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暖和,養蜂人可能會發現,蜂巢門口會有聚集的蜜蜂。特别是晚上,有蜂結團停在蜂巢門口。這是什麼原因,是好事還是壞事情呢?
蜂巢是蜜蜂的家,如果不是為了采集,蜜蜂基本上呆在蜂巢裡撫子釀造,為蜂群繁衍而工作。特别在繁殖期,工蜂必須為了維持蜂巢溫度,保證幼蟲發育而留在蜂巢,隻有密集的蜂才能撫育出健康的幼蜂。
可是在某些情況下,蜜蜂也不會呆在蜂巢裡的。
一,蜂巢裡悶熱缺氧,呆着不舒服。
蜂要密養,可是蜂箱在外面經受日曬雨淋,任何氣候變化都會影響到蜂巢溫度。那麼多蜂在一起,任何躁動都會使蜂巢溫度升高。當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蜂巢溫度就可能更高。而進入夏天三十幾攝氏度的溫度是很常見的,這樣蜂巢溫度就很可能過高了。這時候,如果沒有采集的任務,沒有幼蟲需要護佑,有些工蜂就會跑到蜂巢門口涼快。
所以,如果蜂巢門口出現蜜蜂聚集,多半是蜂巢溫度高了,蜂群強盛了,沒事可幹,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可以說也算好事情,證明蜂群并不弱。
此時要做的就是擴大蜂巢空間,檢查一下蜂巢脾間距是否太小了?把蜂路拉到1.5厘米左右,便于通風透氣。如果有六脾以上蜂巢脾,最好能加上繼箱,這樣這樣在不增加巢脾的情況下,蜂巢空間大多了,巢箱就陰涼舒适的多。
二,試飛蜂太多,不能及時歸巢,聚集在蜂巢門口。
如果批量大,每天出巢的幼蜂很多,到了試飛的日子,這些幼蜂會集中出巢飛行。幼蜂試飛一般在下午4:00左右,溫度低時會提前,溫度高時會延遲。但每個蜂群幼蜂試飛時會集中進行,開始試飛的幼蜂會召喚蜂巢裡的幼蜂出巢試飛,就如分蜂飛逃一樣,試飛的幼蜂會越來越多。
但幼蜂試飛和分蜂飛逃是有明顯的區别的,幼蜂試飛會在下午進行,隻在蜂巢門口成直線飛舞,不會飛遠也不會飛高。分蜂飛逃一般在上午進行,除非上午天氣不适宜時才可能在下午。飛逃工蜂會沖出蜂巢門,在半空盤旋飛舞,發出大的嗡嗡聲。飛舞時的方向和位置與試飛幼蜂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幼蜂試飛完畢,會迅速歸巢。大量幼蜂一起歸巢,就不能順利的進入巢門,甚至使蜂巢門堵塞,讓采集蜂也不能順利歸巢,這樣蜂巢門口就會聚集很多的蜂。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表示蜂群繁盛,是好事情。
三,在處女王交尾期間,蜂巢門口聚集蜜蜂,可能是歸巢的蜂王沒能進入蜂巢。
蜂王交尾工蜂并不會跟随,但這并不表示工蜂對蜂王交尾漠不關心。蜂王出巢後,有許多工蜂會守在蜂巢門口,等待蜂王歸巢。有時候,蜂巢門口聚集的工蜂過多,歸來的蜂王不能及時進入蜂巢,會停留在蜂巢外面。這時會引來更多的工蜂圍着蜂王,使蜂王歸巢更加困難。雖然這是工蜂對蜂王的愛,但是也可能給蜂王帶來危險,如果在外面停留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工蜂的攻擊。
在蜂王交尾期間要留心蜂巢門口的情況,特别是晴好天氣,蜂王有可能出巢飛行的時候要注意。如果蜂巢門口有大量工蜂聚集,可能是工蜂堵住了蜂巢門,讓蜂王不能順利歸巢。這時候要撥開蜂團檢查一下是否有蜂王?如果有要幫助蜂王進入蜂巢,不能長期停留在外面。
四,晚上蜂巢門口,聚集的蜂很多,要防止敵害的侵入。
在晚上采集蜂歸巢,蜂巢的蜜蜂更多,為了涼快,很多無事可幹的工蜂可能會跑到蜂巢門口去。這時聚集的蜂可能比白天要多得多,這也是正常現象。
但是,也會有不正常現象發生。氣候溫暖時有很多敵害也侵犯蜂群的。比如,蟾蜍,蠟蛾都是夜晚入侵蜂巢。
蟾蜍也叫癞蛤蟆,我們都以為是莊稼的好朋友,專吃害蟲。可蟾蜍是分不清害蟲還是益蟲的,蜜蜂也是蟾蜍喜歡吃的。蟾蜍愛在晚上活動,會在蜂巢門口直接吃守衛蜂。而蜂群為了抵抗蟾蜍的侵略,會聚集在蜂巢門口對付蟾蜍。但無論工蜂怎樣反抗,蟾蜍是絲毫不怕的,蟄針根本不會在乎,一口一個會迅速的吃掉工蜂。
蠟蛾也在晚上趁機鑽入蜂巢,發現有蠟蛾侵入,守衛蜂也會增多對付蠟蛾。
這兩種情況在意蜂中比較多,中蜂面對不可戰勝的敵害,可能會躲在蜂巢,放棄抵抗。
所以,養意蜂的人一定要注意,在夜晚時,要巡視蜂門口是否有蟾蜍,蠟蛾等敵害入侵蜂巢,要幫助工蜂趕走。一隻蟾蜍,一晚上可以吃20---400隻工蜂,如果不能清除這些蟾蜍,對蜂群是巨大的損失。
五,天氣十分炎熱時,蜂巢溫度過高,工蜂會放棄護子,跑到蜂巢外面。
隻要有子脾在,工蜂就必須要留在蜂巢裡時刻準備飼喂幼蟲,還要竭力維持蜂巢溫度,這樣才能保證幼蟲健康成長。可是在高溫幹燥的時候,如果蜂巢溫度過高,工蜂難以維持,十分不适,很多工蜂就不再管幼蟲的死活,跑到蜂巢外面涼快。這就不是好事情了,而且對蜂群發展十分不利。
高溫幹燥最影響蜂群的發展,而蜜蜂調控蜂巢溫度的能力是有限的,養蜂人在炎熱的季節必須竭力幫助工蜂維持蜂巢溫度濕度。當蜂群并不強盛,大量工蜂聚集在蜂巢外面,不認真撫子護子時,我們就不能聽之任之。幼蟲一旦離開了工蜂的照顧,會餓死或者溫度影響發育不良,難以扶育出健康的幼蜂,使蜂群迅速衰竭。
這時我們可以用噴水壺朝着這些聚集的工蜂噴灑,把這些蜂驅回蜂巢裡。在白天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給蜂巢遮陰降溫,要注意喂水,竭力讓蜂巢陰涼舒服時。
所以,蜂巢門口聚集很多的蜜蜂,有的是好事情,也有的是壞事,必須仔細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及時解決。
有些人以為蜂巢門口聚集很多蜂就是要發生分蜂飛逃,這基本上不會存在的。分蜂飛逃最顯著的标志就是蜂巢出現自然王台,有了自然王台老蜂王才會帶領部分工蜂飛逃。當然,蜂群出現嚴重的危機,沒有王台也會飛逃的。但飛逃的蜂不會先在巢門口聚集,是直接從蜂巢裡沖出來,在半空盤旋嗡鳴聚集。
養蜂人必須了解蜂群的習性,知道原因,就不用瞎擔心,亂着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