔癖人士(我們應盡量慎用“患者”一詞)相處,很不容易,無論物質、時間、精神與行為方面,都需要額外付出,也難免迷惑困擾。而由此我們也可意識到,潔癖人士本人的生活,恐怕更為艱辛。以下簡要談談關于潔癖的種種,願大家嘗試彼此理解,尋求和諧共處的可能。
為什麼會有潔癖?
潔癖屬于強迫症的一種,而強迫症(或強迫傾向)是一種常見精神問題,指“明知自身存在某些過度思維或行為而不能控制或去除”。其表現大體可分三類:
第一類,對“幹淨衛生”的過度要求:表現為反複清洗、消毒,對污穢、細菌極為抗拒,甚至對間接信息(如電影鏡頭、他人談論)也有激烈反應,可能伴發疑病恐懼症(新冠疫情期間多發類似症狀)。
第二類,對“秩序”的過度要求:表現為刻闆行為,對物品擺放位置、事務程序、操控方式等,有嚴格乃至苛刻的規則,一旦打亂,立即陷入焦慮甚至情緒崩潰。
第三類,對“人際隔離”的過度要求:表現為排斥與人的接觸,将他人的肢體、衣物、用品或間接信息視為(程度不等的)不潔,往往封閉私人空間、劃分專屬物品、不願使用公共設施、人際關系疏離,或導緻性行為障礙(奇妙的是,這類症狀多數與社會成就和自尊程度正相關)。
心理學研究認為,先天基因傾向和後天環境影響均可能導緻強迫症的形成,具體到潔癖,既與性格(相對脆弱、易感,追求完美而常産生不完善感)也與成長經曆(壓力環境、特殊事件、行為或觀念訓練)有關。具體到每位潔癖人士,個體表現不一而足,成因更是複雜多樣。在這裡,我們隻需要明确一件事:潔癖像膚色發色一樣,也像感冒咳嗽一樣,是人的一種存在形态,我們要允許這種存在。
潔癖要治嗎?
作為潔癖人士的親友不容易,社會人際環境中對潔癖人士的歧視(或者說嫌棄)也很普遍。那麼,把潔癖治好不就行了嗎?并不是。
心理工作的宗旨,并不是将所有個體都規整成為(哪怕是健康的)統一形态,而是以個體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為基礎,幫助每個人自由、積極發展。這就涉及到個體的自我意願。如果潔癖人士為潔癖而痛苦,希望改變,那麼可以通過一系列治療幹預和心理咨詢,逐漸嘗試矯正。而如果潔癖人士能與潔癖共處,找到适應性的生活方式,不感到(或能承受)痛苦,甚至産生心理收益,那就大可不必治療或咨詢(也可以将“與潔癖共處”作為目标進行咨詢)。
總之,一切以潔癖人士本人意願為準,因為比起維系潔癖的生活成本,改變潔癖的代價可能更高,而這個代價,并沒有人能替他們承擔。
“敬而遠之”外的其他可能
那麼,身為潔癖親友該怎麼辦?敬而遠之,讓他們孤家寡人地活下去,還是無奈強忍,直到忍無可忍?不如試試以下幾點: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