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的認知中,評價一塊表的好壞往往都是其精準度,沒有誤差或者絕對小的誤差那麼一定是個“好表”。萬湖小編認為石英表因其結構問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可是機械表的誤差,那是一定存在的,這也是數百年來無數制表師不斷追求與突破的方向。
如果一隻十六世紀的表,一天大約誤差六十分鐘左右,這并不奇怪,因當時的針隻有一支時針。
若是十七、十八世紀的表大約誤差三十分鐘左右,也算是正常。
從十九世紀開始,有一些名匠所作的好表一天誤差就可達到十秒内,但通用表一天五分鐘内就算不錯了。
自1850年後,一級好表誤差十秒内都沒問題。一般表一天誤差是二、三分鐘也算是很正常。因年代遠,發條彈力疲乏,零件磨損,在不更換零件的情況下,一點小誤差是難免的。
而在現代制表工藝中,機械表的誤差不斷的被技術所突破。而每個品牌,都有其誤差标準。
GB/T14256國标優等品的誤差範圍還是令人滿意的,常規的瑞士機械表也有正負15秒内的誤差允許。
目前市面上天文台認證(COSC)誤差範圍受到衆多瑞士大品牌的認可,勞力士、百年靈、蕭邦、美度、天梭等數十個品牌都是其重要的認證品牌。特别像勞力士,基本是每塊都是手表都要求經過天文台認證。
每個品牌因為其技術問題,所對誤差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無論是蕭邦QF認證,還是歐米茄至臻天文台,再到雙P印記,精準度不斷被刷新。
數年前,勞力士提出的保修五年的标準後,繼而又高調宣布”Superlative Chronometer Officially Certified”(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誤差範圍是多少?-2s/d~ 2s/d!
誤差每縮小1秒,所涉及的方面不單單隻是擺輪遊絲,還考慮到勞力士的齒輪的打磨,寶石、軸的光潔度,油的粘性,零件材質等方方面面的綜合改動。可想而知這是有多大的工程。可想而知勞力士在超級天文台上的付出。
而且勞力士手表的微調裝置使得勞力士表在穩定性方面特别的優異,所以也就有表友常說的誤差一天隻有一秒的情況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