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清明節,有許多習俗,如鬥百草、打秋千、放風筝等,這些在古詩詞小說中也都多有記載,今天我們先說放風筝。
風筝又稱紙鸢、紙鹞,據說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于寒食清明前後放風筝的習俗,古人詩詞中多有提及。
如宋代周紫芝的“落花殘絮憶西園,寒食歸心似紙鸢。”陸遊的“紙鸢收線愁風惡,秧馬掀泥喜雨蒙。”程公許的“賣饧箫咽紙鸢飛,愁思驚随節物來。”清代弘曆的“兒童雲戲趁清明,一線風光兩翼輕。”
紅樓夢裡也寫到清明前後放風筝一事,且對風筝極為熟稔的曹雪芹,通過衆人放的各自不同的風筝,隐喻了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
前八十回裡,關于放風筝,主要在第七十回裡,這一回黛玉重建桃花社,衆人先是填柳絮詞,後來因為發現一隻挂在竹梢的風筝,于是在黛玉的建議下,衆人開始放風筝。
這段情節,被提及最多的是探春的風筝,因為其一生命運與風筝和清明緊密相聯,其實曹公要表達的深意遠不止這些。其他幾人的風筝,也都别有深意,我們不妨一一來看。
嫣紅的大蝴蝶風筝
嫣紅是賈赦讨娶鴛鴦不成,從外面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來的十七歲的女孩。
在二十兩銀子就夠劉姥姥一家過一年日子的時代,八百兩銀子買個女孩,稱得上天價了,而值這個價錢的人,一定不是青樓歌女,更不會是貧家女子,想必也是有些來頭的。
一個與大觀園群芳年紀相仿的女孩,卻被貪财的父母賣與胡子一大把,都可以做她爺爺的賈赦做小妾,想必嫣紅的心中一定也曾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吧?
曹公寫“一個大蝴蝶風筝挂在竹梢上了。”而寶玉恰好認出“這是大老爺那院裡嬌紅姑娘放的。”這裡其實有三層意思。
其一,蝴蝶風筝挂在竹梢,寓意本像蝴蝶般自由自在的嫣紅卻被困于賈府。其二,寶玉竟認得嫣紅風筝,可見二人往來不少。其三,論輩分,嫣紅雖年輕,卻是寶玉的小姨娘,他不稱“姨娘”卻說“姑娘”,可見嫣紅品格當與群芳類似,因此深得寶玉敬重。
嫣紅應該不止一次放此風筝,而她一定也曾幻想過自己變成蝴蝶,像風筝一樣飛出這深宅大院,逃離這注定的命運,但即便是有此心,結局也會像賈赦曾對鴛鴦說的,終究逃不出他的手心,所以她的風筝沒有遠去,而是挂在了竹梢。
這個挂在竹梢的風筝,何嘗不是他擱淺一般的人生?崇尚外面的自由,卻終究被現實所羁絆,身不由己,而隻能在這一方天地裡了此殘生。
晴雯的大魚風筝
黛玉放風筝去晦氣的提議,最先興奮的就是寶玉,他使着小丫頭回家把賴嬷嬷送的大魚風筝取來,結果小丫頭說“晴姑娘昨兒放走了。”
為什麼是晴雯放走了大魚風筝?我們知道,魚本是生活于水中的,無水則不能存活,更何況是放于天上?這個情節其實暗喻了晴雯被逐的結局。
生活于怡紅院的她,如魚得水,活得很自在,可以偷懶可以罵小丫頭可以毫無顧忌的撕扇,深得寶玉寵愛,地位與襲人對等,但一旦離開這個地方,她就像飛到了天上的魚,最終隻有死路一條。
而有趣的是,晴雯本就是賴大買來服侍母親賴嬷嬷的,而賴嬷嬷送給寶玉的大魚風筝,最後又被晴雯放走了。曹雪芹心思真是奇巧。
賈環的大螃蟹風筝
沒了大魚風筝,寶玉就要大螃蟹風筝,但不巧的是,小丫頭說這個風筝“襲姑娘說,昨兒把螃蟹給了三爺了。”
