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丁香花開經典散文

丁香花開經典散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22:02:15

2020.3.7

就像經過絕望的懷思,/經過長期分别的苦痛,/揮着悔恨之淚的兒子,/重新投入慈母的懷中:/詩歌會領着漂泊的人,/脫離殊風異俗的他鄉,/恢複幸福的純潔天真,/回到青年時代的草房,/不受冷酷的法規羁絆,/而在自然的懷中取暖。

——席勒《詩歌的力量》(1795)

江淮的油菜花開了。

尚未漫天徹地,隻是弱弱的、怯怯的,一簇一簇,在春風中搖蕩。

遠處山色如黛,逶逶迤迤,仿佛亘古的滄桑,恍然入懷。然而,不是每一次舊地重遊,都會心潮澎湃,累年的漂泊,會讓一個易感的靈魂,慢慢鈍化,不再患失患得,不再惆怅徘徊。逃不掉的,諱言享受,更要收起油然而生的怨艾,唯有直面,毫無它途。一切剛剛好呵,既不會像米歇潘所言“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隻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那樣崚嶒,也不會像柏拉圖所言“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那樣騎牆。麻木是原罪,狂悖何嘗不是。

“漂泊”、“母親”、“文學”,作為以往自己文字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詞語,不止一次地想趨避,想出離,但痛定思痛,才悟透,沒有用的,它們如烙印,已經在血脈中難以割舍,況且,最真實的,何來赧顔?盡管重複令人無感,不過是回到内容再充實思想再沉澱的問題。便宛若那油菜花,年年相見,何曾感覺到過厭倦,皆是恨不得,丢不下,忍不住,忘不掉。王小波在他的作品《革命時期的愛情》中如此結論,“人活在世界上,快樂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隻求它貨真價實”,雖然近乎無奈,也是真性情。

譬如“漂泊”,因而起鄉愁也。西語中的“nostalgia”,跟漢語“鄉愁”的構詞方式一樣,是由兩個希臘語詞根nostos(回家)和algia(病痛)組成,“nostalgia”就是“思鄉病”。錢鐘書在《說“回家”》一文中,把諾瓦利斯那句德語中的鄉愁(Heimweh)更準确地譯成“思家病”,并且說:“回是曆程,家是對象。曆程是回複以求安息;對象是在一個不陌生的、識舊的、原有的地方從容安息。”他還引用《百喻經》曰:“以我見故,流馳生死,煩惱所逐,不得自在。”看來古今中外,别離是常态,怪不得李太白下筆,“海客乘天風,将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迹”,白居易則愈鞭辟,“商人重利輕别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而王勃最激越,“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别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無論再用什麼樣的生花妙筆來書寫,結局也是固定的,你接受,不接受,夕陽瘦馬,海雨天風,近乎十年矣。

常常在腦海中橫生出另外一種記憶,小時候,村莊裡總有耍猴戲的、胸口碎大石的、說書的、唱戲的,來給農人們平淡的生活,添一點綴,一番擺布,要麼跟觀者們讨一點盤纏,要麼揣一隻大碗,各家求一點口糧。對于這些形形色色的外來客,母親常懷着一絲戒懼,她跟兒子感喟——唉,這些“跑江湖”的。彼時不明白其中的意味,其實母親是抗拒而生憐憫,她如何曉得,她的兒子日後會操起類似的營生,遠走他鄉。不錯,初至江淮,心中确是這樣想法,舉目無親,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堅持與掙紮,遠不似偶爾詞句中那樣無關大礙的閑逸。有一次跟朋友玩笑,“說艱難,其實尋常,說尋常,你想,有朝一日,在那公寓裡醉死,恐怕沒有哪個會曉得。”朋友随之“呸呸”地埋怨道,“你盡亂說!”當然,有晝夜晨昏時的雨雪風霜為證,有舜耕山上蒼翠的草木為證,此中并無臆造。可到底是不能跟母親講多的,她的抑郁痼疾,折磨了她二十餘年,再也經不起什麼風吹草動。甚至旅居的前兩年,隻跟她形容:出差,出差而已,有來有回。

母親不信。母親不點破。母親的堅強超乎想象。母親望眼欲穿。母親以柔弱之身,一邊伺候重病失能的父親,一邊耕種着家裡的八畝薄田。兒子回了,她不聲不響去做他最愛的拌面,兒子去澆麥,她整宿守在地頭的窩棚。去年土地流轉了出去,本以為如釋重負的母親,卻猝而怨了抑郁,陪她住院,到了年底,又陪她在家躲避瘟疫。她已經不能獨自地做一餐飯了,悲哀,恐懼,不能自拔,日日吞藥,吞藥。将近兩個月的光景,連老父都歎,“不是瘟疫,你早就回南方去了,不曾想,你硬是在家待了這麼久,一天沒拉下。”快要離鄉的前夕,有意識地帶母親一起做飯,鼓勵母親在院子裡騎她久置的三輪。母親顧自喃喃,“你這是要走了……你這要走了呵!”

