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y Peukert今年37歲,德國人。
跟丈夫相遇後,她就搬到了尼加拉瓜,過上了更野性的生活。
她之前生過三個娃,第一個在診所生的,第二個在家由助産士幫忙生的,到了第三個,她感覺助産士都多餘了。
今年,她生下了第四個娃,
這次,她決定要去太平洋裡生…
為了在大海裡生娃,她提前好幾周開始觀察大海的潮水,确保自己生娃時不會被海浪沖走…
2月27号,她感覺自己要生了。
于是,立刻把家裡的幾個娃送到朋友家。
然後她丈夫帶上毛巾,紗布,一個可以用來接胎盤的帶篩子的碗。
開着車,帶着她來到尼加拉瓜的海岸邊。
Josy就蹲在海水裡,
海浪一輪接一輪拍打着她的背。
經過一輪宮縮…
孩子成功在太平洋的海水中誕生了…
Josy抱着臍帶還沒剪斷的孩子,在海水中又坐了一會。
給了他第一個愛的抱抱..
然後,他們把寶寶用毛巾包好,
Josy又去海裡清洗了一下。
最後,她穿上衣服,就和老公兒子回家,然後三個人直接躺床上休息了。
到了晚上,他們用行李秤一稱,兒子重3.5kg,看上去非常健康。
對這次大海中分娩的經曆,Josy非常滿意。
“海浪和我的宮縮有着相同的節奏,舒緩的水流真的讓我感覺很舒服。”
“我腳下是松軟的火山砂,它提醒我,在天堂和大地之間除了生命,沒有别的了。”
“我完全沒有任何恐慌和擔憂,隻有我,我的伴侶,還有海浪,那是美妙的體驗。”
而她之所以不想再去醫院分娩,可能也是跟第一次不太愉快的經曆有關。
“我第一次在診所生的,那次給我留下了精神創傷。第二次我在家生的,到了第三次我感覺助産士來我家都多餘了。”
“我隻想無憂無慮地生一次。”
“這次,我沒有預約醫生,沒有掃描,也沒有外界的影響。”
“我們沒有預産期,沒有寶寶哪天之前必須到來的截止日期,我們相信寶寶最後會自己出來。”
為了紀念兒子在大海裡出生,夫妻倆在他的中間名加上了Ocean。
他們發現,這個大海裡出生的寶寶特别平靜,很容易滿足。
“隻要他在媽媽的懷抱裡,他就很滿足。他放松得就像還在我肚子裡一樣。”
後來,Josy把自己海中分娩的視頻po到了ins。
這一po引發了一輪巨大的争議。
有人稱贊她牛X。
“這媽媽是個傳奇!幸運的寶寶!自然就是你需要的一切。”
“我一直在想鹽水對傷口愈合會有多麼大的幫助——恭喜!”
“迷上這個在大海裡自己生娃的女人了。”
但也有人表示非常不理解。
“萬一出現意外怎麼辦? 為啥啊????”
“在這種到處都是沙子的地方?水裡生——可,沙子裡生——不可。”
“這樣衛生嗎?海裡有很多細菌。”
“對寶寶來說這刺激也太大了吧——一下從溫暖的子宮來到冰冷的海水裡。”
Josy回複說,寶寶出生在陽光燦爛的中午,當天溫度35度,所以并不擔心他會冷。至于那些可以通過水傳播的感染,她也不擔心。
“他非常健康,我做了一切所需的研究來确保當天分娩能更安全。”
“對我和這個寶寶來說,我想通過自己的護理跟他建立完全的連接。
這次懷孕是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禮物。”
不過,産科護士Liesel Teen并不建議其他人效仿。
“無人協助的分娩會增加媽媽和寶寶的風險,因為分娩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并發症,如果這些症狀沒有被及時識别并幹預治療可能會增加産婦和孩子的死亡風險。
另外在大海裡分娩,海水溫度,海浪,潮汐不可預測,海水中如果存在有害細菌,也可能造成感染風險。”
看完護士的說法,再去看看Josy的分娩,感覺她心也是有點大...
幸虧孩子健健康康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