三爺也就是賈環,為趙姨娘所出,與探春一母同胞。寶玉是二爺,且是嫡出,兄弟倆在趙姨娘的挑唆下,一直不合。
賈環在衆人的眼中,“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就是個上不了台面的小凍貓子,因此人人都不喜歡跟他玩,也不帶他玩。
在趙姨娘的教唆下,賈環成了一個不辨是非曲直,處處想着害寶玉的壞小子,在賈府中橫沖直撞,就像那橫行的螃蟹一樣。
薛寶钗的螃蟹詩裡有兩句“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用來形容賈環再合适不過。所以,這個大螃蟹的風筝,曹公就假襲人之手,給了賈環。
為什麼是通過襲人給賈環呢?我們知道,前文寶玉挨打後,襲人已知是賈環在賈政跟前誣陷,但在向王夫人彙報時,完全隐瞞了此事,這裡襲人又送風筝給賈環,她這麼做有兩層深意。
其一,緩和寶玉賈環兄弟之間的矛盾,保證寶玉安全,免生是非。其二,寶玉與探春兄妹情深,對賈環的維護與關心,未嘗不是對寶玉探春兄妹之情的呵護。
這件小事,也足以看出襲人會為人,賈母将她撥給寶玉,沒有看錯人。
寶琴的大紅蝙蝠風筝
寶琴是紅樓夢裡出場較晚的女子,但她的命運卻很好,賈母一見就喜歡的不得了,不僅要留在身邊養活,還逼着王夫人認她做了幹女兒,可見福分不淺。
不僅如此,商人家庭出身的寶琴,還跟梅翰林之子訂了婚約,此次進京就是為了完婚。而她又跟着父親天南海北都去過,見的世面也多,天下十停已走了五六停,且才思敏捷,不輸钗黛湘等人,可以說是個完人。
如此完美的人,自然是非常有福的,所以曹公給她安排了大紅蝙蝠風筝。
為什麼是“蝙蝠”呢?因為“蝠”通“福”,在中國古代習俗中,蝙蝠寓意好運有福之意,所以很多建築、家具等器物上多繪有蝙蝠圖案。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在古代的圖案中,就是由五隻蝙蝠組成的。
有福也就罷了,偏還是熱鬧喜慶的大紅蝙蝠,似乎曹公也在暗示,寶琴好事将近了吧?
寶钗的七個大雁風筝
很少人會注意,一向端莊優雅的寶钗,這一回,也放了風筝,“寶钗也高興,也取了一個來,卻是一連七個大雁的,都放起來。”
寶钗的風筝為什麼是七個大雁,有什麼講究嗎?當然有。我們知道,雁在古文化語境中,代表忠誠,為兩性關系穩固的象征,因雁多是一夫一妻,且從一而終,如其中一方先死亡,另一方也會孤獨終老,到死都不會再找伴侶。
而雁群在成群結隊飛翔遷徙時,一會排“人”字,一會排“一”字,絲毫不混亂,非常有序,因此有個成語叫“雁行有序”,詩文中說“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所以,雁又象征着謹守禮教秩序。
這樣看來,曹公把象征禮教且忠誠的雁給了寶钗,非常準确,且以此來暗示她在寶玉出嫁後,謹守禮教,守寡到老的結局。
且“七”諧音“棄”,“七雁”即是“棄雁”,此隐指寶玉最終抛妻棄婢,懸崖撒手之事。寶玉與寶钗結婚後,最終還是舍棄了妻子家業,抛灑紅塵。寶钗因此成了“棄雁”。
寶玉的美人風筝
寶玉開始要的大魚風筝大螃蟹風筝,先後都被晴雯和賈環放了,小丫頭們就給他扛來一個美人風筝,而這個風筝是林之孝家的送來的。
寶玉從小在女兒堆裡長大,又有愛紅的毛病,如吃女孩嘴上的胭脂,而他又是對女孩極好的,常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所以他的一生,離不開女子。