猶記得住院前,給母親梳頭,隻梳了兩下,淚水便奪眶而出,遂低了頭,跑到外屋,向隅而泣。《詩經·小雅·蓼莪》有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自思真的做不到如攝影家焦波那樣用相機拍下父母幾十年的生活片斷,但幸好有文學,幸好有詩歌。正是去年秋天的某日,陪母親坐在老家的屋檐下說話,母親愁容滿面,不複往昔的飒爽之姿,不禁悲從中來,悄悄在手機上敲下一首小詩,《母親的秋天》:

秋天加速老去,像出院後

恢複期的母親,落葉飛揚

灰發也飛揚。玉米收了之後

她将從此放開她的土地

她的神情黯然,眼中諸多不舍

我卻無法給她安慰。她心頭最重的

一部分,将由空白來填滿

她甚至已經不能娴熟地燒一餐飯了

“要堅持運動,多到人群裡去”

陽光燦爛,我陪着母親坐在屋檐下

說話。母親的這個秋天

無比消瘦,曾經到處都會堆滿

金黃的谷物。我從未想過

她竟沉默至斯。幾隻麻雀在院子裡啄食

小貓與黑狗貪于嬉戲,我轉回頭

輕輕喚她,“娘呵,娘呵”

而後這首作品投到中國詩歌網,被選入當期的每日好詩,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崔志剛朗誦,再後來又被推薦到2020年第2期的《詩刊》上。當時,把崔先生的朗誦語音第一時間發給父親,讓他放給母親聽。母親聽了好久才恍然大悟:噢,原來我兒是寫的我呀……文學的力量不應當被刻意誇大,生存的需要永屬第一,那種為了所謂“文學”奮不顧身的“壯烈”,毫不可取,同樣,以之追逐名利,四處鑽營,更可卑。先要活下去嘛,總不能一家老小喝着西北風,這兒還大談情懷與文藝。寫文(詩)十數載,從論壇,到博客,到報刊雜志,一開始免不了歡呼雀躍,不過,越寫越茫然,越寫越驚心。文學到底是為了什麼?名利場嘛?或許有的人是,自忖無非是寄寓與記錄,更接近于一種興趣,最終定義為生活的一部分,猶似吃喝拉撒。稿子會投出去,中不中,已非自己之事。但是,當代文學創作之怪現狀叢生羅列,由驚心而失望,見得鬼多了,從而生出退意。于是,有差不多六年,再也不投稿,不接觸所謂的圈子,寫歸寫,發到博客即止。六年光陰,蒼狗白駒,忽而有一天,一位老兄聊起,“你寫了那麼多,又不投出去?是不是可惜?不想‘經營’人脈不要緊,隻投那種不需要與人接觸的好了。比如幾大詩刊,比如中國詩歌網。”

老兄的話,居然聽了進去。自那時起至今,不到三年的時間,先後投到中國詩歌網各種類型的作品,已逾一千六百首,幾十次被納入每日好詩初評,三次被選入中國好詩,三次被推薦到《詩刊》(兩次為《詩刊子日》、《詩刊詩詞》)。所以,後來跟同道中人介紹,一是中國詩歌網,一是中國作家網。交流的目的是學習,是眼界的開闊,接觸中國作家網同樣是去年秋天時,而後作品數度被首頁推薦,因為是投了即撤,還是文友來告知——被推薦了,去看看……文學的實質應當是支撐,是洗滌,升華,涅槃重生。宋楊萬裡詩,“閉門造句非詩法,隻是征行自有詩”,離開了生活的灌溉,再美的文字,終是空洞無物,面目可憎。

母親自然是不懂什麼詩不詩的,她隻關心兒子孤身在外,受沒有受委屈,吃得好不好。給母親打過一陣子電話,然後依舊回到身前的油菜花叢中,遠處山色如黛,天空蔚藍蔚藍。抗疫标語在工業區四處可見,幾個環衛工人正在路邊伏身清掃,空氣裡已充滿春天的甜味。

噫,這人間,這明媚!

丁香花開經典散文(油菜花開散文)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