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至前15天

夏至前15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14:42:52

夏至前15天?“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汪曾祺的這一句,說到人的心裡去,記得這是一篇文章的第一句,然後在同一段裡,他又重複這一句,再度詠歎這是我少年時所讀,已忘了出自哪篇,後來一查,知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叫《夏天》其原文是:“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挂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挂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夏至前15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夏至前15天(夏至伏天的前奏)1

夏至前15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汪曾祺的這一句,說到人的心裡去,記得這是一篇文章的第一句,然後在同一段裡,他又重複這一句,再度詠歎。這是我少年時所讀,已忘了出自哪篇,後來一查,知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叫《夏天》。其原文是:“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挂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挂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舒服,其實就是涼快,汪曾祺還有一組散文詩,題目也叫《夏天》,其第一首又叫《早晨》:“露水。/露水濕了草葉,濕了馬齒苋。/一隻螳螂在牽牛花上散步。精緻的淡綠的薄紗的貼身輕裝。/金針花開了。/真涼快。”這首散漫的小詩,形式内容都散漫,但緊緊抓住了夏天的特征,從感性層面傳達出夏天早晨的涼快。這組詩裡還有一首詩叫《井》,隻有一句:“涼意從井裡絲絲地冒上來。”讀之,讓人備覺涼意襲人。

有關夏日之古詩,王維在《積雨辋川莊作》有精彩詩句:“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其中陰陰二字出神入化,可謂點睛之筆。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觸,在炎熱夏季,當走入樹林中或樹蔭下,頓覺陰涼四溢。

這些詩句很适合夏至之時來讀的。夏至這天,日照時間最長。火辣辣的太陽仿佛一直高懸于天,所以人們對涼意的渴盼也是殷切的。

夏至這個至字,表示到達,也表示極點。《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這裡所說的是三個至,即太陽的北至,一天時間的最長和太陽影子的最短。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這一天的日照時間,從南往北,越來越長,如海口的白晝約有13個小時,杭州則是14小時,北京是15小時,而漠河則達到17小時以上。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一詩中有“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之句。

夏至前後,到晚上七八點,天還是亮的。這漫長的白晝,讓人感覺既快樂又寂寞。這時,有閑暇的人便去瘋跑浪蕩,夜不歸宿。而日子忽然就短了,物極必反,陽盡陰生,一個新的輪回已經開始,直到冬至那天,白晝再又變長。

因此,民諺有謂:“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為什麼要吃面呢?有人說當天日頭最長,以面條來寓意時間的長度,這或許是附會。但是,這時麥子剛收獲不久,新麥研粉,上桌品嘗,農人們以此慶祝收獲的喜悅。由此,也衍生出一些民俗,如祭祀活動,嘉靖年間的《威縣志》記載:“夏至,村落各率長幼以祭,名曰麥秋報。”這個麥秋報究竟是什麼,細節已不得而知,大緻是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來年依然豐收吧。

面是要吃下去的,夏至之後的伏日,也要吃面。早在魏晉時期,就有伏日吃湯餅習俗,湯餅即指面條或面片。這裡插叙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美男子名叫何宴。因為此人,産生了一個成語“何郎傅粉”。話說人們都以為何宴的臉上搽了粉,魏明帝為驗證此事,親自在夏天請他吃湯餅。他大汗淋漓,但未見有脂粉融化,證明是何郎是天生的美男子。

入伏那日雖和夏至有關,但并不是夏至當天。這和冬天入九不同,每年入九,都是冬至當天。而“夏至三庚數頭伏”,每個庚日相隔十天,那麼入伏大抵也要在夏至的20天之後。夏至,可以說是伏天的前奏了。

作者:楊仲達

來源: 今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