實際上,寶玉與衆多女孩,都有着或深或淺的緣分,钗黛湘不說,就是那些僅出場一次的女孩,寶玉都念念不忘,比如村莊的二丫頭,襲人家的紅衣女孩,甚至劉姥姥編的故事裡的茗玉小姐。
甘願在女孩面前做小伏低的寶玉,從小被女孩子圍着的寶玉,對女孩極為體貼的寶玉,自然要放美人風筝的。
而寶玉放美人風筝,似也隐喻了諸芳流散的結局,這些他眼前的女子,日後都會一一離他而去。晴雯、芳官、司棋……在抄檢大觀園後都一一應驗。
這個美人風筝是林之孝家的送來的,寶玉“隻見這美人做的是分精緻,心中喜歡。”由此也可見林之孝家的為了哄寶玉開心,有多會辦事,顯然不是王熙鳳所說的“天聾地啞”。
黛玉的無名風筝
有些奇怪的是,曹公寫衆人的風筝,都有具體的名字,但唯獨黛玉的,沒有寫是什麼風筝。
這次放風筝,最先提議的是黛玉,而最先放走風筝的也是黛玉。黛玉笑道:“這一放,雖有趣,隻是不忍。”最終還是紫鵑,拿來一把西洋小銀剪子,把風筝線鉸斷了。
放風筝的目的是去晦氣,所以紫鵑說“這一去把病根兒可都帶了去了。”寶玉看到黛玉放了風筝,擔心落在荒郊野外,無人煙處,“我替他寂寞。”因此把自己的也剪斷了。
這又是曹公的一處隐喻,黛玉剪斷的不是風筝,而是她自己的命運,放走的也不是晦氣,而是她與寶黛之間的情緣。且這風筝落于荒野,似暗示了黛玉最終在凄涼孤獨中死去。
這個情節,似乎交代了寶黛钗三人結局,後文黛玉因病死去,寶黛姻緣随之煙消雲散,寶玉雖與寶钗成婚,卻“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于是離家出走。
探春的軟翅子大鳳凰風筝
探春的風筝,很多人都熟悉,紅樓中,風筝、清明兩個意象也與探春最為密切。其判詞裡就說“後面又畫着兩人放風筝”她元宵燈謎謎底也是風筝。
前文寶玉生日,衆人抽花簽一回,探春的結局已經顯現,即最終會成為王妃,而她放的“大鳳凰”風筝,正象征着她在别人眼中高貴的命運。
不僅如此,曹公這一回還特意為探春的婚事埋下伏筆,探春正要剪斷自己的風筝線時,沒想到天上也有一個鳳凰,“隻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
後來“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珑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即便再讀不懂紅樓夢的讀者,看到這裡,估計都會明白,這是探春婚期将近的暗示。
而緊接着第七十一回,就寫到了賈母壽辰,然後南安太妃、北靜王妃來祝壽,就見了探春。七十七回裡又特意提到“又有官媒婆來求說探春等事”可知探春離出嫁不遠矣。
還有一點不能不說,寶琴曾對寶钗說:“你這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個軟翅子大鳳凰好。”似也是曹公将寶钗與探春命運做比較的隐喻。
我們知道,寶钗進京是為待選入宮,但卻落選而嫁與寶玉;探春本無心皇家事,可最終偏偏遠嫁成了王妃。是故,寶钗的命運确是不如探春好的。
細細想來,這次放風筝,雖然篇幅不長,但曹公卻下了一盤大棋,根據每個人的性格和命運,賦予了他們各自不同的風筝,暗喻了各自性格或結局,真是煞費苦心。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号: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